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皇权 > 第六十二章 杜氏的发家史

皇权 第六十二章 杜氏的发家史

作者:巴山小顾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0:37:08 来源:笔趣阁

剑宫。顶 点 X 23 U S

这原本是杜氏族学的名字。

历史之悠久尚在大唐帝国之上,杜氏尚未建国,且没有成为关中豪门之前,还只是眉县一个普通家族的时候,剑宫便就存在了。

准确地说,剑宫乃是杜氏的起家之本。

传说中,杜家并非关中人士,而是来自贝叶城,贝叶城位于天山西边,在西域的西边,距离长安不知几万里。许久前,西域战乱,有异教徒挥动弯刀而来,杜家被迫离开贝叶城,一路向东,想要回到传说中的故乡,那魂牵梦萦的故乡。

是的,杜家一直是汉人。

那时候,汉帝国如日中天,势力范围遍布整个东亚,并不比太宗年间的大唐帝国差几分。

当初,汉军在天山以西和东进的罗马帝国大军交战,一年后,双方因为后勤关系罢兵,各自返回,非常默契地以天山以西那片荒漠隔壁为两国界限。当时,杜家先祖乃是汉军中的一员,在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被罗马帝国的大军俘获。

他是一名武士,又精通锻造之术,在罗马帝国,将真气称之为斗气,一旦拥有了斗气便可称之为骑士,可以见皇帝陛下不拜。

罗马帝国由许多城邦组成,城邦之间有时候也会爆发战争。

骑士若是受伤被俘,都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不能随意杀害,受伤被俘虏之后还要小心治疗,战后,敌方会用钱财来换回这些骑士。故而,先祖被俘获之后,获得了医治,保住了一条性命。然而,汉军并未有交换武士的传统,最后一次合战时,有飓风从天外而来,冲散了整个战阵。

那一战之后,汉军就全军后撤,返回了天山以东。

罗马帝国这只军队不过是远征军的先遣队,他们一路东进,征服了小亚细亚,翻阅了葱岭,这才进入了远东,一路上的后勤补给全靠勒索当地部族。被这大风一吹,损兵折将,也无力东进,他们所遇见的汉军不过是安西都护府的边军,而非大汉主力禁军。

在俘虏那里得知,大汉主力禁军有着数十万,其中,大量的低级军官皆是修炼有内家真气的武士之后,饶是罗马帝国的那些城主一个个骄傲自满得就像是一头头公牛,得知这消息之后,也打起了退堂鼓,若想征服遥远的汉帝国,他们这点兵力万万不可能。

不过是蚂蚁挠象腿,毫无作用。

除非整个罗马帝国倾巢而出,所有的城主都带上了自家的骑士,组建上百万大军,方才有着一丝机会和汉帝国较量,至于征服那个庞大的帝国,不过是痴人说梦。这些城主虽然有着野心和**,却并非什么妄人,他们也就不再东进,而是率领残兵败将一路向西,返回故乡。

杜家先祖和其他那些汉军俘虏一起被携带着西进,翻过了连绵不绝的葱岭,来到了一片大草原上,草原中有着一个仿佛海洋般宽阔的湖泊,名叫贝叶湖,贝叶城就坐落在湖边。杜家先祖和那些汉军俘虏也就被留在了贝叶城,成为了贝叶城城主的奴隶。

相比于其他奴隶,杜家先祖的待遇很不错。

之所以如此,除了因为他是武士之外,还因为他有着一手锻造技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锻造技术,除此之外,更会烧瓷,在西方,大汉帝国的瓷器乃是类似黄金一般珍贵的器皿,只有在那些大城的城主以及宫廷举办宴会的时候才会出现。

平时,大部分人都只能使用陶器。

当时,他们便是用瓷器帝国这名号来称呼大汉。

贝叶城坐落在一片连绵的山岭下,山岭在贝叶湖旁边,一到秋天,满山枫叶红遍,煞是好看,这山岭上有着一种特殊的红土,用这红土作为原料来烧瓷,瓷器会呈现一种奇特的胭脂红色,非常的漂亮,非常的奇特,这类瓷器中的精品,胎薄如纸。

这就是现在西方最流行的高岭红,出自贝叶城。

不过,这种高岭红瓷器已经失传。

罗马帝国的覆灭起源于宫廷中的一场大火,为了皇位,数个皇子相互攻伐,宫变过程中,宫廷被烧毁,有皇子死于大火之中。

其他那些皇子纷纷回答自家封地,联络归属自家阵营的城邦,形成了好几个势力集团,如此,相互攻伐,彼此厮杀不休,最后,帝国崩溃,好几个新的国家在西方的那片土地上生成。那怕是现在,那片土地上,仍然没有出现大一统的帝国,而是几十个大大小小不同的国家林立。

