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灾

苏厨 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灾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哥儿啊,当年求你为了族里放弃前程,算是族里对不住你。”

“祖上因蜀中之乱,最后不过才一节度使而已,没有得到王爵。这勋贵之名,本就比别家弱了一头,就是虚头巴脑。”

“叔现在厚着脸皮,再求你一次好不好,不要自暴自弃好不好?”

“只要你和公主好好过,从此族中不再沾你的光,叔自去求各家姻亲照顾一二,让族中百口得过好不好?”

“叔只求你保住王家勋贵的头衔,保住与赵宋官家的情分!让弼儿今后,还能算是赵宋勋贵后裔,如何?”

“你要恨,那你该来恨你二叔,是二叔我无能老朽,贪图轻巧,才求得公主出降王家。可你别恨公主啊,她哪里有一点错?咱不能好赖不分啊……”

见儿子不吭声,卢氏怒到了极处:“你是还想着那几个狐媚子是吧?!她们都害了你的骨肉,害了我亲孙子啊!”

“到今天你还不知道谁才是真心对你的人?!老身就打死你在这祠堂里,免得羞没了列祖列宗!”

说完站起身来,没想到脑袋一阵晕眩,身子一软,倒在了冷冰冰的砖地上。

王诜惨呼一声:“娘——”连滚带爬地上前搂住自己母亲:“来人啦!叔快去叫太医,叫太医……”

……

汴京城,吕惠卿宅邸。

邓绾眼巴巴地看着吕惠卿:“明公,这弹章,还上不上?”

吕惠卿拿手揉着太阳穴:“算了吧,没用的。”

邓绾有些不甘心:“多好的机会啊,苏明润治家无妨,纵容亲属冲撞驸马,还动了兵刃。”

吕惠卿叹了口气:“那也是为了公主,蜀国公主知礼守分,陛下最心疼这个妹妹,所以,没用的。”

邓绾想了想:“那我们弹劾王诜。”

吕惠卿看了他一眼:“天家的脸面不要了?勋贵的脸面不要了?”

邓绾有些不满:“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一季的考绩还没完成呢。”

吕惠卿问道:“叫你收集郑侠的证据,怎么样了?”

邓绾说道:“郑侠如今有苏明润庇护,要弄他,怕是有些难。”

吕惠卿咬着牙:“窜死蛮荒,才是他应有的下场。”

郑侠一直认为是吕惠卿误导了自己恩师王安石,因此非常痛恨吕惠卿。

见王安石离职后又推荐吕惠卿窃据相位,郑侠不顾自己在待罪之中,屡次上疏抨击,同时在《潮报》上刊登了两个夹页——唐朝的魏征、姚崇、宋璟,与李林甫、卢杞的传记,配成两幅画像。

一幅名为《正直君子社稷之臣图》,一幅名为《邪曲小人容悦之臣图》,直接讽刺当政的吕惠卿之流,乃林甫之流的奸狡叫人,而反于崇、璟之辈。

虽然苏油出动衙役搜缴了那一期《潮报》,但是风声还是传到了吕惠卿这里,吕惠卿恨郑侠入骨,要求邓绾搜求郑侠的把柄。

吕惠卿处境,其实很艰难。

名义上的顶头上司韩绛虽然被架空,但是毕竟还是大宋首相。两人如今相互掣肘,处处对立。

吕惠卿手里也极度缺人。

旧党中人,直接将他视作小人之首。新党中有能力的,又对他的地位具有威胁。

因此旧党用不了,新党如曾布,吕嘉问,蔡确,章惇,沈括……那是能打压就打压,能外放就外放。

应该说吕惠卿的手腕是非常厉害的,不过这么一来,直接摧毁了王安石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新党根基,新党如今,说是分崩离析都不为过。

