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争

苏厨 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争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手下彭孙上前,恭敬地将虎墩放回去:“太尉莫要动怒,气着了自己可如何是好。”

这娃当年“率里侠应募”入伍,多年来没什么进步,遇到李宪顿时当亲爹一般供着。

传言李宪脚臭,彭孙尝为李宪濯足﹐曰:“太尉足何香也。”李宪当时都气坏了,以足踏其头而骂道:“奴谄不太甚乎!”

李宪坐下来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如今怎么办?”

彭孙谄媚道:“既然陛下有命在先,太尉便是不管熙河前往延州,谁也说不出不是来。”

“太尉乃万金之体,大战来时恰好远离战区,不正是天降洪福吗?”

“哦?”李宪笑了:“老彭你过来。”

彭孙谄笑着上前:“太尉有何吩咐?”

李宪狠狠地一巴掌甩过去,抽得彭孙转了好几圈:“放你娘的屁!国家大事,岂容惜身?!老子纵是贪财怕死,却也知晓轻重!”

说完问两个报信的军士:“你们来时,河州什么情形?”

一名军士说道:“木征整日派人在城下耀武扬威,扬言要血洗河州,不过……不过却没有派人攻城。”

“哦?”李宪眼珠子转了几转,突然大声喊道:“军司马!”

军司马进入帐中,看着彭孙脸上的巴掌印,不禁偷笑。

李宪说道:“记下我的命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扎营,等待陛下诏命;持我印信前往熙州,命诸军戒严整备;传令秦凤,加紧调运粮草;传令商州,统核军器。我估摸着经略学士半月之内必定回来,事先准备妥当,到时候便可即刻出兵!”

众人领命而出,李宪看着帐篷顶,哈哈大笑。

彭孙顶着半边大红脸捧场:“太尉因何发笑?”

李宪笑道:“木征色厉内荏,主力定然已不在河州,嘿嘿嘿,此乃声东击西之计。”

彭孙拱手:“太尉真乃运筹帷幄,只未知木征主力去了何处?”

李宪翻着白眼:“老子管他去了何处?反正归别人操心!”

……

高遵裕拿着手中的军报,同样是皱紧了眉头。

他的兵力实在是不足,手底下无名偏俾两三只,除了三千宋军,剩下的,全是都是去年才投降过来的蕃人。

几个月前,这些人还都是木征的手下!

最大的一支,就是俞龙珂,如今的包顺。

包顺辖地有大盐井,高遵裕请得蜀中巧匠,给包顺扩大了产能,去年下岷州,高遵裕手下格外留情,安抚蕃落,走的是苏油当年的路子,周边蕃部如今忠诚度倒还行。

效果也是显著的,一年时间,高遵裕笼络了三十万蕃人!

可如今木征气焰重起,河、岷二州,道路已经被隔断,周围藩人是什么心思,就到底难说了。

包顺蹬蹬蹬地走上城头:“知军,你叫我?”

高遵裕将军报交给他:“看看吧。”

包顺接过:“小王子围了河州?”

高遵裕说道:“不仅如此,我料他必来,如今你如何自处?”

包顺正要答话,高遵裕说道:“先别开口,听我说完。如果你要重投旧主,我不怪你,咱们好聚好散。”

“我退出岷州,此地交给你,这样你也能在旧主前有些功劳。待大军齐整,我们再厮杀一场就是。”

“如果你对皇宋忠心,那我就有信心守住岷州城。我们齐心协力,杀退木征,事后定然为你请功,让朝廷封赏。”

“不过如果首鼠两端,临阵叛降,我死固不足惜,你就成了大宋的死仇,大军回来的时候,第一个要杀的就不会再是木征,而是你,还有你的部族。想清楚,再给我答复。”

包顺噗通一声跪下:“大宋官家赐我包姓,便是奖励我的忠心。比身份,小王子虽是贵种,可知军乃今上的舅公,太后的伯父,比他贵重百倍!”

“知军进岷州以来,对我蕃部秋毫无犯,给我们送来茶叶,教我们扩大盐池,帮我们出售羊毛牛马。”

“我们蕃人最感恩德,以前活在小王子帐下,无现在一刻快活!知军放心,之前陪小王子与大宋相抗一场,最后他却抛弃了我们,该还的,我们岷州蕃人已经还了!”

“如今我们就是宋人,他要是敢来,我们与他血战到底!”

“好!”高遵裕将他扶起:“既然如此,我们便替陛下守住这岷州城!再有敢言弃守者,无论蕃汉,斩!”

……

景思立覆军的消息传入朝中,顿时引来轩然大波。

赵顼有些不明白,为何刚刚宣布升腾的国势,一转眼变得急转直下。

朝议纷起,要求赵顼安定民生,不要在好大喜功,如今河州危急,岷州危急,就是进取太急的原因,扩地两千里,转眼便丢掉一千里,这样的进取,除了劳民伤财,军死将亡,又有什么好处?

新党内部,三司使曾布和市易司提举吕嘉问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赵顼命三司使曾布调查市易司,曾布奉命察访河北地区后,认为吕嘉问只想聚敛钱财,不顾百姓死活,完全违背了设置市易务的初衷。

除开封府措施得当,市易司被苏油牢牢压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外,其它城市,居民民怨沸腾。

税务索市利钱,其末或重于本,如是者不是个例。

回京后,曾布直接将所有调查材料交给了赵顼,其中很多事情触目惊心,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商人在衙门口自尽,以死相争的事件。

赵顼立即将材料移送中书。

而王安石、吕惠卿庇护吕嘉问,吕嘉问并未因曾布的弹劾而下台。

王安石甚至在赵顼面前说出“非吕嘉问,谁可行之?”的话。

而免役法,也在许多地方出现问题,文彦博上奏,定州民有折卖屋木,以纳免役钱者。

就连苏油奏行的《免行法》,也出了问题。

苏油对大宋官员的人品,一直不怎么放心,王安石见此法在京中施行颇为便利,强行推广诸路。

苏油表示坚决反对,认为事功未显,不能操之过急,反被李定以“反复”之名大加弹劾。

果然,免行法一出京畿,人以为苦,虽负水、拾发、担粥、提茶之属,非纳钱者不得贩鬻。

赵顼召见王安石询问:“纳免行钱到底是如何施行的?有人说街上提汤瓶人都得出钱,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情形?”

王安石回答道:“如果有,必经中书指挥,但是中书的确没有下过这样的指示。”

“陛下治身,无愧于尧、舜;但是在难壬人,疾谗说这方面,却与尧、舜相去甚远。”

赵顼表示怀疑:“士大夫言不便者甚众。”

王安石不以为然:“有些士大夫对朝廷政事感到不快;有一些,又只知道因循守旧,以近习相为表里;但是陛下你要知道,从古到今,未有令近习如此而能兴治功者。”

赵顼又问道:“何故如今新立的部门越来越多?新立的部门越来越多?”

王安石回答道:“这些官司,正是为了节省经费而创立的。”

赵顼有些匪夷所思:“既然如此,那为何财用还是不足?如果是因为冗兵,今日之兵已经比庆历年间少了很多了。”

王安石也急了:“陛下想要足用,必先理财!理财的第一条,就是决断而不惑!陛下你不要被左右小人异论所移,方能有所作为!”

ps:别忘了给老周点赞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