当然,他们也无力再东进。

于是,他们曾经占领的中东土地,一些部族得以崛起,和星月教融而为一,也就建成了不少国家,他们将信奉十字教的西方人驱逐出了自己的土地。人类就是如此丑恶,没有了外敌,因为利益的关系,这些新建立的国家又以教派不同的名义展开了圣战。

所谓圣战,也就是自相残杀。

信奉星星多一些的自以为是正义,而信奉月亮多一些的则认为对方是异端,数十年的冲突下来,一些失败的星月教徒也就骑着骏马手持弯刀向东出发,战火也就燃烧到了贝叶湖畔,贝叶城这个由西方人统治的城邦也就毁于战火之中,为了躲避战火,杜家向着东方进发。

那时候,杜家先祖已经死去了多年,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他在贝叶城娶了一个当地人,一个白人歌女,那个歌女给他生了好几个儿女,虽然,他有把烧制高岭红瓷器的技巧传授给贝爷城主,然而,哪怕是懂得了技术,能够烧出高岭红精品的只能是杜家人,其他人是万万烧制不出的,哪怕他们曾经无数次的在一旁观察杜家烧瓷。

明明是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工序,烧出来的瓷器就是不同。

那些白人不知道的是,烧瓷也是需要用真气去驱动火焰的,而这真气乃是杜家的不传之秘,传子不传女的秘术,没有这真气,高岭红也就只能出一些凡品。

话说回来了,杜家其实是混血家族。

哪怕是现在,杜家人中也有着返古现象,比如杜睿,他的鼻梁就非常高,眼睛略微下陷,眉毛和眼睛挨得很近,这都是西方人种的一些特征,杜睿还不算什么,据说,他的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中,有人高鼻深目,头发卷曲,瞳孔甚至不是褐色,而是像猫眼一样隐隐透着绿色。

杜氏先祖死在了迁徙的路上,整个家族损失了一半这才瞧见了天山山脉,又损失了一半这才进入玉门关,长途跋涉回到了关中。

没有了贝叶湖畔的特殊红土,自然不可能烧制出高岭红瓷器。

杜家也就沦为了普通家族,在王朝末世时期,好几次差点覆灭,断了传承,直到数百年前,杜家的一个小儿进入终南山采药,坠入深谷,滑落在一处地宫之中。

这便是剑宫。

一柄断剑插在山谷内的小土坡上,断剑上面盘旋着一条金龙。

当然,那金龙并非真的金龙,那金龙只不过是杜家那小子产生的幻觉,在那柄断剑上,漂浮着一个个金色符号,那是一篇完整的经文,正是鱼龙变心法。

杜家小子并不识字。

他自然也认不得那些金色符文,那些符文类似于远古的蝌蚪文,若是有饱学大儒在此,便会仔细辨认,一点点的考究,这个字是何意思,那个字又是什么解释……如果真的这样做,那就是走上了歧途。杜家小子不识字,自然不会去辨认那些符号,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力比较纯洁而强悍。

于是,瞧见那些经文的时候,他产生了幻觉。

在他的视线内,那是一条盘旋在断剑之上的金龙,恍恍惚惚间,那金龙腾空而起,化为一道金光,投入了他眉心,从此,他识海中便多出了一条金龙。

这才是鱼龙变心法的原本。

杜家后世所修行的鱼龙变心法不过是杜家的这位先祖成为大宗师之后,将识海中的那些经文用精神力篆刻下来,转换为大家都熟悉的文字,让后代能够修炼。

这其实已经不再是真正的鱼龙变。

要知道,传说中,杜家那位可是在终南山的最高峰破碎虚空,飞升而去,在他之后,数百年过去了,再也没有类似的传说。

在那处剑宫中,还有着其他珍奇之物。

只是,获得鱼龙变之后,地宫也就开始塌陷,杜家那位只来得及拔出那口断剑,就仓皇着离开了。

那柄断剑也就插在杜家的祖祠前,那里便是剑宫。

杜家的孩子出生之后,一旦到了修炼的年龄,也就会进入剑宫修行。

后来,杜氏建立了大唐帝国,太祖第一时间便是在大明宫的一侧修建了一个学堂,在学堂前竖立了一个大牌坊,这便是剑宫。

眉县的祖祠那里,那处剑宫依然存在。

长安城的皇城内,同样有着一处剑宫。

这里是十八岁以下的皇子们的学堂,一些同样十八岁以下的门阀子弟以及公侯皇族的子弟也在内修行,皇子们在里面各显神通,纷纷以自己为中心组建了许多小团体,这便是他们最初的班底。彼此之间明争暗斗,就当是在进行权力斗争的实习,一般情况下,在剑宫内落在下风的皇子,基本上失去了登上大宝的机会。

皇帝下旨命令杜睿进入剑宫修行。

也就是说,杜睿正式进入了血腥的权力斗争之中,容不得退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