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发

苏厨 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发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李复圭设若有罪,不可保全。”

次日,王安石将昨日与王雱商议的意见一说,苏油第一句话就是这个:“除此之外,我没有意见。”

派人当都转运使这本身就符合苏油的理念,自己专心搞好军事就对了。

王安石松了一口气:“明润果然高风亮节。”

苏油苦笑,现在改革派也算是摸着自己的脉门了,要是吕惠卿曾布之流过来,苏油也能拉下脸与他们讨价还价,用商贾那一套来对付他们。

可是王安石来,大家就要遵守道德要求,不能谈什么利益交换。

昨天回家复了一次盘,如今知渭州的,是老熟人蔡挺,老头如今也因渭州大捷的功劳,加了个天章阁待制。

秦州怕是指望不上,李师中干净利落替苏轼平反后除外,如今正在和殿前都虞候、秦凤路副总管窦舜卿办理交接。

商州那里有个高国舅,陕西官员流水般换,他和蔡挺一样,稳坐不动。

说起来他的级别最高,商州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卫国公。

再见到,苏油得叫人家相爷!

永兴军路那边,是宣徽南院使、静难军留后郭逵坐镇延州。

是个明白人。

后勤方面,行政首脑都转运使韩绛,那是参知政事下去屈就的高配,还有个陕西转运副使张诜。

自己手下军事人才,包括苏烈,种诂,姚兕,王文郁,范龙山,田守忠,还有自己有举荐之恩的刘昌祚,高永能,怼上谁都不虚。

种小八昨天晚上来找了自己,闹着要回去给哥哥报仇,被李复圭庾死狱中的种咏,是种诂的三弟,种谔和种谊的四哥。

苏油在朝上不惜以军务要挟,争取到了李复圭的调查权,不过在种八面前却端着老师架子,满脸铁青:“胡说八道!要是你四哥的确违抗节制,那就是他犯法在前,即使治了李复圭,你四哥也同样不能平反!”

“这是朝廷事务,不是你种家报复的机会!种小八你读了这么多年书,都读狗肚子里边去了?!什么是皇宋军人,下去给我好好想想!”

种小八哭得都要昏过去了:“大哥五哥,他们还可能会违抗节制,可四哥是什么性子?他没什么智计能力,只会忠实执行命令!还有他身体那么好,怎么会在狱中病死?老师,我四哥他肯定是冤枉的!是冤枉的!”

苏油将他扶起来:“别闹了,这些都是猜测,拿不到真凭实据,就做不得数。”

“不过你放心,如果查实,李复圭就躲不过这一刀,我已经让渭州忘雨阁展开情报收集,王厚王六郎亲抓其事,小七哥也已先行悄悄出发,你信不过朝中众大佬,还信不过我们?”

种小八抹了把鼻涕:“我信老师,也信四哥,我就等着看李复圭的人头,挂在庆州城头!”

七月,制下,苏油迁枢密直学士,判陕西军路经略安抚使,出镇渭州。

按照制度,苏油可以有一支七十人的亲军队伍,苏油借口手底下没有人,直接给赵顼打报告,陛下你给我派点人充场面呗!

赵顼开心坏了,还可以这样操作?那你要有小弟弟的还是要没有小弟弟的?

结果有小弟弟的和没有小弟弟的争得差点打起来,最后赵顼拍板,狄咏,童贯,就你们俩了。

童贯因为地震中守卫宫门的卓越表现,如今已被提拔了起来,成为李宪的手下。

这次出来锻炼,天天跟在师公王中正身边挣表现,还是狄咏沉稳,老老实实把保卫工作扛了起来。

韩绛很不喜欢和苏油同车,他是枢密副使转的参知政事,震天雷的威力是知道的,而且对那玩意儿的可靠性表示担心。

但是苏油就是脸皮厚,经略使的旗牌都懒得打出来,直接趁他都转运使的仪仗队,自己的车空着,却都坐他的车子。

坐车是小问题,可是他一上自己的车,狄咏就会带着骑卫过来把车给夹住。

每个人屁股后面,都挂着五枚手抛式震天雷……简直是日了狗了。

石薇也同行,还有孙能,一个是苏油的贴身保镖,一个是赵顼说过的父子两代佳话,所以狄咏想不带着都不行。

陕西军报传来,局势远没有苏油说的那么轻松。

西夏梁太后断然拒绝了静塞军司的建议,变本加厉,下达了总动员命令,全国十五到七十五岁的男子,全部当兵!

