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

苏厨 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苏油说道:“畜牧之道,本就不是学士所长。这还是范先生渐渐在二林部摸索出来的。”

“农政说完,便是工。农业和畜牧的基础上升级,就是深加工。”

“粮食加工成面粉,添加各种营分,制作成多种制式军粮,远比直接运送粮食高效方便,口味更好,还利于吸收,利于存储;”

“牲畜除了肉,骨头、肠子、皮毛、角筋,都可以利用,以往浪费太多,如今都可以集中收储,化为可用之物。这些都是工的范畴。”

“还有一桩好处,就是化种地之民为种物之民,比如生产火柴,陶瓷,农具等,除了让陕西所用丰足,还能解决部分无地农人转化为工坊伙计,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司马光点头:“明润经济之能,朝堂上无人不服。民的问题大致如此,既然有了产品,当然需要商人从中互通有无,调配转运。是吧?”

苏油点头称是。

司马光问道:“这蕃人的问题,又当如何?”

苏油说道:“英宗皇帝说过:边蕃有为皇宋效力者,一视同仁,视功升赏而已。”

“苏油经常和他们打交道,蕃人虽然粗直不文,但是也有乐善安定之心。”

“客人虽远来千里,纵语言不通,夜入毡棚,他们也能竭力招待。”

“部族间虽是世仇,然头人见面商谈,一样可以放心对方置办的饮食,是为风俗,不用担心下毒加害。”

“是故其人也粗知礼仪,可以教化,结合民政,完全可以为我用。”

“如今西军之中,骑军多为蕃军,果勇敢战,多得封刺史者。”

“学士,先生,我的意思是,给他们公平和公正。给头人添置蕃语汉语皆熟的幕佐书记,帮助他们处理与汉人交往的事务,比如牲畜交易,毛骨收购,培养我们汉人在蕃部的管理人才,引导他们效仿汉地畜牧之法,逐渐掌握他们的经济,政治,为瓦解部落制度,化为齐民编户做好准备。”

“同时推广汉地风俗,习惯,饮食,文字,礼仪,用具甚至衣带,冠裳。让他们以汉俗为荣,鼓励蕃汉合婚,一步步化蕃为汉。”

“其中敢勇之人,编入蕃军,使之成为骑军,其后因功论赏,授予华服美器,宝钞爵禄,最终成为忠于大宋的骨干。”

司马光说道:“就是你安抚西南夷的那一套是吧?”

苏油说道:“其实比安抚西南夷条件更好,西北蕃落,各部不相统属,相互征战不休,而且有西夏逼迫。如果我们能让他们过上比投靠西夏,自己抱团更安全更丰足的日子,我们就有了吸引他们的基础。”

“如今王韶在青唐,利用羊毛产业,使之收益大增,因此皆乐为我所用……”

司马光问道:“这加工之法,他们就不能学去?”

苏油笑得吭哧吭哧的:“他们的确在努力学习汉地处理羊毛的机械,不过先不说机械制造水平的代差问题,光里边用到的化学制剂,那是天师局的秘方。”

“当然我们还是有销售啦,不过因为商业渠道问题,算下来还不如直接卖羊毛给我们划算……”

司马光和邵雍真是彻底服气了,还有这娃没考虑到的问题吗?

放过这节,司马光说道:“如此一来,熟蕃就算被羊毛捆死在我们这边了是吧?”

苏油说道:“是,一只羊在西夏那边就是一只羊,在我们这边却多了一年两季的羊毛,价值比卖给西夏人凭空高出四成。凭这四成利益,我们就可以对他们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

邵雍问道:“比如?”

苏油说道:“比如在皇宋银行渭州分行开立账户方便贸易呀……比如在他们领地为宋人商队提供保护呀……比如四通商号在蕃部设立交通站,方便统计调度其所需货品呀……比如开学校教习汉语以便沟通交流啊……”

司马光目光闪烁:“这就是你能在熟蕃帮助下潜过天都山,突袭石门寨的原因?”

苏油将手一摊:“对,或者他们并不爱大宋,也并不恨西夏同族。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对夏人拔刀相向,因为——他们只是在捍卫自己的利益。”

在儒家思想里边,天子施行德化,泽被四方,引得诸夷来投,方为是君王的正道。

但是即便如古板如司马光,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苏油的做法,既与之相似,又与之不同,这娃完全可以用那套说辞为外衣,把自己包装得冠冕堂皇。

可是他偏偏不,非要在二人面前说得如此功利和**。

甚至血腥。

司马光摇了摇头,感觉有些认知上的困难,作为历史学家,他不能不想到一件事情——难道,这才是三代之世的真相?

赶紧将这个念头甩开,对苏油说道:“我们还是谈谈军事吧。”

苏油问道:“不知学士和先生,有没有听闻保甲之法?”

说起这个司马光就来气:“于民争利不说,如今还要骚扰地方,行商鞅之恶,当真是不畏大人之言!”

保甲制度,其实一直施行到后世解放前,不能说没有它存在的意义。

王安石将五户设为一保,二十五户为一大保,二百五十户为一都保的编制,推行于各路乡村。

规定主户保丁轮流在各地巡检司上番,“十日一更,疾故者次番代之”,“每五十人**保长二,都、副保正一统领之”。

上番之日,“每人日支口食米三升,盐菜钱一十文。”

而都、副保正可另外得钱七千文,大保长三千文。

在上番期间,“保正、长、保丁殴骂所辖巡检,依本属刺史、县令法。保丁殴骂保长、保正,加凡斗二等”,明确建立严格的上下属关系。

除了奖励,还有惩罚措施,保丁“私逃亡,杖六十,计逃日补填。酉点不到,不赴教阅,许小杖科决,不得过七十。”

同时,裁汰县一级巡检司和县尉司下大量的军士和弓手,其实就是让民兵代替警察,节约大量的开支。

王安石实行保甲法的目的主要是三个。

第一是“除盗”。

诸户连坐,事情就变得和自己有关,人多就嘴杂,不敢在欺隐官府,这样就减少了犯罪的预防和及时处理。

第二是“与募兵相参”。

建立类似预备役制度,国家平日里不给这些人军费,让他们自己养自己,到打战时,这些人就是第一批征召入伍的部队。

所以第三条,“省养兵财费。”就很明确了。

但是和青苗法一样,改革派将事情想象得过于美好,而反对派又分析不清楚其中的利弊,为反对而反对,拿不出实实在在的改良意见。

上番,教阅,给保丁们带来的,非常深重的苦难,不仅严重影响家庭的农业生产,还受尽保正、保长、巡检、巡检部属的指使,提举保甲司的指使、勾当公事等等的欺凌和勒索。

有些保丁自毁肢体,以求免于教阅,逃亡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保甲一司,上下官吏,无毫发爱百姓意,故百姓视其官司,不啻虎狼,积愤衔怨,人人所同。”

遂起而反抗,“执指使,逐巡检,攻提举司勾当官。”

到最后“诸路盗贼蜂起,皆保甲为之,本欲御寇,乃自为寇。”

事势的发展,恰好走向了统治者意愿的反面。

后世无数专家学者给这法洗白,从变法派的奏章书信里边摘录他们的话,说明这个法是怎样怎样的好,怎样的强军弥盗,但是只需要看到一点,就知道这法到底是好还是坏。

有宋一代,直到保甲法彻底败坏,这些预备兵,或者在地方治安上有些用处,但是没有一个将领,敢把他们带去战场。

怎么说都行,跟什么都可以过不去,但是跟自己的性命过不去就不行。

带他们出去,就是连自己的人头一起送给敌人。

保甲法的效果,可想而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