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四百八十四章 谅祚之死

苏厨 第四百八十四章 谅祚之死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曾公亮说道:“苏油!可如今朝议纷纷,认为招诱绥州嵬名山,本是不义之举!”

苏油笑了:“大宋承汉唐之统,克服故土,反成了不义了?那太祖建封桩库,太宗两征辽国,都成过失了?”

“复绥州的意义在于,这是大宋百年以来,第一次从被动收缩,转为主动扩张!因此既然拿了,那就应当守住守稳,不要如以往那般,先得后失。对民心,对国势,带来的提振,意义远大于渭州之战!”

“所以复绥州,朝廷应当支持!问题只在于我们去年和今年财政局势如此艰难,导致这是一口夹生饭,火候未足。”

“但是任何敌人,都不会让对手舒舒服服地施展攻略。所以吃夹生饭,以后可能会是我们的常态,我们必须学会适应!”

“如能保有绥州,那么可以说,这就是大宋在与西夏的对抗中,从战略防守转为战略相持的重大转折点。”

“剩下的问题,就是绥州在独力坚持的情况下,能守住吗?”

“其实,西夏四万大军追击无功,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其在横山一带的军事实力,已经严重削弱大不如前。”

“没有了横山步跋子的西夏军,在横山地区与本土蕃人作战,就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这和以往驱使横山蕃与我们对抗的西夏军,有本质的区别。”

“种五经此一事之后,在横山蕃中会是何等声望?仓促之间都能取得胜利,复起之后,掌握了横山蕃的人心,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他还会败?”

曾公亮说道:“嵬名山毕竟是西夏叛臣,要是西夏遣使来问,要求将之送返,那我们如何应对?”

苏油笑了:“正好了,家梁也是大宋的叛臣,要送返可以,相等的,请夏国将家梁送返宋国。”

“家梁刚刚为夏国招纳了木征,巩固了青唐一线,夏国为了西线平安,不会放人的,这就是最好的搪塞理由。”

“或者,我们可以和董毡搞一次小型演习,配合一下外交局面?”

曾公亮对苏油的奏对非常满意,这下心里完全有数了:“陛下,韩公?”

赵顼眼巴巴地看着韩琦。

韩琦终于笑了:“如此看来,老夫这趟陕西之行,也不是刀山火海嘛!不过明润,如果老夫在陕西发现局面与你所说不一,弹劾是少不了的。”

这就是同意了!赵顼大喜:“那是,韩公此去,要是发现苏油有一言不当,尽管参奏,朝廷一定狠狠处置!”

喂!我,我什么都没有做啊……

……

西夏,兴庆府。

谅祚猛然从床上惊醒:“别杀我……别杀我……”

梁皇后在旁边伺候着,赶紧安慰道:“兀卒又梦到了贱人了?要不要我宣吉多大师来,再给兀卒念念经文?”

红衣大和尚吉多坚赞,如今在夏国讲经说法,声誉崇高。

谅祚自南征回来,就开始出现不适,先是头晕,失眠,之后肌肉无力,麻痹,再后来恶心,高热,烦躁,如癫痫那样抽搐,如今常常精神发作,或者陷入昏迷。

诸方医治无效,唯有吉多坚赞入内诵经后,会好转一阵,然后重新变得严重。

于是批阅奏章,处置国事,都落到了梁皇后和其兄梁乙埋的肩上。

谅祚惨然一笑,露出齿龈间蓝黑色的铅线:“皇后,我怕是……”

梁皇后打断了他,对内侍喊道:“水!去叫吉多大师进宫,替兀卒施法镇魇!”

一位侍女上前,从装饰着精美珊瑚,绿松,蜜蜡,镀着金银,雕饰精美细腻的铅锡合金九龙宝瓶里倒出清水。

谅祚被皇后侍候着用了饮水,怔怔地看着她手里精致的龙杯:“宋人的东西,当真精致……”

梁皇后轻轻一笑:“也是兀卒洪福齐天,屹多埋费了好大功夫,才从宋国劫到了一纲皇贡,里面最好的物事,就是这套九龙金杯。”

“不过器用就是器用,有朝一日,兀卒宣兵十万,直抵汴京,这样的东西,还不是应有尽有?”

谅祚拉着梁皇后的手:“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党项人改行汉制之事,要尽快完成……景洵呢?近日怎么不见他来探视?”

梁皇后说道:“景大夫去视察冬麦了,要明年三月方才能回来,兄长早就禀告过兀卒,怎么又忘了?”

谅祚眼睛有些失神:“是吗?我记忆出问题了……”

梁皇后说道:“那就多休息,别老想着国事伤神……”

这时吉多坚赞来到御榻前,对两人施礼。

谅祚喃喃地说道:“吉多大师,给我颂颂祖音吧,党项人的史诗,我还没听完呢……”

吉多坚赞躬身领命,盘坐下来,取出法螺和铜铃,准备念诵。

谅祚却又抬手:“皇后,刚刚那杯子……”

梁皇后问道:“怎么了?”

谅祚停了一下:“……有些暗淡了,让内侍们擦拭一下。”

梁皇后低声道:“是。”

在吉多坚赞充满空灵的诵诗声中,谅祚终于重新睡去。

梁皇后放慢了步子出来,一个中年人上前问道:“妹子,兀卒他怎么样?”

梁皇后咬了咬银牙:“临死还惦记着那贱人!渭州回来就丢了魂儿了,哪里还有个男人样?!”

中年人正是如今的国相,梁皇后的兄长梁乙埋,闻言大惊:“临死?兀卒不行了?”

梁皇后说道:“已经开始尿血,医官说,大抵过不了这个月,兄长,该布置了。”

梁乙埋说道:“兀卒登基后的作为,族中多有不满,你我兄妹皆是汉人,如今想要自保,唯有一策。”

梁皇后点头:“拨乱反正,剃发易制,恢复武烈皇帝旧制,重拾党项风俗!”

梁乙埋说道:“正是!那就要处置一人。”

梁皇后悠悠地说道:“景大夫……御围内六班直都是蕃族,派遣他们缉拿他,会不会引来境内汉人的惊惶?”

梁乙埋琢磨了一下说道:“也不是无人可用,家梁文武双全,胜景洵百倍。如今安定了夏国西线,正好召他进京叙职,命其掌班,擒拿景洵!”

梁皇后微微一笑:“对呀,家将军也是汉人,用汉人对付汉人,就不会引发争议了。”

梁乙埋点头:“还有几个旧臣,一直与我兄妹过不去,便将屹多埋也一并召回,顺便料理掉!”

梁皇后问道:“京中事务,是永能掌握,为何不能用他?”

梁乙埋叹气:“永能固然忠勇果敢,但秉性过于刚烈直爽,对旧臣开刀,他怕是下不去手,还要反过来劝谏;屹多埋与大宋贸易往来,灵活多智,见识明白,让他们俩换一换位置,正是因材授用。”

梁皇后点头:“兄长说得也有道理,那就如此行事吧。”

治平四年冬十二月,谅祚病重两年后,不愈而死,年仅二十二岁。

死后葬于安陵,谥号昭英皇帝,庙号毅宗。

谅祚死后,其长子李秉常继位,是为惠宗。

当夜,毅宗旧臣李崇广趁梁永能出京,希图造乱,一度杀至宫门。

城外奇兵突出,梁屹多埋率天都锐卒赶到,斩杀李崇广,并大搜叛党,族十五家。

梁皇后成为梁太后,垂帘听政,梁家成为西夏的实际控制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