新党的内斗,失去了与旧党抗争的部分力量,因此旧党在朝中的残余力量如冯京,王安国等人,又让吕惠卿感到了威胁。

吕惠卿绝对是聪明人和能力者,但是如今的他,眼中只有权势。

在他的心里,凡是对他造成威胁的,就打压,不管是新党,旧党,中间派。

但是有一个人,是他内心深处最忌惮的,那就是王安石。

而且王安石如今的态度,越来越偏向改良派的核心,吕惠卿心中第二忌惮的人物——苏油。

王安石私下给他的信中,每每会把苏油夸上一通,然后还是一副谆谆告诫的样子,要他团结朝中愿意“以身许国”者,就是新党的一帮干臣。

王安石还把自己当孔子,把吕惠卿当颜回,殊不知道,吕惠卿早就将他的信件,看成给自己添堵的玩意儿了。

就听邓绾说道:“好在邓润甫、张琥是我们的人,郑侠出京,士大夫大多解囊相助,在两浙路举办《潮报》,晏几道为之奔走,捐款捐物的也不少。”

“奉礼郎舒亶,在半路上曾经截住过郑侠,搜检其筐,得到所录《名臣谏疏》,还有言新法事及亲朋书札。这些都有名有姓,明公,我认为可以弹劾他们。”

吕惠卿拿手指敲着桌面,沉吟了一阵:“有冯京和王安国的信件吗?”

邓绾想了想:“没有。”

吕惠卿幽幽地说道:“没有……那就没什么用。”

邓绾想了想:“御史言官,乃风闻奏事。郑侠上书攻击新法,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毁谤陛下,说皇宫之内有人披甲上殿,毁骂君上。这等朝中之事,一个城门小吏何从得知?不是有朝中之人,亲近之辈,肆意胡说,郑侠又如何能信?”

吕惠卿点头:“你的意思,是冯京唆使王安国让郑侠写的?”

邓绾正色说道:“自然是大有可能。”

“陛下这几日心情不好。”吕惠卿说道:“你去吧,我还得处理各路奏报,年底了事情多。”

邓绾心领神会:“是,那我这就回去写弹章。”

当夜,汴京城突然起了一场大火,火发的地点,在大宋财政核心部门——三司!

恰好这天开封城风力较大,火势很快连皇城都惊动了,赵顼亲自登上大内宫城西南角的角楼视察火情。

城下人影晃动,张诚一,李宪护卫在赵顼周围,紧张地注视着周围。

有侍卫想打起火把,被李宪一脚踢飞:“蠢材!怕陛下目标不明显吗?”

赵顼看着三司使院一名官员在指挥灭火工作。通往三司使院的各条道路,很快被士兵封锁,不时有马军、步军将士,携带水桶、洒子、麻搭、梯子、斧锯、绳索、铁猫儿等灭火工具,穿过警戒线前往火灾现场。

三司使院,全是账簿,图书,纸张,按道理说绝无幸免,可是让赵顼担忧的事情没有发生,火势竟然很快得到控制,最后居然熄灭了。

赵顼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对张诚一说道:“去打听一下,那负责指挥的官员是谁。”

不多时,张诚一领着两名满脸黑污的官员到来。

两位官员一见到赵顼,上前施礼:“臣,权知三司使章惇,开封府判官梁彦明,惊扰圣驾,惶恐请罪。”

赵顼摆手:“先说怎么回事儿。”

章惇拱手道:“已经查明,今夜当班的三司判官宋迪,因为身感风寒,违反制度携带炉具进入库档重地,指派手下人员给自己煎药。煎药者因事离开现场后,火炉中溅出的火星引燃了周围的文书纸张。导致了此次火灾。”

赵顼问道:“那为何你也在?”

章惇说道:“臣在会计司考计今年盈余,制作明年国家各路支出预算报表,尚未回家,因此火势一起,便按照预案指挥救火。”

“损失如何?”

“初步统计,房屋倒是没有大碍,不过陕西路熙宁五年以来账册簿籍全毁。”

赵顼有些担忧:“陕西路乃临夏前线,册籍非常重要。”

章惇拱手:“陛下放心,陕西路的簿籍是最清楚的,当年苏明润定下的制度,除了计司,陕西路各州府出入,在转运司都有详细备档,臣明日就下文,命陕西路转运司将备档调运京师。”

赵顼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次救火非常及时,我都没想到这火还能扑灭……”

章惇再次拱手:“陛下,不是扑灭……而是……没烧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