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当

苏厨 第九百零七章 各有勾当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麻令州,奉炎军大营,义勇们正在训练刺击,砍杀,射箭。

一个带着袖标,身穿古怪军服和皮靴的中年汉子,用钢钉将甘蔗刀的目钉钉了出来,然后取出一枚中间有缝的圆铜片,从刀条尾部敲了进去,重新用竹钉将刀柄钉好,笑道:“成了,这样我们的刀就有了护手,可以偷敌人的手了。”

张令从拔出甘蔗刀,朝那汉子砍去,那汉子举刀虚挡,将张令从的刀架在护手处,然后顺着张令从的刀锋向下抹去,喊道:“披手指!”

张令从撒手丢刀,哈哈大笑:“木依兄弟,有你的!”

那汉子正是夔州义勇木依,这次占城风云,苏油高薪聘请了二林,夔州的复原军人,前来对奉炎军进行战术指导。

这些人都是悍卒,他们补充到义军**同作战,其战术素养很快就获得了义军上下的尊敬。

木依说道:“丛林里边,就要用这种两尺半的刀才好,我们的长刀,那是在西北战夏狗步跋子用的,在林子里用,有时候拔都拔不出来。”

“再说这个本就是你们用习惯了的兵刃,那就不用改了。”

说完看着场地上正在练习弓箭的一帮人,和那个拿着一支超华丽长枪,长枪薄刃底部还挂着一枚明晃晃铜钱的家伙:“那个才是好东西,就是还得多练啊。”

义军用的弓很长,长达两米,不过不是英格兰长弓那样笨重的家伙,显得有些细弱。

而且弓臂上长下短,看着非常古怪。

那是平正盛给交趾郡转运司的建议,用竹材和木芯临时粘合烤制,部分地方用藤加固,制作出了大量的和弓,投放到战场上来,作为义军的远程攻击武器。

还是批量加工产品,稍显粗糙,但是威力能够穿透一厘米的木板,对付起占城人来,只要不是着犀甲的高官,那是轻轻松松。

而且操作和对力量的要求,比宋弓轻松得多,相应的训练时间也就可以大大缩短。

弩这种东西太复杂,而且宋弩金属件多,不利雨林保养,枪械那就更别想了,补给不畅的时候,给义军也纯属浪费。

所以苏油指示冶州按照标准图纸制作出竹条,木芯,交州工坊粘接烘烤涂漆,用生产线方式,一个月内就制作出了数万支威力还不错的竹弓。

箭就更简单了,这东西在西北麻烦,在交州就不是事儿。

这里早就囤积了无数的竹材,大竹的竹肉非常厚实,就像拉筷子那样就能拉出标准箭杆。

尾羽肯定不够,用赛露络会割手,交州箭羽,是蕉麻纸涂抹魔芋胶薄膜制成。

跟羽毛没法比,但是比明代用棕榈叶做弩箭的箭尾,已经算是比较先进了。

箭头反而是最简单的,冶州的冲压机一日可以压制出数万枚箭头。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月内,奉赤军多出了一万弓兵的爆兵模式,小苏少保偷偷让木依给张令从等人带话,不要珍惜弓箭,给我狠了命的操练,交州给你们管够!

这就导致了训练场边,报废弓箭堆积如山的情形,取下箭头之后,都成为了炊事兵们非常喜欢的引火材料。

上边有油漆膜,特别好烧!

张令从看着在那里扛着切羽樋,穿着华丽竹甲,顶着金饰头盔,大热天里还穿着锦袍,腰里边还别着一长一短两把漆鞘长柄刀,甚至还有一柄洒金面小折扇的平正盛,摇着头道:“娃倒是好娃,弓马娴熟,将略精通,就是太招摇,被这一身给整废了……”

木依笑道:“别管他,听说他们那边就是喜欢这样,这还不是全套,没上阵,还有个面具没戴呢……”

