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贴

苏厨 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天贴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就动物来说,理工学院分了无脊椎和有脊椎两个大类,有脊椎的那一类里,又分了鱼类,鲵蛙,爬鳞,羽类,哺乳。”

“哺乳类里,有一纲为有蹄纲,其中又分了奇蹄目与偶蹄目。”

“奇蹄目的代表动物就是马,偶蹄目的代表动物就是猪。这是最明显的区别特征。”

“偶蹄目下又分好几亚目,比如骆驼,不管单峰双峰都归于胼足亚目。它们的特点就是能反刍,但是有上门牙,足底有胼胝状肉垫。”

“比如山猪野猪,都归于猪形亚目。特点就是胃单室,不反刍。”

“而交趾所谓的那个‘麒麟’,到底是不是麒麟,相公和参政们从经学史学上都讲得很明白了。”

“我就只从理学逻辑归纳上来分析——这个动物虽然中土没有,但首先它是偶蹄,然后有角,在休息时有咀嚼动作。”

“这就非常符合理工学院整理的一类动物的特征,和牛,羊,鹿是当属于同一目物种,叫反刍亚目。特点就是没有门牙,臼齿发达,多胃,能反刍。”

“而它们的习性基本差不多,既然反刍,就是草料难于消化之故,所以交趾进贡的这头动物,多半是以植物为食,而且它那么高,那么最喜欢的,肯定是吃树叶或者花果。”

“要吃树叶瓜果,其舌头必定长而灵活。”

“牛羊无纹,所以这动物更像鹿,而鹿还有一类特征,就是胆小。”

“那一身的纹理,是为了躲避狮子虎豹追杀而发展出来,和周围环境化为一体用的。”

“但是为了方便幼兽跟随,它们身上留有一块地方没有花纹,保持白色,那就是尾巴的下方。”

“所以我估计这头动物,也应该具备这些相同的特征,或者换一个说法,如果具备这些特征,那它就不是什么上古异兽,而是——一头鹿。不过是一头奇怪的,中土没有的鹿而已。”

“当然也不一定就是交趾人有意骗我们,说不定他们也是被海外之人给骗了。”

“柳河东《黔之驴》的故事,陛下肯定知晓,臣还听说了一个笑话。”

赵顼是水准以上的皇帝,只要道理说明白他还是听得进去:“大致是如此了,什么笑话?”

苏油笑道:“听闻有商贾牵了一头骆驼去广南东路,那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什么叫骆驼,于是商贾生财有道,围出帐幕,只需要出五文钱,便能入内观看,给五十文还能骑上去转一圈。结果这名商贾赚大了。”

赵顼哈哈大笑,将童贯招过来:“去玉津园,看看那头交趾异兽,是不是如明润所说的那般。如果是,将交趾使节叫来,我要亲自询问。”

说道这里突然想起一件事:“要是我开放玉津园,许汴京百姓参观,收一百文一人,合不合适?”

靠!怎么聊到这上头来了!

苏油目瞪口呆:“陛下,这个……怕是要日进斗金……”

不一会儿,童贯屁颠屁颠地跑了回来:“陛下,苏少保一切如同亲见!那祥瑞……啊不,那异兽,真的爱吃刺槐树叶,屁股有一片白,舌头老长了,真就没有门牙!”

“交趾使节就在外边候召!叫不叫进?”

赵顼也兴奋了:“叫来!”

交趾使节也精通汉文,但是哪里是王安石王珪冯京陈升之等人的对手,对一干大佬驳斥得面如土色。

但是还在倔强,因为大佬们到底无法证明它不是。

轮到赵顼表演了,搬出现学现卖的一套,啪啪啪罗列出长颈鹿的一堆特征,最后给出定性,这玩意儿就是一头鹿!

而且断定这东西估计压根就不是交趾出产,否则交趾人也不敢如此欺哄,你们这都不知道是几手贩子了!

异兽的好些特征,连交趾使节自己都不清楚,待到叫来那个黑不溜秋的侍从一问,傻了!

