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五百一十章 万货集

苏厨 第五百一十章 万货集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厮踢就是尥蹶子,说这话的娃就是苏轼。

他有一次与司马光论事不合。说道:“相公此论,堪称王八尥蹶子。”

司马光没有明白:“王八安能尥蹶子??”

苏东波点头:“对喽!所以才说是王八尥蹶子嘛!”

一辈子就坏在这张臭嘴上了,不过这事情如今还没有发生。

张夫人终身未育,司马光就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取名司马康,作为养子。

老夫老妻,司马光一看张夫人的脸色就问道:“怎么家里有什么好事情?夫人这是很高兴啊。”

张夫人笑道:“官人没有发现家中有什么变化吗?”

司马光这才发现,家中的陈设都变了。

张夫人这才笑道:“今日官人发俸禄,老仆去计司领了个折子,见边上开了个大榷市,名为‘万货集’,于是进去逛了一圈,都是新奇物事。”

“回来告知了我,我便也去看了一遭,将家中陈年老桌椅都更换了一便。”

司马光和王安石一样,是从来不管家里这些事的,不由得担心地问道:“我书房你没乱动吧?”

张夫人说道:“书房肯定要动啊……”

话还没说完,司马光转身就走,大步来到书房一看,不由得松了口气。

张夫人跟进来:“官人你看,窗户换成了大玻璃,亮堂多了,这是带抽屉的书桌,你的那些个零碎都收纳在抽屉里了。”

司马光坐到书桌后面的椅子上,然后又站起身来:“好,这椅子买的好,坐着舒服。”

张夫人笑道:“椅背是弯的,看着古怪,坐上去才知道好处。”

说完又一指桌上的灯:“这是铂金汽灯,晚间看书,官人也不用怕昏暗了。”

再指着书桌后满满一面墙的书柜:“新书柜有好些种,官人书多,我就选了结构最紧凑的,书册都放在匣子里,竖着摆放,以后官人看哪本都可以随意抽取,一目了然。”

“不像以前,要看书箱下面的书,那得翻箱倒柜。”

司马光看着直到顶上的书架:“我还以为自己藏书颇多的,如今看来……夫人,这么高的架子,以后上边那些书咋取?”

张夫人招来老仆,老仆从书架侧面取出一个折叠梯子,打开之好,爬上去说道:“君实,如此便可以了。”

老仆时候自小将司马光带大的,司马光赶紧招呼:“老叔赶紧下来,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张夫人说道:“以后你可不能亲自上下,需要什么书,便让老叔帮你取。”

书桌上还有很多的小摆设,笔架,笔筒,鹅毛笔,铅笔,小折叠刀,赛露络制造的镇尺,上面除了图案,还有刻度……

司马光拿起一个精巧的古怪的黄铜玩意儿:“这个又是什么?”

老仆取过一张宣纸,剖成小张,然后叠整齐了,夹在那东西里一按,纸张便被小铅钉钉到了一处:“听说这个叫订书机,我想君实应该用得上,便也给买回来了。对了,这里还有曲别针……”

司马光手扶脑门:“苏明润放口大言,说是官员俸禄用宝钞发放之后,不用担心生活不便。如今看来,老夫这个月的俸禄,怕是大半入了这万货集吧?”

张夫人脸一红,拉着司马光去厅上:“哎呀说这个干吗,今晚有好吃食,据说酵母粉下到面粉之中,一个时辰后面团会长大三成,做出的馒头不比胄案馒头差……官人有所不知,万姓集如今正在搞什么有奖销售,买东西还可以抽奖,就跟关扑一般……”

司马光哭笑不得:“是老夫有所不知?怕是你们统统落入苏明润彀中而不知……”

