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

苏厨 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工程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不多一会儿,苏油拿袖子隔着铜盆将它端了起来,对张麒说道:“小七哥去叫薇儿和正盛进来,可以开吃了!”

将当做盖子的铜盆翻开:“蒜蓉蒸蚝,滋味无比,赶紧动手。”

将一枚大蚝递给赵宗佑,自己拿起一枚先嘬了浆汁,然后将蚝肉吸入嘴里,烫得呵呵呵的嘟囔:“鲜,真鲜美!”

赵宗佑拿着蚝壳神思不属:“桨轴穿过船壳,那船如何才能不进水呢?”

苏油打开一个竹筒,抖出一把小叉子递给他:“认真吃东西,解决办法多的是,用注油密封轴套,注油密封齿轮箱,连接润滑油箱,只要油箱高于海平面,让局部内压大于海水压力,不就成了?快吃快吃……”

赵宗佑拿叉子将蚝肉拨进嘴里,完全不知肉味:“那还可以设计离合器和差速箱,控制动力传递……”

苏油将蚝壳放下,又拿起一枚说道:“节度啊,你这样就没意思了,美食当前岂容辜负?蒸汽动力传递系统的设计,等你到了杭州再慢慢弄嘛,有学院几位数学大师的支持,集思广益,不比你一个人在这里钻牛角尖好得多?”

赵宗佑也将蚝壳放下,却又伸手去取下了模型船上的皮筋,拉了几下:“出去一年,你们堪称突飞猛进,这又拉下不少功课啊……”

苏油说道:“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理论,应用,数,理,化,机械,动力,哪一门钻进去都是博大精深,穷一生之力都研究不完,我倒是觉得你把这些当成兴趣就好,主攻还是放在数学和天文上。”

说完将皮筋接过:“这个东西,成都天师府张道长整整研究了二十年,开辟出了一个学科;天师府小张天师,一辈子就玩一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所以与其驳杂繁复,不如精其一而绝天下。”

赵宗佑点头:“有道理……不过就算是五胡刘渊,亦曾言‘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也’,学士你不就涉猎万端?”

苏油赧然道:“我那是啥都明白点儿,啥都不精通。怎么能和你们这些理工天才相提并论?”

“我就是管行政的,保证你们好吃好喝有充足的研究环境和经费就完事儿了,不能比的……”

这时候石薇和平正盛进来了,石薇脸上还带着吃惊的表情:“原来杭州型在船坞里看,竟然这么大!”

苏油赶紧选了个肥美的蒸蚝,插上小叉子递给她:“那是,不然穆福提的水师遇到韦首安变阵都来不及调整呢,就是这个原因。上周这里就发生过一起事故,两艘进出港的船只相撞,明明远隔七百米都调整不及。”

赵宗佑问道:“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苏油说道:“李都监要求整改,给港口配备领航员,所有海舶必须按照领航员的指示进出港。”

赵宗佑这才点头:“这蒸蚝味道真不错。”

苏油都无语了:“节度,你这都吃了第三个了,才尝出味道?”

“是吗?”赵宗佑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是不是很笨?”

苏油,石薇,平正盛:“……”

赵宗佑是宗室,该避嫌的要避嫌,苏油就算是再欣赏他,作为朝臣,也不能同他久待,只是告诉他交趾郡举事已经结束,地隔万里,入京应试的举子们这次也要随船,托赵宗佑一路上代为看顾。

赵宗佑自是答应。

老朋友相聚一场,转眼又到了分手的日子,船只维护完毕,又该李舜举忙活了。

一箱箱的马蹄金,银笏,精钢板材和钢筋,锡锭,成为船队的压舱。

此外象牙席,牙雕龙船,柚木泰山号模型,砗磲大雕件,紫檀螺钿屏风,翡翠山子,宝石牙杖,西昆宝玉,通天犀蹀躞带,玳瑁梳篦,珊瑚八宝妆盒,鲸鱼须支撑的幞头,绢伞,金,银,铜,锡器皿,不计其数的香粉,香料,香木,香皂,香扇,蜜香纸,冰糖,蔗糖,地丁胶底的乌靴,热带水果罐头,鱼罐头,蜜饯,果干,蕉布,鱼露……