吓得赶紧跪倒,以头抢地:“大宋皇帝陛下明见万里,断判如神!此物原来出自西海,请陛下恕下邦小国失敬之罪。”

赵顼这下心满意足:“虽然供奉有失,但是难得赤诚。大宋本不图你们海外方物,下次送点本土的物事就行。”

“异兽就是异兽,不要再编造是什么祥瑞,这次便算了,去吧!”

交趾使臣战战兢兢地退下后,王安石摇头道:“蛮夷真是不可理喻,经史讲不通,就得拿明润这套来收拾他们。”

王珪说道:“终是与高丽,日本,辽国不同。陛下,诸国求请朝廷赐售《九经》、子、史诸书,对了,还有《奉元历》,此事还得请过旨意。”

赵顼扭头问苏油:“《奉元历》卖了多少本?”

苏油拱手:“其实这东西有简有繁,精装的如陛下赏赐臣下那种十二神仙,二十四名臣,历朝书法善本那种,一部售价五贯到十贯不等;至于百姓农人用的那种最粗糙的黄历,一部不过五十文。”

“要说卖了多少本,臣也不知道准确数目,但四通商号已经打了两期回款到司天监账户上,合计七十多万贯……”

王安石吓着了:“历书而已,方便农人安排生产的东西,怎么能卖这么多?!”

苏油有些不服:“哪里多啊?黄历不挣钱的,不过神仙图,名臣图,水印法仿唐双勾《通天贴》,都是内中珍藏的秘本拓出,值不得十贯?挂历下边的日历都是白送的好不好?”

不说还好,一说到这里众位大臣都是心痒难耐,冯京立刻抓住苏油的手腕:“《通天贴》三组三十九人,什么时候出齐?!给句话!”

王安石,王珪,宰执诸人都是怒目以视:“对!赶紧给句话!”

《通天帖》,全名《万岁通天贴》,后世目录如下: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书;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书;第三帖:王荟《疖肿帖》,行草书;第四帖:王荟《翁尊体帖》,行草书;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书;第六帖:王献之《廿九日帖》,行楷;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行楷;第八帖:王慈《柏酒帖》,行草书;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书;第十帖:王志《喉痛帖》行书。

共七人十帖。卷尾有“万岁通天二年王方庆进呈原迹”的衔名。

然而根据《旧唐书》所记,实为三组三十九人,后世所存仅五分之一而已。

此帖是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以王羲之十一世孙王方庆进献的王氏一门书帖原迹为底本,由弘文馆书手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为存世王羲之、王献之书法诸摹本中时代最为可靠、钩填最精到者,后世称之为“天下真迹一等”。

古代摹书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先勾后填;第二种,不勾径自影写;第三种,勾摹兼临写后加以修饰。

摹本又称为拓本,双勾有“响拓”和“硬黄”之说,所谓“响拓”,就是人处于暗室之中,将纸覆在帖上再铺于窗洞上,借助室外光线透射摹写,双勾外廓,填墨所得,俗称“影书”或“影覆”。

唐代“弘文馆”设有专门摹拓书法的人员,如冯承素、诸葛贞、韩道政、汤普彻等,都是此道高手,存世的著名神龙本《兰亭序》,即出自冯承素之手。

对于这份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瑰宝,岳飞的孙子岳珂评价:“洛石赤心,以出宝图。燕涎鸡晨,即端制书。有奕王门,南土华腴。献其家珍,陈于玉除。笔法之神,匪临伊摹。史馆之储,尚其不诬。”

元代张雨跋赞:“右唐摹王氏进帖,岳氏具言始末,传信传宝为宜。然双钩之法,世久无闻,米南宫所谓下真迹一等。”

明代文徵明《跋通天进帖》:“右唐人双勾晋王右军而下十帖,岳倦翁谓即武后通天时所摹以留内府者。通天抵今八百四十年矣,而纸墨完好如此。唐人双勾,世不多见,况此又其精者,固当为唐法书第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