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

苏厨 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宋代官制复杂不说,连地名都很复杂,很多地方,都还伴随着一个国名郡名。

这些都是承汉代诸侯分封之制,国分了大国,小国,次国,郡也一般跟随州格定高下。

苍梧郡听起来高大上,就是广南西路的梧州,在广西与广东的交界处,一个最低级别的军事州而已。

也就是说苏油这个开国郡公只是郡公里边的最低级别,离秦齐魏楚这些大国国公的称号还早得很,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石薇与一个穿着麻袍的妇人端着一铜盆药水进来:“该洗伤口了,小油哥哥你别惹学士生气。”

王韶赶紧说道:“没有,我们开玩笑呢。能将我这老命救回来,可是辛苦弟妹了。”

石薇将王韶肚腹上的纱布揭开:“很好,已经结痂了,半月之后便当痊愈。今天开始可以吃点肉糜粥。”

王韶对石薇的感激那是难以言喻的:“王家没有好女儿,不然敢请婚姻。”

苏油笑道:“可惜我也没有好女儿,你那十三郎小南陔真心不错,要不给我做徒弟吧。”

王家小十三郎前几年闹出了一件轰动汴京城的大事件,五岁小儿,元宵夜仆人带出去观灯,被人贩子拐了。

小南陔不慌不忙,一通骚操作之后,成功自救不说,还见到了赵顼,体对得宜,还帮助开封府抓拿了贼人。

后世将之演义到了《二刻拍案惊奇》里边,就是“襄敏公元宵失子,十三郎五岁朝天”的故事。

说起这个来苏油就好气哟,到现在大宋都还有那样的风言风语,说什么自己五岁的事迹是杜撰,是故事硬伤,是眉山江卿世家的炒作。

然后条理分明剖析深刻,说什么自己五岁的时候还在淘蚂蚁洞,因此可以证明世界上就没有这样的五岁孩子……

什么五岁孩子的思虑比不上成人,就算智商到位,情商也不够……

就算情商够,五岁孩子得不到大人尊重,说什么也不会有人听……

就算他们听,历史上的神童记录也只是文采厉害,没理工什么事儿……

苏油好像跟他们说,文章是文人写的,历朝诸史,理工都没什么记录,那不是一定就没有,是文人们不重视,没写而已!

严格说起来,曹冲称象,文彦博灌球,不都是理工学问?!

好吧自己比他们是妖孽了一些,可是,咋没见你们去《三言两刻》刷评论呢?!

王韶不知道苏油这一刻想了这么多,只是叹气:“是啊,和你家小扁罐一样,也该开蒙了……”

说起这个石薇就有些动容:“你们先聊,我还得去查看病房。”

石薇走后,苏油取过一本书籍:“看看吧,我觉得可资利用的地方很多。”

书皮上写着一行字——《海国诸藩志》。

王韶取过来一翻,嘴角就露出笑容。

苏油说道:“报纸上登录的那些,是删节本,这本,是全本。”

对于王韶这等腹黑之辈来说,这本书不如换一个书名,改成《交趾郡周边诸**事情报汇编》,可能更加合适。

两人合作太久了,彼此心照不宣,王韶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和青唐相比,利益如何?”

苏油认真点头:“费力更小,收益更大。”

王韶也认真点头:“放这里吧,正好没事儿,我研究研究。”

……

交趾不缺盐,除了煮海得盐“其白如雪”以外,又“兴乔州下数十州,并玉麻州三涧,俱有盐井。”

交趾的问题不在物产,在人,苏油解放了农奴之后,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里的人不如蜀中人那么勤苦耐劳。

苏辙曾经对雷州一带的老百姓有过评价:“其民甘于鱼鳅蟹虾,故蔬果不毓;冬温不雪,衣被吉贝,故艺麻而不绩,生蚕而不织。罗纨布帛,仰于四方之负贩。工习于鄙朴,故用器不作;医夺于巫鬼,故方术不治。”

交趾这边情况更加糟糕。

苏油看过一个纪录片,亚马逊河里边有一个部落,因为他们从来不缺吃的,饿了就挖个木薯烤条鱼,随手就得不需要存储,结果竟然连数字的概念都没有发展出来。

真正的“大同”。

交趾就有些类似这样,物产丰富,气候暖和,文化不发达,除了少数豪强知道穷奢极侈,老百姓没有什么发展的动力。

这样可不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让老百姓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就从升龙城和宁海港开始。

此外,十几万壮丁战死沙场之后,让交趾不少家庭陷入了经济困难。

仅靠免税是不行的,还得找生计。

苏油找到了一个非常适合妇人们进行的产业——养蚕。

交趾的蚕丝一年能够收获八次,这里气候得天独厚,孟春时节从大桑上采下枝条插到土里,一年下来就“枝叶繁茂”,足够养蚕所用。

既然交趾人不喜欢织丝绸这种技术活,那就只负责养产作茧好了,四通商号自己搞缫丝厂,绸缎厂,让她们做原材料供应商。

最勤劳的一批人,大概就是俘虏军,正儿八经的无产者。

……

宁海港修建完毕后,四通商号的第一座化工厂也出产了第一批产品。

六月,四通探矿队在下龙湾东北面的安丰州先安镇,发现了一个超级大的露天煤矿。

苏辐连滚带爬地跑过来奏报,说是这个煤矿的煤,是四通商号迄今为止发现的,品质最上乘的煤,比二林部的还要好!

就连西夏人用于打造青锋钢所用的那种煤,都无法与之相比!

而且这个煤矿极大,不少地方露出地表,可以直接开采,离海边只有二十五里,比牛头山离杭州的距离还要近得多。

而在升龙府北面,北江畔的太原城,槟榔寨、进部县、光中县三地范围内,发现了品位极高储量丰富的磁铁矿铁和针铁矿!

苏油一跺脚:“我就说交趾人的冶炼技术明明不咋的,为何能够大杀四方,兵器品质这么优良!”

苏辐笑道:“交趾人那技术就不提了,最关键的是,铁矿可以利用北江水力,从太原城运输到元江口,然后走海路到先安镇,我们可以在先安镇建立盐,酸,碱,煤,铁,机械,船舶大型联合基地!”

苏油眼睛都直了:“比渡口镇还具地利,四通这回,捡到宝了啊……”

苏油不知道的是,四通商号发现的,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宝藏——东南亚成矿带。

这一带是全球古今板块强烈活动地带,多样、复杂、多期的各种类型构造岩浆带,构成了优良的成矿环境。

后世从澜沧江到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级锡、镍、红蓝宝石、翡翠、钾盐、石油等矿产的集中分区。

也是亚洲最重要的铬、钛、铁、铜、钴、钨、金、稀土、磷、煤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

四通商号发现的那个煤矿,就是后世著名的鸿基煤矿,盛产质量顶级的无烟煤,是东南亚最大的煤矿。

整个矿区长度一百多公里,宽度十五到二十公里,储量二十多亿吨,多属于露天开采型。

而且那里离海港非常近,有海运之利。

幸运的是苏油并不知道这些,不然就轻松不了了,因此只是轻飘飘地同意了苏辐的建议,四通先在那里搞个试验基地,先炼一炉铁出来看看。

还特意交代下龙湾是他划定的商业大区,以后土豪大佬们疗养地,港口建设本来就是要进行的,现在既然有煤了,就先建化工厂和水泥厂,还有砖瓦厂,搞炸药和水泥,准备修港口,灯塔,城堡,营寨。

然后去了学宫,找李道成和黎文盛,还有杨曙,要求宣传勤劳致富,交趾人,不能再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