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剑骨 > 第六十二章 风声(上)

剑骨 第六十二章 风声(上)

作者:会摔跤的熊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1 20:51:34 来源:笔趣阁

自天都事变三年之后。

西境变得“安静”起来。

从前的西境也很“安静”,只不过与如今不同,彼时三皇子在位,艰难对抗着东境,坐拥琉璃山的二皇子,正是意气风发之时,执掌滔天权柄,只手遮天。

从前的西境,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如今……则是一切落定,尘归尘,土归土。

如今的“安静”,是稳定,是太平。

西境的每一位百姓,平民,都乐于见到这一幕,有圣山的弟子出行,下山游荡,大小城池入驻了天都的三司官员,二皇子和三皇子用以地下厮杀,角力的“匪帮”势力被清除,这三年来,西境的商贾买卖越发多了起来。

这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一幕景象。

大人物站在最高处,亲眼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到结束。

从结果看到本质,他们知道西境太平与战乱,本质上并无不同,造成如今局面的原因……其实是权力的高度集中。

太子在天都重设“莲花阁”,把太宗陛下当年废除的一些条律重新拾回,这座天下不能一日没有主人,而皇帝从长陵离开之后再也没有出现。

总要有一位“接班人”。

太子一日没有登上长陵,坐上真龙皇座,他便一日没有“名分”。

但他有“实权”。

嫡长子,储君位,理所应当,他替“太宗”照看这座天下,万里山河在他面前匍匐,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皇权”已经在天都铺展开来。

位居在天都高位的那些高层官员,大隋权贵,皇都名流,经历过三年前那一场动荡的……都不想再看见第二场“政变”,尤其是见过,再往前推十年的“天都血夜”的那些老人们,他们勤勤恳恳,战战兢兢走在官场薄冰上,早已不是孤身一人,他们背后连接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庞大的家族脉络,复杂的利益关系。

他们禁不起这样的拆解和冲击。

而太子是一个“温和”的人。

在皇帝“失踪”之后,太子并没有逼迫这些老人立即表态,也没有展露出急切登基的野望,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以储君的身份,堂堂正正的,把天都的权力握在手中。

接着便是重启三司,将当初的政变真相打压掩藏,动用了打倒剑行侯宁奕的“公孙越”,作为制衡三司的棋子,隐约要开辟出看管“执法司”、“情报司”、“平妖司”的第四个司署机构。

既给甜枣,也给棒槌。

公孙越这三年来,顶着执法司少司首的名头,游走在天都地底,黑暗之中,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条毒蛇,当年咬死了“宁奕”,是天都政变源头的引线,被这么一条毒蛇盯上……即便能安稳一时,也不可能安稳一世。

太子隐约有着成立“监察司”的意思,作为自己身边的亲属机构,并不凌驾于三司之上,而是游走在天都地底,三司之外,以便能够时刻监察三司……以防当年发生在自己父皇身上的旧事,再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对那些老人而言……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先兆。

从来没有人能够把“权力”安排到令所有人都满意的地步,没有完美的制度……因为每个人都会渴求更多。

监察司的确能够监察三司。

但当监察司的源头也坏了呢?

据说太子的身边,已经有了一份“监察司”的初步名单,这些成员可以来自执法司,可以来自情报司,可以来自北境的平妖司……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都是从“春风茶舍”之中走出。

没有人知道这份名单。

现在三司之中的成员,已经无法摸清楚,自己的朋友,到底还是不是朋友。

当年太宗闭关在寝宫,大隋的朝堂一片乌烟瘴气,哪里有人的屁股还是干净的?只要太子想算旧账,他可以轻易揪下任何一位官员,无论是持令使者,还是大司首。

这就是太子如今令人畏惧的地方。

他……没有表态。

若说是“既往不咎”,偏偏出现了“监察司”名单这样的消息,可能会建立第四司的消息,伴随风声在天都的大街小巷中迅速传播,即便是在早茶摊子上喝粥的草民,在这些日子,也有所耳闻。

太子是一个“温和”的杀伐派。

过去的事情,如今只是被他暂时放下。

或许有一天,会被重新提起来。

而这份“虚无缥缈”的第四司名单,就是对过往三司的告诫和威胁。

再没有人会认为,太子李白蛟,像当年情报里描绘的那样,是一个终年沉溺于青楼酒色,扶不上墙的废物货色……这位藏锋多年的年轻人,比二皇子李白鲸还要多三分聪慧,比三皇子李白麟还要多三分坚韧。