就见平正盛在一名射手身边停了下来,似乎是指点他姿势有问题,然后取过竹弓来,抽出三支箭唰唰唰一连三发,箭箭正中四十步处的靶心,然后将弓交给看傻了的射手,在崇拜的目光中,重新扛起枪朝下一个射手走去。

张令从摇摇头,被那头盔上琴鸟尾羽一般的金色装饰晃得有些眼晕。

三州战事,如今进入了相持阶段,占城王军现在还掌控着州城,但是外围的县,乡,义军活动频发,声势壮大,如今连三州间的粮草调动,都必须派出大军护送。

三州军将的告急文书,一日三封飞向横山关,让横山关占城守将良保焦急非常。

而占城王其实一直在试探大宋的反应,从目前情况看来,比较让人满意。

占城水师,掌握在王珍的手里,麻留甲海峡那场大战,占城没有参与,所以不知道到底有多厉害。

经过试探之后,大宋那边也仅仅是出了一张报纸,空话连篇,连出兵干涉三州都不敢。

说到底大宋再强大,举国百万军队又怎样?那也是鞭长莫及。

交趾一郡,不过四万土丁而已。

听说大宋过来的本土军队,三千都不到。

所以诃黎认为,大宋这样的反应才是正常的,换成他,也得如此。

接下来就好办了,他本来就不是要重点解决三州地区,他是要扫除王珍,保证自己对横山关以南地区的绝对控制权,然后才进取三州。

虽然对试探的结果很满意,但是对前线将领还是必须保持压力,因此良保收到的信里边,主要还是申斥他作战不力。

看过王书,良保对副帅故伦和送来王书的执政官邹时阑叹气:“非我不战,实在是……从这里发粮前往三州,陆路过于凶险,让王珍运粮,又一再找借口推脱,如今不说三州了,横山关军粮都在告急。”

“不是末将不力,这个……还请大王早日解决王珍,水陆并进,才是取三州之上计。”

“宾童龙一日不下,三州之乱,一日不能绝。”

邹时阑呵呵一笑:“怎么说?这是反过来将过错推给大王了?”

副帅故伦赶紧打圆场:“大帅不是这个意思,如今三州民心思宋……”

“闭嘴!”邹时阑立即阻止:“好哇!你们竟敢首鼠两端,诸般推据,这是要造反还是投宋?!”

良保大怒:“三州如今还在我占城手中,宋人远在数百里之外,执政官此话是如何说来?”

邹时阑冷笑道:“大帅所守的,怕只是三个孤城吧?据我所知,守城军不敢出城五十里。”

“这还是对付那些盗匪,要是宋军一来,岂不是望风披靡?!不战而降?!”

“须知汝等合门良贱,都在王都,真要造反,好好想清楚!”

良保怒极抽刀:“连先王都不敢对我如此说话,待老夫先宰了你这佞臣!”

故伦赶紧一把将良保抱住:“大帅息怒!使不得!”

说完又对邹时阑说道:“大帅的意思,是我军粮秣已然不足,按道理第二季稻米下来,国中应当启运十万石来横山关,可至今一担粮食都没有运到。”

“如今三州之地,只能靠将士们就地征粮,搞得怨声载道,三州民人,更加倒向大宋。”

“执政官,我军粮草何时可以抵达?只要粮草一到,我们立即组织攻势。”

邹时阑冷笑道:“粮草一时不继,这就是你们的借口?那往年王城下书,横山关要有三年之蓄,我问你们,那些粮食,哪里去了?”

良保和故伦顿时哑然。

“说不出来了吧?”邹时阑冷笑道:“是不是换做金银,和王珍那逆臣做交易,发财生利息去了?”

“呵呵呵,恭喜二位日进斗金,我这就回禀王上,告诉他横山关缺粮的真相!”

故伦赶紧一把将邹时阑拉住:“使不得!”

将邹时阑按到胡椅上,故伦赔笑道:“执政官言重了,咱这也是被逼无奈,给将士们谋点衣食嘛。”

说完偷偷塞过去一张纸票:“执政官大人大量,莫与我等粗人动怒,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