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七百三十九章 恶作剧

苏厨 第七百三十九章 恶作剧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后来与他一起提举金明池宴会,苏探花陪和御诗,得了彩头,诶对了,那次陛下也在。”

赵顼想起来了:“对,那次苏明润辞让了仁宗皇帝的御赐,算上金鱼袋,是第二回了。”

李舜举说道:“所以说以苏明润的性子,会有盗名的可能?而且从时间上说,苏明润的词,似乎应该比那士子的曲子还先问世对吧?”

“两首小词,乃是他写给郡君的私信,要不是郡君文采稍弱,找卫国公主相看,探花郎的词名甚至都传不到坊间。”

“真要博名的话,光那首《贺新郎》,水准就已经足够,‘玉带谁堪殷勤瘦。’这等佳句在前,苏探花还有必要画蛇添足吗?”

赵顼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李舜举作为一个能提笔写文章的太监,水平还是相当高的,继续分析道:“而且那士子也没有说自己的曲子给苏明润盗了,他只是说要求开封府还他自己的名声而已。被有心人传岔了,然后百姓们信以为真。”

赵顼问道:“听说那士子还是监军器库门,容貌丑恶?如今在京中连落脚之处都没有,房东都不愿意再租房给他,将他逐出了?”

“呃……”李舜举愣了片刻:“这个老臣委实不知。”

开什么玩笑,八卦归八卦,但是臣是陛下你的入内内侍省押班,非五十以上不得封除的领省事大太监,一个小小的军器库看门狗,我管他去死!

赵顼偷偷贼笑:“你说要是将这人发配给苏明润料理,如何?”

李舜举吓得连连摆手:“陛下使不得,一个监军器库门,怎当得聆沐天恩?这样会惊世骇俗的!”

赵顼呵呵笑道:“曾布和吕嘉问,两人在朝中打得头破血流,去了两浙路,简直是卖了命的干。”

“不知道苏明润给他们吃了什么药,吕嘉问到任三月,几乎都不落衙,成日就太湖工地上顶着烈日奔波;曾布更夸张,直接让几处铜监产量翻倍,出钱翻倍还多!两人竟然都成了干臣!”

“我真期待郑侠,贺铸这样的人,到了浙江会变成什么样子……”

李舜举笑道:“还真是,不过一样不用那么抬举。不是军器监的人吗?让章计相随便找名推官下个调令,打发去那边胄案继续看门就成了。”

赵顼对自己的恶作剧很期待:“那你赶紧去跟章惇说,顺便让沈括来见我。”

沈括正在和吕惠卿商议登记开封府车辆一事,这事情是赵顼的旨意。

开封府如今的车马很多,都是苏油的卫星城和王安石的保马法给闹出来的。

王安石推出保马法,苏油认为让老百姓光付出没收入,这马只能越养越瞎,必须将马变成生产工具,老百姓才有积极性。

于是大力发展车马,果然,保马法的推行,在开封府和外地就不一样。

但是这也是仗着开封府经济发达和卫星城的刚需,其余地方却是被保马法搞得叫苦连天。

所有人都不知道赵顼的目的是什么,民间纷纷扰扰担惊受怕。

沈括赶到便殿:“陛下,你召为臣?”

赵顼问道:“卿知籍车一事乎?”

沈括点头:“臣刚刚知晓,正在与参政商议此事。”

赵顼说道:“你觉得车辆登记这方法如何?”

沈括问道:“未知陛下登记车辆,是作何用途?”

