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

苏厨 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苏轼也被何正臣审讯完毕,回来之后有些失魂落魄。

从床下一枚青砖下起出了一个小药瓶,里边是一种丹药,叫夺命大青金丹。

其配药包括天竺黄,墨铤,麝香,朱砂,水银,锡。

这本是一味治疗小儿诸惊的常药,不过对剂量有严格的控制。

大苏每日里索要青金丹服用,而偷偷将剩下的药都藏了起来,一旦事有不济,他便可以仰药自尽。

何正臣今日提审,告知苏轼苏油也被锁进了御史台,而且加上昨晚的饭菜,苏轼感觉需要用到青金丹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这是他和儿子苏迈的约定,那就是如果饭菜里边没有鱼,那就是说明情况还好,如果饭菜里边有鱼,事情就难以挽回了。

好死不死,昨晚送来的饭菜里边,就有一条熏鱼。

院子门口传来请安的声音:“夫子回来了吗?”

苏轼赶紧将药瓶藏好,起身抹了一把脸,强行堆出笑容:“老梁来了?”

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刚刚子由见过夫子留给他的两首诗后,伏案痛哭,之后却又将它还给了我,让我收好,夫子你看?”

昨夜知道自己难免之后,苏轼的心情可想而知,于是提笔给自己的弟弟写了两首交代后事的“绝命诗”。

其一是:“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是:“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第一首是给弟弟的,而第二首这是给自己的妻儿,希望子由转告的。

苏轼看了:“既然子由已经看过,那老梁你就收着吧。”

这里边也有讲究,如果留在狱卒手里,诏狱里边囚犯的遗言,到时候是要上送赵顼亲自看的。

梁成劝解道:“当不至于这么严重,昨日里我打听了一下,小苏学士进乌台只是配合问话而已,没有何大博说得那么邪性,小苏学士将谢表所在密匣里,让李中丞代奏的笑话,如今可是传遍了乌台,估计过不了两日,满汴京城都知道了。”

苏轼摇头:“我家这小幺叔德能兼备,干器卓群,这次入朝本当大用,只可惜受我的连累……总之我是太对不住他,唉!”

才说到这里,就听门口小李子再喊:“梁夫子?梁夫子在吗?”

梁成赶紧对苏轼说道:“哎哟,这是北庑的小李。”

然后忙不迭地答应:“在呐在呐!”边说边朝门口走:“小李子来有何事吗?”

苏轼就听小李子在门口说道:“小苏学士做了一锅腊味砂锅饭,让我给苏夫子端过来。”

梁成说道:“那交给我就成了,小苏学士还真是名不虚传的馋嘴,乌台里边还自己弄吃食!”

不一会儿,就见梁成端着一口砂锅进来:“夫子你看,这是把乌台当勾肆旗亭了,你说好不好笑?那我们今日里就吃这个?小苏学士的手笔那指定不凡。”

苏轼知道他是在安慰开解,让自己转移注意力,苦笑道:“那行,可是多年没见识过小幺叔的手艺了。”

待得砂锅饭盛好,苏轼才吃了口,便皱起了眉头:“这怎么回事儿?汤汁这么多,饭还夹着生的。”

梁成也傻了:“不是说小苏学士天生的手艺,自诩厨艺还胜过文章的吗?那我们还吃不?香倒是挺香的。”

苏轼放下筷子,将两碗饭倒回锅里:“这还怎么吃?小幺叔估计是这些年太忙,手艺都生疏了,老梁你端到煤炉上去,盖上盖子,再熬上一熬。”

梁成答应,端起砂锅去了。

而苏轼那话出口之后,却如遭雷击,呆在了那里。

小幺叔的手艺那是娘肚子里带出来的,怎么可能做出夹生饭这种东西?

再熬上一熬,他是要自己再熬上一熬!

……

童贯回来递上苏油的密匣,讲说了两人的对话,赵顼非常满意:“我就知道明润是坦荡君子,在乌台里尚能宴如,待到这番事了,也是佳话了。”

等到将密匣打开取出章奏:“这么多?”

