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五百八十七章 梦想

苏厨 第五百八十七章 梦想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而苏油要在陕西展布,必须获得本地实力派别的大力支持,双方算是为了共同利益走到一起。

保甲法,在苏油手里,从为军事服务,变成了为经济服务。

借编排保甲之机会,拉大旗做虎皮,将保甲法变成进行人口与田地的普查,对境内隐瞒人户、逃役漏税等问题进行清算的手段。

获取保守派的支持,只是苏油采取的一项措施,此外还有诸多的举措。

种家的传统势力范围——离渭州最近的德顺军,镇戎军,泾州,原州,苏油优先划拨了军费,拨给军需,为将领们请功,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后方的秦州,商州,是高相爷的势力范围,苏油用军器农器采购大订单,让高相爷出手打压反对声音。

凤翔府,那是大苏的朋友圈。

岷州,凤州,与蜀中接壤,大量的过境贸易,早让当地士绅开始了新型工商业尝试,得到的好处足以让他们转换思路,已经看不起土地的收益。

剩下的几处,是王韶和青唐董毡的势力范围,那些地方让苏油改革苏油还嫌麻烦,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保持现状好了。

然后,就基本上没了。

经济和战争的红利输入皇宋银行,然后皇宋银行又给商州胄案和陕西军方大量订单,收购农器耕牛。

胄案有了生产需求,高相爷的政绩就出来了。

军方得到大量资金,赏赐的钱也有了,军器更新的需求又让高相爷痛并快乐着。

陕西经济刺激计划,在苏油的调剂下搞得风声水起。

宣传来自无数的口径——退伍老兵,返乡士子,西京官员圈子,关洛学派,工作队……

苏油对舆论的把控,比王安石重视了太多,他甚至让人编排了几处小剧和评书,于乡间集会的时候进行宣讲。

另一边,转运司勘测队伍和统计队伍,开始进行人口和土地普查,陕西全境,推行计司新法,效率比以往高出很多。

大事差不多搞定,苏油开始沿路巡查,第一站就是陕西的动力核心,工业重镇商州。

……

“我想骑马!”

石薇在大车里伸了个懒腰,觉得全身骨头都快要僵了,抬起脚放在苏油的肩膀上压筋。

苏油埋着头在画图纸:“可省省吧,没怀上的时候天天闹,现在怀上了又不重视,没听说过哪家女子怀孕还敢骑马的。”

“阿弥姐姐就是!”

“她就是个反动派,大宋人民对女子要求什么她就反对什么!你是勋贵世家,可不能跟她学。”

“夫君——”

“好好好,一会儿到了商州,挑一匹马给你骑,我牵着走,行了不?”

“那有什么意思……”

“我不是给你找了花草,金鱼吗,你这段时间就养养鱼,养养花草,挺好的……”

“夫君,要不你把木客给我吧。”

“那不行,胎教,胎教知道不?你想我们的孩子像猿猴?”

“那长得像金鱼就很好看?”

“呃……好吧你赢了,要不你把你和木客之间用的那套哑语传授给囤安军夜隼小队?我觉得他们应该用得上。”

“我怕他们没有木客聪明。”

“……”

夫妻俩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聊着毫无营养的话题,一路朝商州驶去。

商州到渭州如今的路况非常良好,高使相已经做到了人臣巅峰,现在在考虑将自己变成传说。

曹使相已经变成传说了,死了好几年,去年突然有山东客商说看见他在海上骑鲸鱼。

高使相玩理工玩多了,觉得不大可能,但是就算做一个大宋老百姓嘴巴上的神仙,那感觉,应该也挺牛掰的哈……

如今高相爷已经脱离了大冬天里摇扇子装逼的低级趣味,带着幕僚们在城门处迎接苏油一行。

苏油扶着石薇下车,高相爷乐呵呵的笑道:“恭喜明润,恭喜弟妹了。”

陕西地方官两三年一换,不少新来的听到这个弟妹的称呼就咋舌,高相爷和苏探花的交情那不是一般。

苏油笑道:“相爷是越来越仙风道骨了。”

石薇跟着施礼:“见过相爷。”

这娃都敢不穿朝服,披着一件鹤氅,随性洒脱得很。

到他这一步,就该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勋贵家的家主,不是省油的灯。

商州城三面环丹水,风景是十分漂亮的。

这条河因为鱼而得名,丹鱼,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这种鱼长居渊中,在夏至前十日夜浮水侧,赤光如火焰上照。

用网捕捉之后,割其血抹在脚上,人就可以在水面上行走。

老百姓口口相传,相互告诫这种貌似会发光的鱼的是神灵,不能抓。

苏油觉得大宋百姓就是这么可爱,认为其实就算想抓也不见得就能抓得到——因为压根没有。

但是此地出产的鱼类的确味道鲜美,是大受过往客商欢迎的土产。

三人上了一艘小艇,苏油也不用旁人,亲自摇橹,向丹江一处风景绝佳的崖边驶去。

那里停着一艘画舫,是苏油让高使相安排的。

高相爷笑道:“你那大侄儿刚到杭州,就传出了一件事情你知道不?”

苏油当然知道,苏轼到了杭州,与僧友参寥一起游玩寿星寺,来到山前,对参寥说道:“平生没有到过这里,但是这里的所见都似乎亲历过一般,如果没错的话,从这里到忏堂,当有九十二级台阶。”

两人一路数着石阶上山,果真如此。

苏油笑道:“他倒是开心了,天天游山玩水。”

高相爷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大苏出京,众人以诗相送,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王母瑶台下雪衣,

只因巧舌忤天仪。

三生早在西湖畔,

啄饮前缘自有期。”

苏油笑道:“都解释八百回了,那是我随便应付诗债而已。”

“之前有一朋友,从钱塘给我送来一只海外的白鹦鹉,当时就写了一首诗。后来大苏出京,我因为诗里有西湖二字,便挑出来拿去交差了。”

高相爷大为不满:“你少来!现在士林都在传说——大苏前世宿慧此乃一奇;苏探花早知大苏前世在杭州又是一奇;而这后者之奇,犹胜前者之奇。说说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儿?”

苏油笑道:“真的就是个巧合,士林中一向牵强附会,这个你让我怎么解释?我都奇了怪了,给大苏送行的诗那么多,比如文与可‘北客南来休问讯,西湖虽好莫吟诗。’怎么就单单把我的挑出来了?”

高相爷问道:“听说你从小就老成,是不是也是前生宿慧,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否则解释不了你为什么这么聪明,一定是这样的对不对?”

苏油哈哈大笑:“你问问薇儿,小时候我在可龙里干了多少调皮捣蛋事儿?当年还惊动了宫中,要张县令拘我读书,这个你又不是不知道,哪里如你说得这么灵异?”

船到了,三人上了画舫,高相公很不满意:“没意思,你肯定瞒着我不肯吐露真相。”

苏油死猪不怕开水烫:“懒得跟你说,告诉你你又不信,那你自己去编故事好了。我去取鱼。”

给石薇泡了果茶,给高相爷泡了三泡台,苏油来到后舱,从鱼舱里捞出几条鱼。

抚摸着案板和精美的成套厨刀,苏油叹了口气,抬起头对高相爷说道:“相爷,要是我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天天给薇儿换着花样做饭,吃饱就瘫在躺椅上晒太阳,养金鱼,养花弄草,你信不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