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七百二十九章 祢衡

苏厨 第七百二十九章 祢衡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苏油有些无语,钱家学霸们不容小觑,四角号码说起来简单,选字,编订规则还是有难度的,自己一个《麈尘录》还有一条没一条的记着,人家这边轻松就整出来了。

拍了拍厚厚的字典:“钱家人就这么乐意?”

张散笑道:“要跟着咱四通屁股后边抄近道,船舶间的通讯,对我们来说可有可无,对他们来说却是重中之重。”

苏油想想还真是这个理:“他们不是有司南吗?”

张散解释道:“司南是跑近海用的,所谓’神龙怪蜃之所宅,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又所谓‘南海之外,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与司南配套的航线记录,叫《罗经针簿》。以温州往真腊的航线为例,自温州出洋,以丁未针为指引,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半月可到真蒲。”

“抵达真蒲后,改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港凡数十,惟第四港可入,其余悉以沙浅,故不通巨舟。”

“如今有了经纬牵星术,就无需那么麻烦了。而且罗经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使用罗经的海船,必须是全木结构,不能有金铜之属,否则罗经的指示会紊乱。”

“因此要想用上铁骨铁爪钉的大海船,就只能跟着我们走,所以人家才对通讯这么上心,说白了,都是钱闹的。”

苏油也乐了:“这都十年了,第一批钱家的新航海人也该出来了吧?”

张散说道:“人家现在也不在乎那个,一个海险保全,都够他们吃肥的了。”

海事保险,还是当年苏油应对蜀中船只出三峡搞出来的风险缓释措施。钱家人财大气粗底子厚,与四通商号海运司合作成立了海事保全司,照猫画虎地用到了海事上。

参买了保险的船舶,就有资格跟着四通的海船出行,抄近道不说,还多了武装保驾护航,如今在东南,已经形成了一种流行趋势。

苏油嘬着牙花子:“难怪钱侯爷他们开口闭口就能帮我从占城拉稻子,原来人家玩上金融了,果真是财大气粗啊!”

张散笑道:“那是,谁都不傻!”

两人说话之间,水手们已经掀开了甲板,动用了木头龙门和滑轮组,将底舱的铜锭一枚枚提了出来。

日本的铜锭质量相当高,因为里边含有大量的杂质。

没说错,这些杂质大大地提升了铜料的价值——因为它们,是银,还有金。

苏油也没打算教日本人这个乖,反正就当铜收进来。

这个铜可是做铜器的极品材料,后世宣德炉之所以那么出名,就是因为宣德炉所用的铜料,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其中。

比起偷奸耍滑的大理白铜,黄铜,这样的铜料质量又上了一等,如今的密度计轻松就能判定真假,在市场上备受追捧。

四通商号就玩玩日本铜和黄白铜器或者铜钱之间的差价,都赚得盆满钵满。

在码头上呆了一天,苏油和张散,平真草一起回衙门。

张麒和绿箬早就在院里等着了,兄弟俩见面分外亲热,先就来了个熊抱。

张麒乐得不行:“三哥都改穿员外行头了,可惜李公麟把你画成了一个暴发户!”

张散怒了:“多少钱?让他重新画一幅!”

苏油翻着白眼:“还说不是暴发户脾气,人家就没有把你画错。”

“李伯时与王相公,大苏,王驸马都是平辈论交的好朋友,当今的艺术领袖。居京师至今五年,不游权贵之门,以访名园荫林为乐。”

“那一幅《六骏图》,都是求了好久才求得人家动笔,就你这态度,想让人家看一眼都难。”

张散就笑了:“那就让真草拜他为师,我家真草的绘艺也是一绝。”

这时候门口骑来两匹马,却是邵伯温与平正盛。

平正盛跳下马来:“少保,一路平安,特来缴令。姐姐,姐夫,你们也到了。”

邵伯温也下了马:“老师,一抓一个准啊。盐政的糜烂程度,触目惊心。”

苏油说道:“还是下情不达,缺乏监督的缘故,秦观那种风花雪月的性子,只能当《潮报》的主编,当不了总编。”

“总编人选,必须要与民发声,敢于监督官府权贵的不法作为才行!”