他生得最早,却也把大隋看得最清楚。

这些年来,踏进春风茶舍,见识过太子真实面貌和风采的“有志之士”,几乎全都被太子的魄力所折服。

这股力量缓慢沉淀,随着他的隐忍一同沉寂到大隋的三司。

太子积蓄力量的同时,这些人沉默生长。

直到今天。

春风茶舍开出了花,结出了果。

……

……

在太子没有坐上如今位子的时候,一切都与现在不同。

在天都所有人的印象中,这位生在帝王之家的长子,懦弱又胆小,无知且无能,明明有着最先选择的优势,到头来,手中却只握住了两样东西。

一座茶舍,一座酒楼。

太子不要其他的,他只要了这两样东西。

那座酒楼是为“红露”买下的。

春风茶舍,则是为了自己。

在外人眼中,放荡颓废的大隋太子,闲来无事,不是在酒楼里寻欢作乐,就是去松山猎场打猎,那座茶舍只不过“遮人眼目”的无用物品,太子几乎没去过,次次都是酩酊大醉,还在茶舍里上演了砸桌骂人,痛斥大隋民生与律法,在当时一度沦为笑柄。

只道这间茶舍,是太子用来“证明”自己不是废物,最终弄巧成拙,让大家都看清了这具窝囊皮囊。

而如今。

太子已经三年,没有再出现在酒楼里了。

再没有一天,去饮酒作乐,看唱戏,听舞曲。

再不需要有这样的一天了。

再也不需要假扮窝囊废。

不需要说话露三分怯。

不需要故作无知。

不需要让别人看低自己。

他离开了酒楼,住进了天都皇宫,却不敢住进那座寝宫。

只要“长陵”的真相,还有一天没有揭露,只要自己心中的那个猜测,还有一天没有得到印证,那么他便不能住进去。

……

……

“徐清焰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让院子里的气氛凝固起来。

屋檐下的风铃轻轻摇曳。

春风茶舍的后院,侍奉在太子身旁的年轻男人,长着一张淳朴厚实的面孔,浓墨般的八字眉,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忠厚善良的“老实人”,他此刻正拎着茶壶的后嘴,听到太子的问题,有些怔神。

持续不断的倒茶,在茶水即将溢出的时候,他回过了神,及时收壶。

院内像是萦着一团微风。

兜兜转转。

茶盏上的热气袅袅散开。

太子的面孔在雾气之中看不真切,大部分的时间,他会留在皇宫批阅“奏折”,每批改一份竹简,玉帛,他都会提醒自己一遍……这是在替父皇做事,每次产生这种念头,他心中的焦灼和烦闷便会多积淀一分。

最近来茶舍,来得很勤快。

因为天都里的诸多事宜,都走向了正轨,奏折已没那么多了。

而前段时间发动了大量人力物力去搜寻的“消息”,始终没有着落。

他急切着等待一个结果。

为太子倒茶的“老实人”,名字叫周颢,是最早在春风茶舍追随的骨干,茶舍背后的“老板”是当年执法司的少司首郁欢,周颢一直跟在郁欢身旁做事,而“郁大人”在上次被庞姓使者打伤之后,一直养伤,大部分的事宜,便由这位老实人接手。

太子安静听着周颢的声音。

周颢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总是他想要什么消息,最重要的是……在春风茶舍的后院里,你只会听到周颢报出好消息。

那些坏消息,会被默默地处理掉。

太子知道周颢的为人,他听完那些“好消息”之后,并不会认为一切大好,周颢的每一件处理,他都看在眼中,着实是这位老实人会做事,大小麻烦,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都办得十分漂亮,那些坏消息,在周颢手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今日。

他主动提及了“徐清焰”,并且询问下落。

那么东厢发生的事情,太子自然是都知晓了。

周颢叹了口气,认真道:“徐清焰……去了紫山,风雪原。”

“因为宁奕?”

太子端起茶盏,轻轻吹气,热雾缭绕,仍然看不清他的面容。

周颢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

他不知道太子如何看待宁奕……毕竟宫内的官员,闲人,都知道“宁奕”死去的这三年,那位徐姑娘仍然执着的为蜀山送信。

而天都事变之后,最关心徐清焰的。

就是太子。

周颢咬了咬牙,艰难道:“如果情报无误,裴灵素就在风雪原闭关,徐姑娘可能是去找那位裴府遗嗣了。”

裴府遗嗣,又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词汇。

就像是周颢摸不清楚太子对宁奕的态度。

当初整场天都大变,都是因为裴灵素而起,而太子却极少提起,甚至在提点到西境的时候,会主动略去紫山。

周颢不知道太子怎么看“裴灵素”,视之为毒瘤,还是……能够容忍,接受?

周颢轻轻吸了一口气,低声道:“如今大隋,很多人都在为找寻宁奕而努力。徐姑娘应该是为了此事去的紫山。”

太子听到这个消息,只是轻轻哦了一声。

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他放下茶杯,望向周颢,缓缓问道。

“那么,宁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