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东方朔

苏厨 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东方朔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以苏油愉快地决定在石府好好享受一段娇婿时光。

苏小妹还在京里,苏油想将她接来石府,结果到了赵顼当年的潜邸,如今的皇家学院前时,被内使拦住了,说是山长发话,宗室子弟要读书到腊月二十七!

太没有人性了,寒假才十八天!大年十五之后,又全部得回来上课!

而且看内使的神情,苏山长还威望颇高,门口还有两个倒霉的宗室,听说是因为迟到罚站。

罚!站!赵顼潜邸大门口!这脸丢得!

而且俩人苏油都认识,一大一小,大的都二十郎当,自己都有娃了,是赵宗谔家的公子,赵仲迁。

小的那个一脸鬼机灵,赵顼弟弟赵頵家老二,才六岁,赵孝奕。

赵仲迁如今也换了文资,在皇宋银行里谋了个差事,一见到苏油,顿时以袖遮面,表示羞惭。

赵孝奕却是不怕,好奇地打量着苏油:“你就是县君山长的哥哥苏探花?”

苏油笑着对赵仲迁打趣:“哟,两位今天当班呢?不对呀,仲迁你不都转了文资了吗?啊知道了,这是送侄儿来进学是吧?”

赵仲迁满脸通红:“明润你就别笑话我了,早出门遇到这活祖宗,非闹着要同车,同车就同车吧,非闹着要吃大相国寺桃酥,这不就迟到了……”

赵宗谔最近老实,先是因金明池闹盐一事后,被唐介查出贪污,削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是苏油建议宗室要留些体面,这才得了个皇宋银行监事的差遣。

然后王安石裁减宗室条例,又挨了一波挂落,还是赵顼看着叔叔最近表现尚好,给他恢复了使相的身份,还任命其为大宗正,算是重新得势了。

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宗正想方设法将自己几个儿子塞进了银行,市易务等肥缺部门,有让一个儿子还在郑州榷买了个皮革坊,可着劲的不要脸。

而赵顼的三弟赵頵,不像得高滔滔宠爱的老二那样跳,平日里循规蹈矩,喜欢的是书法、绘画、医药,如今在帮助两宫太后料理慈善事务,主管成药制作。

结果他们的儿子都不像自家老爹,赵宗谔的几个儿子都还算本份,对得起单位给的薪水。

而赵頵的这个儿子调皮捣蛋,京里都有些出名。

不过小孩子调皮一些是可以接受的,苏油觉得这小子很有自己当年的风采。

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竹筒,对赵孝奕问道:“牙还行?”

赵孝奕张开嘴:“可还行。”

苏油将竹筒丢给他:“渭州牛板筋!是爷们儿就得嚼这个!”

赵孝奕取出一块丢进嘴里,嚼了两下根本咬不动,还不肯示弱:“香!”

苏油懒得理熊孩子,对赵仲迁问道:“最近迷上了蜀中菜式?”

赵仲迁纳闷:“啥?”

苏油乐得不行:“不然怎么还回来吃回锅肉了?”

说起这个赵仲迁就郁闷:“明润可坑死我吧!你让沈存中上那个什么《丈田法式》,官家看了大喜,说宗室都经过理工培训,这件事情可以出力,下旨从已转文资的宗室里边抽调人手,视察各地方田均税。”

“哥哥敲算盘还行,这几何从来就是抄二十一弟才过关的,官家旨意里还说必须通过考核,只好来回炉了。”

苏油斜着眼睛瞅他腰上:“那我给你支个招,你腰上玉佩归我。”

赵仲迁有些不舍,想想还是一狠心:“这可是末唐司空图的宝贝。”

司空图不能济世救民,只知道躲避,唐哀帝被弑,他绝食呕血而卒,属于能力不行人品不坏,自戕报国的典型。

不过他的《二十四诗品》,开诗歌批评之先河,对后世影响巨大。

苏油将玉佩接过,上面是一湾浅浮雕的山水,手法相比如今脚踏式琢玉机的精雕细刻来,之不过胜在古朴而已,笑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有点意思。”

赵仲迁急道:“法子!你快说法子!”