赵顼说道:“听说北边以马取胜,我思来想去,不用战车,难以抵挡。”

沈括在心底偷偷翻了个白眼:“陛下,战车历朝历代都有,巫臣教吴子以车战,遂霸中国;李靖造偏箱鹿角,以禽颉利。”

“但是陛下得考虑到一点,古人所谓兵车者,是一种轻车,五个武士在上边折旋,利于便捷。”

“而如今民间所用的辎车,重大椎朴,以牛挽之,用来拉货。日不能三十里,稍微有些雨雪,则更加缓慢。所以这种车被称为太平车,虽然能拉千斤的货物,但绝对不能用于作战。”

“如今倒是有一种单马或者双马的轻车,乃苏明润所造,颇为便捷。保马户们能蓄养的马匹不过一二,因此这种车算是因式制宜。”

“乘坐倒是舒适,不过厢体轻薄,不可能抵御矛梃,甚至弓箭都难以抵挡。”

“因此民间的车辆难以用于军事,只能另行设计建造。”

赵顼问道:“一辆战车需要耗费多少钱?”

沈括说道:“先不说厢体,如果要用新式车驾底盘轮毂,那肯定需要加厚加固,方能应对残酷的战场。”

“所以造价差不多该在八十贯左右,如要设立有效防止弓矢枪矛的御板,蒙上蒙皮,局部用铁盾加固,安装带攻击性的铁锥之类,臣估计……得在一百五十贯。”

“这样的战车,至少得四匹马来拉动,加上一匹马三十贯,马甲三十贯,一辆具装战车,总价当在四百贯左右。”

赵顼听着就感觉有些蛋疼,摆着手说道:“那算了,太烧钱了。”

沈括拱手道:“不过陛下这个思路是很好的,如今我们有了伏虏炮和霹雳炮,让神机营领轻骑,同时配备能够随骑兵快速行动的炮车的话,当然是如虎添翼。”

于是赵顼又觉得自己可以飘一下了:“看来我这点子还是有用的?”

沈括点头:“陛下英明。还有登记车辆一事,其实也挺好。”

“现在的开封府的车辆多了,苏明润离阙之前,路基虽然整治完毕,但道路尚未修造完成。”

“而道路损坏,又主要是车辆载重碾压造成的。所以来前我与参政商议,是不是将开封府进出车辆进行登记造册,按照车辆载重等级,收取相应的养路费,用于道路建设?”

赵顼有些犹豫:“又收钱啊?”

沈括说道:“这也是无奈之举,道路修好,车辆也能更加挣钱不是?还有给车辆钉上醒目的牌子,一旦出现伤人等事件,也容易找到责任人。”

赵顼很开心:“群臣上言,无人能言及这些,很好。那就下中书商议吧,炮车的事情,让军器监立项。”

沈括拱手:“臣,遵旨。”

赵顼又问道:“如今朝中还有一种议论,就是蜀中盐业大盛,但是朝廷却没有得到多少实利。有大臣提议应当关闭蜀中所有私井,用解池官盐供应蜀中,这样朝廷能获得的利益更大,你怎么看?”

沈括摇头道:“陛下,提出这个建议的大臣,一定是迂腐不堪之人。”

赵顼问道:“为何?”

沈括说道:“蜀中盐如今是陕西,岷州,嶲州,大理的连接纽带,对西南的安定繁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何况蜀中私井,本身是缴纳了扑买费的,朝廷并非没有获利。”

“除此之外,因蜀盐流通而带来的商货流动,朝廷也收取了行坐两税。”

“不说别的,蜀中如今的商税,半利天下。相比二十年前,蜀中几大盐监官营时,盐户逃散经济凋敝的情形,赋税二十年增长了二十倍,可谓经济飞腾。所以怎么能说蜀盐私井就让朝廷无利呢?”

“既然私井都同意扑卖,那私易又如何能杜绝呢?将私井全部堵上,运供解盐,使一出官售,看是能够省去很多管理的麻烦,得到一些经济上的利益。但是跟新增加的麻烦和失去的利益对比之后,真的能利大于弊吗?”

“前段时间,蜀茶行过一阵官榷,效果如何?王韶笼络蕃人的用茶日减,导致蕃人们重新倒向木征,最后引发了河湟反复,怎么能不吸取教训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