此外还有印度骏马,羊角牛,西亚大驴……

六月初一,一个明媚晴天,张散和赵宗佑带着浩浩荡荡的海贸船队向杭州出发。

同船的还有黎文盛,杨莳等一干交趾文士。

晁补之也在船上,他也要参加这次科举。

送走他们,蕴州港又迎来今年回港的第一批蕃商,而苏油和李舜举,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活。

……

郑州,苏元贞也带领着休沐前来的蔡京,正在陪着他查看工业基地的恢复情形。

今年大宋没有灾害,但是去年灾害导致的影响,还未完全消去。

主要体现在几处恢复工程。

徐州,朝廷拨给了二千四百万钱,批准可以使用丁夫四千余名,又调拨常平钱六百三十万、米一千八百余石,重新修筑徐州外城,建成木岸四条。

苏轼以工代赈,除了正常的防洪救灾工作,还兴办了学校,举子仓,收养了一千多名孤儿。并在徐州西南的白土镇发现了煤矿,加上徐州本地一直就产铁,于是干脆在白土镇建立了徐州铁冶,成为和郓州城一样的钢铁中心。

苏轼因此受到赵顼的嘉奖,朝廷专门下达赦令,表彰苏轼在徐州身先士卒,率领全城军民抗灾自救,保卫了徐州城,并且妥为善后的功绩。

郑州也是重灾区,苏元贞本来是蒙朝廷召入,考计史料,绘制地图的,结果临危受命,成为了郑州工业区恢复重建的直接领导者。

好在郑州有嵩阳书院,有石家,有无数的理工人才,苏元贞干脆利用这个机会,升级煤铁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将被水浸泡过的机床淘汰给了石家,又从石家购入了新型机械。

石家作坊则将这些机械维修改良之后,卖给了周边州城的工坊。

五月初,郑州的工业完成了升级换代,其中内工坊,胄案耗费了朝廷和赵顼内藏的五十万贯,建立起了和冶州一样的高炉和平炉。

不过因为原料问题,这俩炉的使用寿命不如交趾郡,还得定期大修。

四通商号则拨款八十万贯,升级了机械加工产业。

郓州,朝廷同样拨款四十万贯,除了在梁山泊周围修建堤围,还扩大了港口和铁冶规模,技术是没钱提升了,不过产量还是得到了长足的增加。

五月,甲戌朔,赵顼御文德殿视朝。是日,中书上报,郑州,曹村决口新堤修成,河还北流。

自闰正月丙戌首事距此,凡用功两百九十余万,材两千二百八十九万,钱、米各六十万,两地堤圩,全长两百一十四里,皆用卵石竹笼和水泥槎马进行加固,能够抗击百年大洪。

此次大治黄河,乃文彦博力行倡议:“臣曾经奏报德州河底淤淀,泄水稽滞,上流必至壅遏。若不预为经制,必溢魏、博、恩、澶等州之境。而都水司略无施设,止固护东流北岸而已。”

“前几年正好枯水,官吏希省费之赏,未尝增修堤岸。导致大名诸埽,皆可忧虞。”

“以曹村一埽为例,自熙宁八年至今三年,虽每计春料当培低怯,但有司未尝如约拨款,此非天灾,实人力不至也。”

“今河朔、京东州县,人被患者莫知其数,熬熬吁天,上垂圣念。而都水官不能自讼,犹汲汲希赏。”

“臣前论所陈,出于至诚,本图补报,非敢微讦也。”

至是赵顼才下定决心,大修河堤。

河堤修好,赵顼很开心,将郑州堤取名为永平埽,曹村堤取名为灵平埽。

不过几处大工程,还有汴京城墙的整修改造,前后耗资不下两千万贯,将大宋今年的财政直接吃成了赤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