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对策

苏厨 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对策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一名衙役过来收拾了桌案上的东西,对苏颂说道:“学士起来活动活动筋骨,这个小院子里,你任意行动。”

苏颂笑道:“顾老弟,有劳了。”

顾姓小吏说道:“宜秋门的居民,谁没有得过苏家的恩惠?小人的父亲,与小苏学士还是棋友呢,满汴京城,可没有这么平易近人的士大夫之家了。”

“去年浑家在汴河码头卖绒花,市易务的要赶她走,也是大尹你给主持的公道,在码头边上开了个草市,容纳平民,我们一家都很感激。”

苏颂说道:“是吗?草市的事情我记得,不过因你家而起,却记不得了。”

顾小吏一边拿帕子打扫几案桌椅,一边说道:“大尹每日要处理多少大事,哪里敢劳你记挂,不过好官和坏官,做派的不一样,我们开封小民却是铭记在心的。”

御史台的狱卒和衙役都是开封人,因此这位素有雅望的开封府尹十分恭敬。

三院东阁的顿姓小吏因受过苏颂的恩德,不但每日都来问安,并送些食物、书籍。

将食盒打开:“这是浑家料理的几道粗食,大尹你慢用,这是你新要的书籍,上次那些书要是看完了,我就还回可贞堂去。”

说完低声道:“刚刚舒御史匆匆而去,不为别事……”

顿了一下,顾小吏还是决定说出来:“小苏学士来了。”

苏颂微微一笑,御史们给自己和苏轼那么大的压力,就是想要尽快结案,论理苏油就算启程,抵京都需要一个月以后,现在两人的案子都未完结,苏油就到了。

这下轮到御史台有压力了。

从架子上取下几本书来:“还了吧,老习惯了,每天不抄五千字的书,吃不好睡不香。”

……

李定,何正臣,舒亶三人在小厅里聚齐,王营跪在厅中,一言不发。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好像都有一肚子话,却又无从说起。

舒亶就不禁抱怨道:“我就说要尽早结案尽早结案,你们就是不听,这下可如何是好?”

李定冷言道:“他苏油也不是山上猛虎,御史位卑权重,当事宰执都不避,他一个外官初至京师,何惧之有?”

何正臣说道:“资深此言差矣,苏油兴理工,平交趾,收占城,开海龙牙,负海内人望,现在人就在外间,说是奉御史台召,难道还能审他不成?”

李定一瞪眼:“如何不能?苏轼负天下文名,现在还不是拘在乌台?他们叔侄之间,难道没有诗词酬唱?苏轼的那些逆诗,只要是苏油有唱答陪和,那就是罪名!”

舒亶和何正臣面面相觑,何正臣说道:“即便是如此,也不是什么大罪过,本来想着结案之后,拿下足够证据,再找突破,现在一个案子都没有结,证据都没拿到,如何料理得了苏油?”

李定咬了咬牙,苏油不拿下,只怕苏颂苏轼都会有反复:“可贞堂去了吗?”

舒亶和何正臣都是大惊,舒亶说道:“可贞堂如今在京中的大名,资深要动它,只怕是与士林为敌!”

何正臣说道:“资深,你让我们搜检宜秋门苏家老宅,中牟苏家庄子,都没问题,可苏家老宅里边只有白菜青菜,苏家庄子上一帮残废老朽,理工书籍倒是不少,对了,还有天文地理,窥探天机,这个可不可以报上去?”

舒亶说道:“可得了吧,陈昭明和苏山长说这些书是他们的,他们还时常向苏油请教,而且那里还是什么……理工实习基地,进出的都是挂着将作监,内工坊和司天监的人,这个罪名,拿不住的。”

“不过这可贞堂,怕是动不得呀……”

可贞堂风景很好,两溜院子围出一个临河花园,外边是书局,蜡刻局,藏书楼,还提供茶水点心。

如今那里俨然是一个文化中心,无数读书人来到汴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一头扎进可贞堂,亮一手硬笔书法刻版技术。

只要被看中那就没了,无数的书籍等着你看,无数的书籍等着你刻,只要完成每天一万字,剩下的就是你的学习时间。

而且这里大学问家扎堆,在朝中不管新党旧党,到这里都是一律平等莫谈国事,只交流文化。

就连王珪,蔡确都时不时来溜达一圈,借几本新刻印的书籍回去

因此要是得到了刻版的资格,不但一日三餐全包,还有奉仪零花一月三贯,参加科举的,还要送笔墨砚台,定期还有名宿大儒前来讲学。

经过苏家人的收集,和这种开放的氛围,以及巨大的财力,到如今,可贞堂已经收藏了各种图书三十万册,翻刻了和全国各地藏书楼交流的各种图书十二万册,自己整理出版了理工类书籍数十册,医书数十册,历代名家双勾法帖两百多版,其余经史子集理工术数星卜医相无所不包。

这个过程中,苏油得到了各地名家的大力资助,比如江陵田玮田家的博古堂,靠的是黄庭坚的关系。

比如临江军新喻刘敞刘攽两兄弟的斜墨庄,靠的是大苏和司马光的关系。

虔州柏林温氏书楼,地处庐陵郡,靠的是欧阳发的关系。

江陵田家的博古堂,靠的是王安石的关系。

至于蜀中的程舍人藏书楼,钱塘钱家的杰楼,那就是自己的关系了。

就连福州莆田方家的白杜万卷楼,苏油在离开湄洲的时候,还特意拜托了吕惠卿疏通。

此外还有司马光的独乐园,邵雍的安乐窝……

因为苏油只是翻刻,并不霸占,书籍出版的时候,还要刻上出处,比如邵武军黄家送来翻刻的唐代刻本《楚辞章句》,是西汉刘向所辑,东汉文学家王逸所注,是现存《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

苏油就让书局印刷的时候,特意请黄家的名人黄履题写了一篇序言,黄履高兴坏了,把自家祖上好一通夸,给予了再版这样的文化盛事高度评价。

至于自己在朝中的变法派立场和苏油尿不尿得到一个壶里去,那是“朝争不坏私交”,各论各的。

甚至不受重视的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饮食,都被收集整理成了书籍。

还有自行整理的《海国诸藩志》《青唐志》《云南志》《西夏历朝文书集撰》《契丹历朝文书集撰》等介绍外国的书籍。

除此之外,还有四通收集的青铜器,玉器等礼器,历朝的刀,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文房小件等诸多文物。

可以说,如今的可贞堂,基本上就是一个后世的新华书店加图书馆加荣宝斋的合体。

而这个地方,还发展出了许多的外围产业。

文化市场,就是其中一项。

很多士子进京,携带了一些家中的图书,不少都是孤本,善本,还有一些是家道中落,祖上留下了书画,文玩,也拿到这读书人扎堆的地方,希图遇到慧眼卖个高价。

因此现在李定失心疯想动这么一个文化圣地,舒亶与何正臣心里咚咚咚敲起了退堂鼓。

堂下王营跪得腿麻:“三位大博,这些是不是后论?苏学士,还在外厅候着呢……”

李定对王营一万个不满意,这趟差事,完全是办砸了:“老王你也是办老了案子的了,不是告诉了你要打出声威,不能弱了御史台气势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