邵伯温拱手道:“老师心目中,是不是已经有人选了?”

苏油点头:“是,就是不知人家愿不愿意屈就。”

……

六月,木征赴阙,赵顼以木征为荣州团练使,赐姓名赵思忠。

与之命运截然不同的是,苏油与王安石上书,木征治下部落首领赵长杓,得了赐姓后又反宋,杀了文思副使张晋以下七名宋使,应当以军中谋叛,残杀同僚的罪名处置,诛绝整个部族。

还是赵顼唱白脸,说赵长杓的部下也是被酋长蛊惑,还是予以赦免,只论赵长杓之罪,合议弃市。

诏王韶收熙河战骨,祭忠烈祠,廪烈士家属终生。

辛卯,太子中允沈括提举司天监,奏进浑象仪,召于城北建天文台,取名为“天运浑象台”。

乙亥,诏监安上门郑侠勒停,编管汀州。

汀州在福建的最西段,就是后世的龙岩,现在还属于蛮荒得不能再蛮荒的地方。

苏油上书,国朝不以文字罪士大夫,编管汀州太狠了点,不如将他交给为臣吧。

浙江干活的地方多,让臣来教他做人。反正如今臣这里堪称大杂烩,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赵顼认为苏油肯定是想亲自给郑侠穿小鞋,对韩绛说道:“郑侠不识大体,理应惩戒,且容明润惬意一回。”准奏。

……

汴京城头,郑侠穿着一身葛衣,与前来的读书人们送行。

对于郑侠,汴京城里又有好几种态度。

读书人不算,开封府市井百姓,农夫小贩,衙门胥吏,对郑侠恨得牙痒痒,让这娃在狱中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

而读书人,就分了好几派。

苏少保可贞堂对外开放,许士子抄刻,仅这一条好处,年轻士子们稳站在苏油这边。

士大夫们,则一边敬重郑侠的风骨,一边抱怨他行事唐突——你打倒王安石没错,可这次真的连累了人家苏明润了。

新党则是切齿外加幸灾乐祸,这回好,送给苏油收拾,这就是魏武诛弥衡之计,都不用弄脏自己的手。

不过即便是万恶之徒,也有亲戚朋友,何况郑侠真不是坏人,因此即便是在朝廷如今的风向下,仍然有不少人来给郑侠送行。

前来送行的人里边,有一位三十多岁的清雅男子,郑侠对他摇头苦笑:“叔原,此番愧对故人,连累了你。”

清雅的男子名叫晏几道,是名相晏殊的公子。

不过他在家中算小的,排行第七,老晏走得对他来说早了点,是二哥养大的他。

宰相家庭出身,自幼文采出众,家中自是将他当做宝贝,跟贾宝玉一般,养成了风流才子那些臭德性。

这娃和苏油一样,十四岁就中得进士,不过人家可不屑于做官,在京中浪荡,还是二嫂看他实在不像样,与他寻亲婚配,又通过恩荫的路子,寻了一个太常寺太祝的差遣。

郑侠上流民图,他作为郑侠的好朋友,一首《与郑介夫》被搜查了出来:“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新党拿这个作为罪名,这意思很明显,就是在攻击新法兔子尾巴长不了,先抓起来一起审问。

还是赵顼知道后,命人将他放了出来,不过经此一事,家道就每况愈下了。

晏几道笑道:“这是我的荣耀,介夫莫以我分了你的声名才好。”

郑侠摇头:“如今我在京中,已经是人人喊打,新党视我如大敌,我自是甘之若饴;可开封府百姓也视我若仇雠,可谓诛心……唉……我是真没想要连累苏少保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