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军器监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苏油问道:“对了,苏元贞殿试名次如何?”

吕惠卿是主考官,之前试举时苏元贞在他那里拿了个第六,不过这成绩不能带入决赛,就是不知道殿试成绩如何。

就听吕惠卿长叹了一声。

苏油的心顿时揪紧了。

然后吕惠卿摇头说道:“唉……此次科举,废诗赋而专试策论,不少蒙荫先行入仕的朝官子弟,以及经过实务锤炼的士子……可算是捡着大便宜了。”

苏油顿时眉开眼笑,然而吕惠卿撇了他一眼:“至于元贞的名次嘛……自己看榜去!”

我靠!历史上吕惠卿就是个著名的大奸臣,可但凡能青史留名的人,不管忠奸,都有他的一份魅力在!

又瞅了瞅皇帝,赵顼完全没有要告诉他的样子,只好憋着一肚子毛焦。

车驾直驱宣德门,这里是登闻鼓院所在,如今挤了不少吃瓜群众,除了维持秩序的军士,还有几名官员,带头的正石王安石。

今天开审,除了一帮士子,还有一帮皇亲国戚,两边对垒,泾渭分明。

苏油扶赵顼下了车,转身就冲人群喊:“苏元贞考了第几?”

汴京老百姓贼爱苏家人,立马就有不少人接腔:“无咎公子乃二甲头名!”

苏元贞的名字来自易经,范先生在他就学眉山前,从随卦卦辞里取“元亨利贞,无咎。”之意,作为他的表字,一是吉利,二来鼓励他入乡随俗,尽快融入大宋的氛围里。

苏元贞也做得相当不错,在京城市井中,竟然还博得个“无咎公子”的名头。

二甲头名,就是殿试第四!仅次于探花,放到后世应当被称为“传胪”!

就听胥吏怒喝:“圣驾在此!不得喧哗!”

赵顼制止了胥吏:“何人击登闻鼓?有何冤屈?尽管道来。”

两名士子上前:“秀州举子刘崇,平江府举子韩路,拜见陛下。”

赵顼问道:“告表你们写的?文辞甚为可观,为何不去考进士?”

刘崇说道:“北人多宏论,南人工词章。我们本来要考举的,但是此次科举,尽罢诗赋,学士自揣策问非江北士子敌手,加之盘缠用尽,羞见父母,不得已选考了明算杂科。”

韩路说道:“学生也是如此。”

赵顼问道:“既是如此,好好考就是了,既然没考上,两年后重来便是,又因何击鼓鸣冤?”

刘崇怒视王安石和苏油:“学士误国,断江南士子入选之路;皇亲舞弊,薄京外寒门上进之心!”

靠,苏油心里边暗暗赞叹,特么要不是骂自己,还真是好文采!

王安石申斥道:“诗词乃修心养性之用,于治国了无益处!国家求才,乃理政安民所用,不是给尔等俸禄以图安逸的!此论休提!”

赵顼抬手制止:“就事论事,你们参加的是明算科,虽是杂科,但朝廷功名,亦不轻许与人。我想问的是,皇亲怎么就舞弊了?”

韩路说道:“明算科榜,入选者一半以上——姓赵!”

周围吃瓜群众都是一片哗然,开封府胥吏赶紧弹压。

赵顼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是说朝廷取士不公?苏油!”

苏油赶紧躬身:“臣在。”

赵顼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解释一下吧?”

苏油说道:“陛下,臣只以成绩取人,明算一科,阅卷最是简单,因为它有标准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取卷一观,一目了然,不像进士科,青莲居士的诗歌也有人偏不喜欢。”

最后这句赵顼只当没听见,挥挥手,叫人去将试卷取来。

苏油这才转身对两人说道:“明算科,考的是明算的能力,除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还要用简单的推理一步步解出复杂的题目,考查的举子们的思路。我想问的是,你们是按思路解题的,还是只会皇宋《算经》原题答案,不会推究其中的道理?”

两人对视了一眼,韩路拱手道:“苏探花学究天人,学生们自然是不及的,但是我们不信,赵氏宗亲,尽皆比学生还强!”

苏油两手一摊:“这就有些不讲道理了吧?”

刘崇怒道:“朝廷取士不公,除了试官事先泄露考题与他们,我们想不出来还有别的可能!”

苏油说道:“这个我们且先不论,要证明也很简单,我们先看试卷吧。”

不一会,试卷送到,赵顼先一把抢过,哗哗一翻,对宗室人群问道:“二十一叔来了吗?”

宗室中一位十几岁的少年走了出来,穿着就如那些破落宗室成员一般,不过文质彬彬,表情平静,躬身一礼,淡淡地说道:“官家,臣在。”

赵顼叹了一口气:“二十一叔,你这又是何必。”

濮王赵允让一共生了二十二个儿子,其中英宗赵曙是第十三个,赵宗佑是第二十一个,两人差了小二十岁。

古人结婚早,因此论辈分赵宗佑是赵顼的亲叔,可论年龄,居然比赵顼还小几岁。

赵顼对这小叔叔非常尊敬,因为当初博平郡王赵允初无后,大家都说宗佑这孩子不错,仁宗就下诏让赵宗佑过继给赵允初,以继承爵位。

赵宗佑到仁宗那里哭诉:“臣不幸幼失怙恃,将终身悲慕,忍为人后乎!敢以死请。”

仁宗也怜惜他,于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史册记载赵宗佑“为人克己自约,肃然若寒士,好读书,尤喜学《易》。”是宗室里少有的人物。

即便是在王安石新法下,赵顼的亲叔,也不再裁减范围,现在的赵宗佑,实实在在拿着清海军节度使的俸禄,完全没有必要来趟这趟浑水。

赵宗佑躬身,朗朗说道:“朝廷更张,自赵宋宗室始。臣以理推之,宗室更张,便当自官家至亲始。臣幼好术数,认为明算一科,可能有些把握,故而斗胆参选,以为国家表率,不敢尸位素餐。”

苏油只管改卷,都没有对过名字,可以说是相当不负责,现在取过赵顼试卷来一看,大惊:“满分!全对!”

高兴得都忘了场合,转身就对赵宗佑说道:“我军器监就需要你这样人……”

突然想到后世那个让人恶心的QQ表情,当即住嘴,特么怎么把自己弄成东厂大太监了!

赶紧将两位举子的试卷找出来,一看成绩就摇头,再看拿到鸡兔同笼题,妈蛋俩背书党!

当即问道:“你们是背过《孙子算经》吧?这道鸡兔同笼,如何解法?”

韩路振振有辞:“《孙子算经》,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小苏学士这题出错了!”

题……出……错……了……

苏油一脑门子黑线:“好,就算是我出错了,那我问你们,孙子算经上的原题,如何解答?”

刘崇说道:“这是圣人发现的巧合。”

苏油摇头:“然而并不是,两头六足,必是一鸡一兔,三头八足,必是两鸡一兔。”

这俩题汴京小民都会算,不由得交头接耳。

苏油继续说道:“以此相推,会有很多题,会有很多答案,不过每一道题对应的答案,都只有一个。你们不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只知道囫囵吞枣,落榜了,怎么能怪旁人?”

刘崇不服:“那这位小皇叔,他会?”

苏油还没说话,赵宗佑淡然说道:“自然是会。”

汴京城老百姓最喜欢聪明少年,要是这少年是皇家的,还是名声极好的,那就更喜欢了。

一个个露出兴奋的神色。

汴京城里典故多,看来又要添一个。

今天这瓜够大,够老子讲一辈子的,这趟没有白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