童贯说道:“苏明润说这只是第一天,他说一件事写三天,他准备写十件事,前后得一个月,只希望官家能够不嫌弃他啰嗦。”

赵顼只看了一个开头就挥手:“今晚我去朱婕妤那里读书,你先去让那边准备一下。”

赵顼的妃子们其实挺能生的,不过都早夭了,如今就还有一个儿子,只是个两岁的娃娃,生母是个才人。

生了赵拥这个皇子,才人才得进婕妤。

朱婕妤出身很低,乃是平民家庭,父亲崔杰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李氏改嫁朱士安,于是便跟着继父姓了朱。

之后李氏在朱家生子,前夫的女儿在家中不受喜爱,于是李氏又将她托付给一位姓任的亲戚抚养。

因此这位朱婕妤,实际上有了三位“父亲”。

上有出身曹家的太皇太后,出身高家的太后,出身向家的皇后,朱婕妤这出身在宫里就是个不起眼的存在,加之她性子安静守礼,入宫八年后才被赵顼临幸。

结果就生下了如今赵顼唯一活着的皇子。

有后宫里边三尊出身高贵的大神压着,朱婕妤即便是生下了皇子,也没有母凭子贵,一样的柔顺安静,因此赵顼本来就是随意打一炮而已,到后来,反倒是觉得这个女子很合意。

每当需要安静思考的时候,赵顼便喜欢到朱婕妤这里来,因为只有朱婕妤不会跟他痴缠,只会默默地替他做好准备,这样反而让赵顼觉得非常的舒服。

来到小院子,朱婕妤上来接着:“官家今日命童贯来得有些晚,臣妾准备得仓促,官家莫要见怪。”

赵顼不以为意,问道:“太皇太后那里,去起居过了?”

朱婕妤递上温热的湿帕:“起居过了,太皇太后……不知道从何知道三苏入了诏狱,有些……不悦。”

赵顼皱了下眉:“那指定是太后告诉他的,后宫里边的黄门使女,时常搬弄是非,他们所知的也未必就是实情,不要听风就是雨。”

朱婕妤低头道:“是,臣妾可不敢对别人提这些,只是……只是告诉陛下,起居的时候太皇太后问起,陛下也好有个准备。”

赵顼被朱婕妤给逗乐了,干脆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你以为她老人家不知道你回来一定会告诉我?她就是让你传话儿呢。叫官家,又不是责你,改什么口。”

“是。”朱婕妤将头低得更下去了:“可臣妾……也不得不传。”

赵顼笑道:“难为你了,算了不说这个,随便吃点东西,我要看臣下送来的章奏。”

朱婕妤赶紧让赵顼去偏房,却都是一些市井之中寻常的吃食——豆腐汁炒蕹菜,芝麻酱拌黄瓜,一碟卤肉凉拌冷盘,一盘豇豆烧茄子,一盆薏仁粥。

赵顼一看便食欲大开:“还是你这里好,清粥小菜度伏暑,听说苏明润在乌台还拿羊肉泡馍当早饭,真难为了他这天气里如何吃得进去。”

朱婕妤也笑了:“臣妾可也耐不得那种吃法,总是体质和习惯使然吧。”

“听闻小苏学士幼时家中也穷,他就在夏日里鸡鸭产卵很多的时候收蛋,还买不起盐,便用草灰,黄泥,稻壳将卵封上做成皮蛋,这样就可以存放很久,能一直吃到秋后。到底是聪明人,懂得细水长流的道理。”

说完抿嘴笑道:“平日里还用各种法子打鱼摸虾,所以他小时候肯定是不会缺好吃的,老大了也得顿顿有荤腥。”

“哈哈哈……这都是太皇太后告诉你的吧?”赵顼将粥给自己和朱婕妤盛上:“他打鱼摸虾的能耐大了,如今的海舟打石首鱼,用他的法子,一网下去就是数万斤!”

“都被你说馋了,去剥两个皮蛋,摆上蒜粒和酱油。再开一个豆豉鱼罐头。”

朱婕妤笑吟吟地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