苏油将玉佩放到包包里:“你主动请缨去陕西不就得了?那里早就丈量得清清楚楚,账簿画册也完备妥当。你就是去走个过场而已,还得一个不避艰险,忠勤王事的美名!这差估计没人敢去,你跳出来担下,绝对免考!”

赵仲迁瞪大眼睛:“你可别坑我,那里离西夏那么近,还有那什么青唐。”

苏油翻着白眼:“那你是不相信我的能力了?陕西拓地十万顷,客户基本没有了,满大宋你还找得到这样的好地界?我可告诉你,京中上百贯的好牛,狼渡原只需要十几贯就能拿下。还有骏马,四尺六寸的马在京中都是上等货色,在那里可是套辕耕地的命。”

“这次进京,知道我带的最贵的物产是什么不?不是大车上那些罐头,而是拉车的牲口!”

“如今陕西北面已经经营得铁桶一般,王韶在青唐大打出手,隔着熙河和秦凤两路,陕西稳如泰山!”

这是后世日子好过后,支援边疆的干部们既得面子又得里子的路数,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

赵仲迁也琢磨过来了,笑眯眯的道:“那今天这站可没白挨,值了!”

就听一个嘟嘟囔囔地童声说道:“叔叔你不给我买相国寺蛋糕,我就要告发你们!”

苏油和赵仲迁相视一笑,你要不告发,我们还担心官家疑心呢!一起骂道:“大人说话,小屁孩一边去!”

不过小妹是接不到了,这妮子主意定,苏油只好转回,去刘家拜访。

要说如今大宋的知识分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一是眼镜,二是汽灯。

不过到了刘府,才知道刘攽已不在京中,苏油只见到了刘奉世。

一打听,原来刘攽被王安石贬出京城了。

刘攽学问极高,不过诙谐幽默肆无忌惮,是东方朔一类的人物。

与孙觉、孙洙同在三馆的时候。一次孙觉找刘攽要书法,结果小吏误将作品交给了孙洙。

孙觉没收到作品,责怪刘攽不守信用,等到事情闹明白,刘攽对同仁们说道,要不我们按胡子来认两位学士好了。

同仁觉得滑稽,说:“两位都是大胡子,可不都一样?”

刘攽假装想了想:“那再加上个头,莘老肥而长,巨源短而小,二人皆髯。以后我们就叫他们大胡孙和小胡孙吧。”

同僚绝倒,俩小名真的就流传开了。

王汾和刘攽是同馆好朋友,王汾口吃,刘攽就随口嘲笑:“恐是昌家,又疑非类,不见雄名,惟闻艾气。”

一口气列出四个口吃的名人,周昌、韩非、扬雄、邓艾。

可谐音谐意就气人了——娼家,匪类,艾气就是傻帽,句句都不是好话。

然而这都还不过分,一天刘攽见到赵顼的一份内旨,跑去给王汾说:“听说你要改换朱袍了,特意来给你道喜。”

王汾很诧异:“没有旨意下来啊?”

刘攽说道:“有的有的,我早上听到合门使传报,不信你去问。”

王汾秘密叫人去问,结果下人回来说官家的确有道旨意,不过是——“诸王坟得以红泥涂之。”

王汾,王坟同音。

王汾好恨哟,一次和刘攽一起上朝,听见叫班声,认为报复的机会到了,就对刘攽说道:“紫宸殿下频呼汝。”

结果刘攽应声就给对上了:“寒食原头屡见君。”

怼得王汾直翻白眼。

调皮的人,自然有更调皮的人来收拾,刘颁晚年会迎来调戏自己的对手,不过那人如今还在杭州当通判,与刘攽也算是文友——大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