万货集这个大商场,自然是苏油的主意。

以往的薪水发放方式,其实有点硬性摊派的味道,底层官员叫苦不迭的原因就在这里。

如今改成宝钞,如何将他们的钱再从口袋里掏出来,那就得靠真本事了。

皇家内藏库,要钱没有,要生产资料,其实还是很多的。

很多东西积压很久了,比如矾石,这东西是含水结晶,不少一旦失水后,就变成了粉末。

以往内藏库的处理方式,便将这些粉末一文钱一斤随便处理。

煤也是,块煤用完,剩下库中的煤粉也是一文一斤随便抛售。

其余的还有各色丝线,布匹,竹木……

当真是“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如今苏油来了,自然不会如此荒唐,矾石失水,融化重结晶便是,顺便还能提纯。

煤粉送往郑州石家蜂窝煤厂,属于外包业务,添点钱做成蜂窝煤球,再拉回来销售。

丝线处理成小线卷,十种颜色的丝线配成一套,在搭配各种型号的钢针,顶针,这就是女红套装。

各种边角木料,改成短板,木柱,配上螺钉螺母金属活页,可以做成各种货架,木柜,椅子凳子之类。

高官大户肯定用不上,不过用于商铺,餐馆,小户人家,却也是极受欢迎的。

就连锯末,刨花,都被苏油收集起来,当真是颗粒归仓。

这两样东西碳化起来容易,可以作为炸药的添加剂和稳定剂。

总之在苏油手底下,就没有一样废品。

胄案旗下各工坊,订单一下子暴增,要满足汴京城所有官员的需要,还真得加班加点才行。

要说受损的,那是汴京城的那些小作坊,不过如今的小作坊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技,比如木工,胄案占领的其实只是普罗大众和商贾,以及低级官员所需的市场,真正价格昂贵,达官贵人们用的那些高档货,还得靠纯手工。

这其实是格外开辟了一个大市场,针对中下阶层市民的市场,也是汴京城最大的一个市场。

比如麦面,万姓集官榷坊放出来的麦面,据说是用常平仓汰出来的麦子磨的,白净细腻的程度,和四通商号的当然没得比,蒸出来的馒头,成色不如白面馒头好看,但是至少中下人家,一个月内也能吃上两顿素馅饺子,半夜回家,也能让浑家打开蜂窝煤炉的火门,来碗素面了不是?

最让汴京市民高兴的是,万货集内,有几样以前只有皇家和官员才能使用的东西,现在也对外公开销售了!

黄白铜器!五彩玻璃器!彩釉玉瓷器!

开业当天,这三个柜台前人山人海,人们疯狂挥舞着手中的宝钞,争购得那叫一个激烈。

那阵势让苏油想起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在百货公司柜台前抢购电视机的情形。

开封府都惊动了,吕公著因封驳赵顼解除司马光御史中丞职务,改封翰林学士的诏书,被调整到了这个位置上来。

老头匆匆带着大量衙前赶来维持秩序,一见到满头大汗的苏油就问道:“什么情况,我怎么不知道治下百姓如此有钱?”

苏油赶紧拱手:“有劳吕公鼎力相助,我也没想到市场饥渴成了这个样子……”

老头的父亲是仁宗朝大名鼎鼎的权相吕夷简,不过老头和自己父亲的路数迥然不同。

吕夷简主政时,吕公著从故乡寿州来京应试,穿戴破旧,谦让如同寒门子弟。

时人虽然喜欢他的仪容举止,却也并未感到惊奇,等到他离开后,经询问得知是吕公著,才惊讶感叹。

老头招呼胥吏衙役赶紧开始站班,然后从袖子摸出一块砚台来交给苏油:“老家无梁庙来信,托老夫在汴京帮忙搞几件法器。老夫也没什么好东西,这块紫金石砚是家乡八公山的特产名品,送与你了,明润你看能不能给胄案铜厂开个条子,让老夫先排前头,弄几样把乡亲们打发了啊?”

吕公著好佛,还常常劝反佛的司马光也信,并说:“所谓的学佛,学习的人只是崇尚它简要的观点罢了,并非一定要熟悉佛家的每件事,跑去做和尚啊。”

老头太可爱了,苏油将老头拉进内室库房:“吕公太客气了,这一屋子你任选,如果觉得不上档次,四通商号那边的琉璃烧嵌精品,我也能给吕公调剂几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