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

苏厨 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八月,开封府的粮食已经全部打完,粮价开始下降。

常平仓,广惠仓,开始动用资源,收纳粮食。

市易司开始销售陈麦,苏油则开始巡视十六县,监督征粮,顺便检查桑林,水渠,为秋冬的工程做准备。

开封府的田,被方了两次——之前丈量方了一次,之后苏油打着让宗室实地训练的旗号,又方了一次。

两次之后,所有的隐田,借籍田,都被方了出来。

宗室们被文官们打压了这么久,这回终于扬眉吐气了,这一招好!陛下这是让我们出气了,学会了这个,这回该轮到老子对文官们心狠手黑了!

河渠司认为苏油征集民夫成本太高,而主管厢军的侍卫司,同样认为一夫八缗加四亩地的给额太高。

我们厢军是干什么的?这些事务怎么能劳用民力呢?这本来就是咱京师厢军的光荣任务啊!

宋代厢军这种奇葩军事体系的确很让人无语,说它不是正规军吧,它又占用了正规军的军饷军额,成为大宋冗兵这一沉重负担的根本来源。

说它是正规军吧,里边全是老弱病残,流民罪犯,所从事的,也全是杂役事务。

说白了,地位低下,劳役繁重,生活凄惨,就是后世某大家定义的——会说话的牲口。

到了如今,西北厢军才开始参战,渐渐成为了军事力量的一部分。

而对于其它各地州府来说,基本就是招募过来,在侍卫司挂上军籍,然后受各地衙门支使的劳役人员。

编制在军中,待遇是禁军的一半,基本不承担训练,作战。

拿开封府厢军来举例,他们所负责的,大致包括——东西八作司,牛羊司,御辇院,后苑造作所,后苑工匠所、南北作坊,绫锦院,弓弩院,东西水磨务,东西窑务,御厨,御膳,法酒库,油库,醋库,布库……

听听这些名字,大致就应该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军事人员了。

除此外,还要负责开封府的步驿,马递,筑城,修路,运粮,垦荒。

最重要的,还有官员的仪仗,迎送。

这个问题,宋代有很多有识之士就提出来过,“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认为其“月费廪粮,岁费库缣,数口之家,不能自庇。”

更有人认为,“厢军者,不知其谓也。夫习击刺,工骑射,故兵也;供伎巧,服厕役,又兵乎?”

这个其实是宋太祖军阀治国之初带来的巨大混乱,然后后世皇帝还认为是良法,一股脑儿继承下来。结果厢军不但没有起到任何军队的作用,更夸张的是,连正常的劳役作用都没有起到。

这种情形,非常类似于后世大锅饭铁饭碗时期的国营企业,没人愿意干活,全都想着偷懒。工资给得少,但是活干得更少!

比后世更夸张的是,厢军的那些经理们明明手底下只有两百人,却敢跟国家要四百人的工资!

然后国家要用他们办点急事,平时那点微薄的工资肯定是使唤不动他们的,得另外发钱。

更加好玩的一点是,就这样的人,肆无忌惮占用着地方军队的份额,从账面上看,州州都兵强马壮,实质上都是拖儿带口的工人,快递员,仓库管理员,门卫。

即便如此,经理们还要用着国家的人办自己的事儿!私事排前边国事排后边!

负责点的,有点良心的官员,比如苏油,比如赵抃,比如蔡挺,会让厢军充实成真正的战斗人员,保卫地方。

但是指望大多数官员有能臣的觉悟,那是想多了。

铁打的地方流水的官,三年一任我就到别处去了,多几百个免费使唤人,大把捞钱是正经。

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永远是问题。

这个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王伦叛乱,厢军头领们主动送去送军器粮食,只希望他能高抬贵手。

章惇手底下的彭孙,就是盗寇招安,现在已经是指挥了。

苏油的老部将里边,田守忠,范龙山,也是典型分子。

“要高官,受招安;欲得富,须胡做。”

甚至可以这样说,整个大宋,除了河北,陕西,京师三地,其余地方,视作完全没有军队,也不是完全站不住脚。

这就是王安石着急忙慌搞置将法的原因。也是真实历史上,即便到了“尽废新法”的时代,《置将法》依旧被继续执行的原因。

在苏油眼里,这个原因的根本,就在四个字——军政不分。

这也是古往今来所有军阀体制的共同特色。

因此苏油在陕西的时候,大加改造,军队就是军队,能打战的,即便是厢军,几次大战之后,也变成了战斗人员。

至于其它,该归转运司的归转运司,该归民间的归民间,该算企业的算企业,该去屯田的去屯田。

结果所有人的积极性反而提高了,给自己干总是开心的,陕西的产能反而猛然提高了一大截。

苏油是文官,而且是有辉煌战绩打底的文官,侍卫司的人根本不敢在他面前闹,只好跑去找赵顼哭诉。

于是赵顼将苏油叫去:“明润,是不是也让厢军得些好处?”

苏油趁机反告一本,痛陈大国政体和割据政体的区别,要求赵顼将军政商明确区分开,原来属于厢军管理的各坊,司,库,酿酒的磨面的织布的养羊的,统统实行承包责任制。

厢军自己选择,如果愿意留在军中的,那以后就要参加训练,提高军事素养。

不愿意的,那就自动去除军职,转为工人,和内工坊成为雇佣关系,让坊主挑拣。

坊主都不要的,他收。

而内工坊的现在的勾管都头虞候们,同样处理,愿意保留军职的,以后就要带兵打战,愿意承包工坊的,除了应当上缴的那份,其余剩余产出,归自己。

剩下的那些,实在无一技之长,被承包人淘汰出来的人,陛下你再将他们交给我,但这部分人的身份不再是厢军了,而是开封府居民,作为府尹,我自然会为他们考虑出路。

赵顼都傻了,这,这样操作,怎么行?国家招纳厢军,就是为了养着这些废材不让他们造反吗,你这么一闹,军士们造反怎么办?

曹高两位太后却发话了,怎么就不行?京中将门世家,还镇不住他们怎么的?

紧跟着高使相也来了,陛下,看看军器监周边那些工坊的产能,再看看厢军的那些造作所,南北坊,臣都有些不好意思拿来放在一起对比。

就连酿酒都酿不过街坊,那还有啥好说的呢?陛下,你这把他们都惯坏了啊。

紧跟着赵宗谔和赵颢也来了,还有赵宗谔的儿子赵仲迁,拉着赵顼哭诉。

官家,都说俺们是米虫,俺们才能吃多少?大宋真正的米虫,不是我们啊——

的确,你们也是米虫,但是还没到明代那种皇家米虫的程度。

尤其是王安石的《宗室裁减条例》,简直绝了,直接断了米虫进化之路。

赵顼还是有些吃不准——我怎么觉得你们有什么企图?照你们的意思,那些工坊包给如今的厢军指挥,太尉,就能得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