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丝马迹

苏厨 第六百七十九章 蛛丝马迹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钟楼底部为八角形,寓意八极,楼成四角正方形,寓意四方,全部采用钢筋水泥预制构件搭建,外设砖石灰浆而成。

钟面由大宋著名艺术家文同设计,彩色玻璃拼嵌而成,在楼顶四面设置,开封市民无论身处钟楼的东南西北,都能看到准确报时。

楼顶设有铜尖,那是引雷针。

大钟由铰链作为驱动,依靠重物从塔顶缓缓坠下的牵引力作为动力。

动力机构有两套,由司天监当值受时官控制,一套结构快要到底时,手工切换到另一套上,然后这一套重新调整,取下负重通过滑轮组再次提升到塔顶,作为下一次循环的动力使用。

机械构件如齿轮等,使用的是球磨铸铁,用水玻璃精密铸造后,四通商号机械熟手手工精磨而成。

而机轴,擒纵机构等,则是采用最新的液压锻机精锻得到。

石富以全部精力,投入了大铁钟的铸造工作,尤其是作为钟舌的大摆锤,足以激发老人家的创作热情。

苏油的事情很多,眼看就要到年底了,灯市布置,防火,治安,又成了重点工作。

到了晚间,张麒回来了,禀报了一天的调查情况。

根据同文馆金大使送来的资料,被杀的高丽人叫李通,是一名商贾。

这个身份与苏油和张麒的调查相一致,死者的黄皮履,是高丽人的习惯,折扇也是以前流行的高丽扇。

张麒还通过绿箬的关系,调查了那个金姐儿的背景,他和苏油都觉得这女孩子不简单。

大宋豪族家中,购买高丽婢女昆仑奴服侍,是非常流行的做法。

宋朝家庭中的仆役,严格说来都是雇佣关系,真正的奴隶,其实只有两种。

一种就是罪犯被连坐的家属,称为官奴婢,或者叫“部曲”,多数发配在边疆放羊,配军,类似劳改政策。

而更多的则是私奴婢,但是“雇婢仆须要牙保分明”,“限止十年”,“年限,价钱各应通计”,雇佣他人妻子为女婢的,应“年满而送还其夫”。

真宗朝一个叫梁自然的人,引诱了一名女使碧云到家中,五天后被其妻阿陈发现,阿陈剪去了碧云的头发,又将她骗出去卖掉。

官府知道后,以梁自然“和诱女使”,“杖一百,发县界编管”;

阿陈犯了“髡发之罪”——身体发肤受于父母,剪头发也算毁伤别人身体——徒一年半。

这其实已经是一种雇佣制度,婢仆的身份还是“良人”,有法律保障,与前朝“比同畜产”完全不同了。

但是还有一类,就是类似金姐儿这种通过走私过来的人口。

高丽奴婢“婉媚,善事人。”在中土是有几百年口碑的,大宋禁止蓄养奴婢的规定越来越严后,高丽女奴就越发紧俏。

将金姐儿带入大宋的,是一个官员叫梁振福,张麒也调查了,据梁振福家娘子痛骂,说这狐媚子自打入了梁家,梁家就没个消停,梁振福没两年就被这妖精克死了,不打出去还要干什么。

至于后面,与梁家再无干涉,老娘管那妖精去死!

后面的事情就是绿箬的力量了,金姐儿从梁家出来后无处可去,很快便被汴京城北“无忧窟”的扛把子屠三给圈养了起来。

然后屠三就被做掉了,如今的金姐儿,名义上是兵部员外郎唐敦的外宅,不过私下里还和几位男人有往来,其中高丽商人李通,便是其一。

而李通最近还多了一个情敌,是一名豪滑少年,叫苗秀。

京中这类少年不少,最擅长盗窃斗殴,聚众赌博。

官府追索的时候,少年们还敢推举出一两个倒霉蛋,押赴衙门领赏!