除了各地必要的驻守力量,集中三十万大军开往边境,这是要与大宋进行国战的架势!

情报来自听风阁,苏油也不由得暗自苦笑。

就算梁太后口气大,一般西夏出兵对外号称都是实际兵力乘以三,加上已经在环庆的西夏部队,那也是十几万人。

当初和巢谷约定,除了提供情报之外,他的一切作为,都要为西夏考虑,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夏人。

结果巢元修超额完成任务,一出手就打在宋军七寸上,端是不同凡响。

到了现在,就算巢元修告诉梁太后和梁乙埋自己就是大宋派来的间谍,梁太后估计都要继续大用他。

随着巢谷在西夏地位的不断提高,苏油对他的控制力其实越来越薄弱,他送过来的情报,等级也越来越高,但是,万一是反间,大宋会被坑得万劫不复。

比如情报显示,梁太后将军力投入到了环庆方向。

这是真有点不拿酥油当点心的意思了。

好在听风阁的情报工作是一个综合体系,除了军方,还有宗教界,还有大买办,还有生熟蕃,还有西夏叛军,还有被抄掠入夏境的延边汉人熟户,甚至还有当年被苏油抓去挖矿,赎身后又被换回国歧视虐待的俘虏,纠错性还行……

车马到了京兆府,苏油对韩绛说道:“韩公,接下来几日,便请留在此地,待我处理了庆州事务,再行出发吧。”

韩绛问道:“为何?”

苏油取出一叠文书,其中还有一件血衣:“事情已经查明,庆州知州李复圭,罪行确实。”

“州官李昭用已经被控制,他为了自保,一直保留着李复圭给几位将领的指挥文书,李信之败,李复圭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事后也是他派遣李昭用暗害诸将,种咏在牢狱之中,是被他们用沙袋压住,湿布封口鼻而死。”

“种咏临死之前,在内衣上写下血书,藏于地下,有狱吏知其冤,害怕事后朝廷追究,将之偷偷取出,却又不敢销毁,藏于家中。”

“广锐军都虞候吴逵,实知其事,并庇护几名败军于营中,也被我遣人寻了出来。”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李复圭因贪功妄战,败后构陷诸将,其罪难逃,王中正已经将其拿下。”

“临行前陛下有旨意,如果李复圭罪行确凿,许我立斩之,以谢国法,以定军心。所以这趟浑水,韩公就别参与了吧。”

韩绛嚅嗫了一阵:“真不给士大夫留点体面?”

苏油摇头:“这就是给士大夫留体面。”

“因为把这种人称为士大夫,苏油与之同列,实在觉得羞耻。就如同白玉上的黑石斑,有了它,整个玉器的档次都降等了。”

“为了让白玉还是白玉,黑斑还是打磨掉比较好。”

“韩公,不是所有能考上进士,口诵诗书的人,就可以称为士大夫。还有一种状态,叫口不对心,欺世盗名。”

《蜀中杂记》:

“熙宁三年七月,油经略陕西,先入庆州,擒李复圭,宣其罪而斩之。

咸白诸将之冤,军心大定。

台谏劾苏油临阵而斩任守,狂悖骄横,未识大略。

帝览油所献种咏血衣哀辞,上有复圭指挥始末,及忠贞无回之意,为之泣曰:‘设复圭可赦,则何人不可叛宋?!’

终斩之,并拔咏弟谊西上合门使,命内翰出敕,使油代慰诂,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