京中遇到强项的京兆尹,那就会组织严打,不过汴京城如今还算安定,苏油也没有腾出精力来料理这一块。

于是苏油让沈忱抓捕苗秀进行审问。

苗秀服罪,并且从他家中搜出了血衣,匕首,经过校验,就是杀死李通的凶器。

这就可以结案了,苗秀故杀伤人命,当绞。

命案没有经过三日,皆大欢喜。

但是苏油总觉得,事情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是一般的官员,一个高丽女奴,就是泥尘中的人物,只怕连问句话的兴趣都没有。

然而这个金姐儿的经历,却表现出了她的不简单,给了苏油一种玩弄男人于鼓掌之上的感觉。

于是苏油明里将此案了结,按照流程移交给审刑院复审,私下里让张麒继续调查。

宋代外籍商人死亡之后,市舶司或者市易务会替商人保管财物,直到其后人来认领。

苏油决定明天去看看这个李通留下的东西。

次日清晨,苏油便来到了市易司。

要说整个大宋最恨苏油的是谁,怕王雱都排不上号,而是面前这位,提举市易司吕嘉问童鞋。

半年七百万贯的成绩,被苏油批驳得一钱不值,导致自己竞争三司使失败。

从那个时候起,王安石对吕嘉问的能力便打了一个问号,京中市易司的业务被拆分得七零八落。

最气人的,苏油不光光是只会放嘴炮,转眼就用一千万贯的业绩让所有人乖乖闭嘴。

其实这一千万贯只是本钱,紧跟着一番眼花缭乱的骚操作下来,汴京城里的气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好像一夜之间,所有人都有钱了一样,根据市易司的统计,汴京城的商税收入竟然比之前翻了一番!

酒坊那帮子见钱眼开的家伙,完全倒向了苏油,苏油提出干脆趁机改造酒坊,通过杂粮和普通稻米酿酒,减少对糯米的需求,一下子就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

几个月的大起大落,让吕嘉问既惊且惧,对于苏油的来访,态度也不敢再如几个月前那般不闻不问。

苏油公事公办:“开封府的行文,望之已经收到了吧?”

吕嘉问拱手:“回大尹,已经收到,不过按例,蕃夷如果身没大宋,其资产由敝司代管。”

苏油点头:“这是自然,只是李通不是普通的病亡,而是斗杀。因此开封府有责任验看李通的遗物,如果没有什么新证物新疑点,也好方便结案。”

吕嘉问这才无话可说:“大尹所言有理,如此请随下官来。”

来到库房,吕嘉问招来管库:“去将新入库的高丽人李通遗产账册,取来与大尹过目,然后我们同去验看。”

李通的遗物是高丽过来的货品里最常见的——纸。

高丽纸在大宋被称为“鸡林纸”,粗者可以做窗帘,雨帽,书夹;精者价格高昂,以绵,茧做成,白亮如缎,柔韧如绵,腻滑凝脂,发墨可爱有韵。

在眉山纸改良之前,高丽贡纸号称天下第一,宫里边发给苏油的贡纸,一般都是被大苏和小妹瓜分了,还有文同有时候也来打秋风,总之没他自己的份。

这里有数百斤纸,都是上品,长四尺,横两尺半,怕不有万幅。

苏油问吕嘉问:“望之,这些纸张,价值几何?”

吕嘉问说道:“按市值估算,这等精品,一幅值得六十文足。”

这就是几百贯,对于高丽人来说,算是一等一的豪商了。

苏油又想到一个问题:“这批纸张,是何时到舶?”

吕嘉问被问得一愣,一旁书办赶紧翻阅账册:“是今年二月抵达汴京,记录上是万幅。”

苏油对吕嘉问点头:“望之你看,这就是市易司的好处,要不是备档精细,也发现不了问题。”

莫名其妙的夸奖让吕嘉问有些摸不着头脑,拱手道:“未知大尹何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