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四十八章 上表

苏厨 第四十八章 上表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铺上草点火,将这些东西全部烧干后,先将小泥饼摞成一摞,用竹棍插入泥孔中,对齐固定,然后让几个孩子将泥片打磨得更加周正。

之后拆解,烧起大火,将所有泥板全部烧成陶制品。

拴住带着人去砍中等粗细的竹子,几个女孩用昨天烧的大陶盆开始煮饭,自己则指挥其它大些的孩子建陶窑。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男孩们都比较听话,很快便垒砌起一个卵石为主体,黄泥包裹的泥圈,中间有个大槽,作为灰道和进气道。

同样烧火烘干加固。

等到陶器烧得,好多泥条已经断了,苏油让娃子们将东西都拿过来,泥条架在进气道上,留出孔缝,接着开始垒第二层泥圈,中间留出一个灶门,和下面灰道出口对齐。

等到第二层烧干后,将多孔的大圆陶板摆在上面,周围垒上第三层泥圈。

这一圈就垒得比较高了,里边能放下不少东西。

等到黄昏,一个小陶窑便做好了,底层是基座加灰道,中层是燃烧室,上层是陶室,再盖上那个少孔的泥板盖子,就是一个功能性完美的窑口。

当然,想高产是不可能的。

烧起火继续烘干,准备在周边摆上竹枝一起烘上,苏油看见饭已经焖好了,大家却都没有开始吃,便问道:“怎么还不开饭?”

糟娃说道:“我们碗少,以前都是在外边吃了,再给弟妹们带些回来,今天难得这么热闹,我们可以将饭放凉一起吃。”

苏油说道:“这样啊,菜呢?”

狗剩说道:“啊?还有菜?”

苏油说道:“反正还有时间,大家累了一身汗,去河边洗澡,拴住,叫大家把竹制的东西全部带上,我们去捞小鱼!”

这两天苏油对边上那条小溪已经很熟悉了,现在正是夏天水大的时候,里边的鱼不少。

不过用竹筐捞鱼,捞起来的全是非常小的小鱼苗,一寸都不到那种。

这种鱼苗做出来的小鱼干,其实也是美味。

大家都非常开心:“喔……捞鱼去喽!”

来到水边,一群娃子们下水,两三个人一个箩筐打捞起来。

小鱼的确很多,还有虾也不少,不过这东西需要油,还要有盐,没油盐腥味太重没法吃,因此捞的人很少。

所以孩子们就迎来了大丰收。

指挥着大家在溪边将小鱼苗淘洗干净,苏油回来,将小鱼用盐和姜末拌了,将已经干透的陶窑熄火,留着燃碳,在用干草糊稀泥将大部分灶眼灰道堵住,让木炭在里边缓慢燃烧。

用小卵石堵住陶板的小眼,在里边铺上一层蕉叶,一层干草,再一层蕉叶,陶窑便成了一个烤箱。

小鱼码味快,沥干水分,淋入素油拌好,用蕉叶分隔,一层一层地码到陶窑里烘起来。

剩下的一点小鱼用油炸了,然后炒了些葱花,找来木桶,将米饭和小鱼干洒了一把盐拌进去,然后抓起一点给苏小妹尝。

苏小妹一嚼便眉开眼笑:“哥哥,好香的米饭啊!”

苏油笑道:“大家吃吧,吃饭的规矩中午已经讲过了,吃完要将碗洗净,明天早上我再过来。”

狗剩说道:“小少爷不跟我们一起吃?”

糟娃说道:“小少爷怎么可能和我们一起吃这个?家里有的是好吃的!”

苏油笑道:“家里的东西,还真不一定有这个香!不过长辈有命,我也是没有办法,明天早上我再过来吧。”

拴住用芭蕉叶包了些小鱼干拌饭:“少爷,带一点吧。”

苏油笑道:“不是这样弄的,等等啊……”

跑去溪边摘了两张良姜叶子,又摘了张粽叶撕成丝,用米饭包了四个粽子,笑道:“行了,我带回去孝敬长辈。”

回到程家,程文应正在堂屋喝茶,见到苏油过来,拂须笑道:“贤侄,现在知晓世事艰辛了吧?”

苏油笑道:“让姻伯见笑了,的确不容易,一天用去了七贯多,还欠了史家铁坊二十多贯。”

程文应觉得很好笑,打趣道:“我就看你能坚持多久,实在不行别绷着,我们几家不会不管的,现在主要是想看看贤侄到底能能耐到什么程度。”

苏油笑道:“真到不行,肯定要求到姻伯的,对了,孩子们做了一道吃食,想孝敬姻伯,一片赤诚,姻伯你别见笑。”

程文应看着漂亮的粽子点头:“可怜见的,自己都还饿着呢,弃儿淘铁沙的事情州县里已经答应,贤侄可以放手去做了。”

苏油躬身道:“那我替孩子们多谢姻伯了。”

程文应笑道:“你这也是替我们世家着想,赶紧去洗手,我们开饭。”

没一会,婶婶,八娘都出来了,大家一起坐下来。

自打苏油开发出炒菜,家里天天都能吃上肉了,猪肉现在实在不贵,半斤肉二十五文钱便可以炒得两盘肉丝,细嫩还好吃,婶婶乐得直夸苏油要是女孩子,那说媒的人家都得踩破门槛。

苏油解开粽子,将小鱼干拌饭拨入几人碗里,程文应挑起饭粒尝了一口:“贤侄打得好诳语,这是弃儿们做出来的饭食?怕又是你的手艺吧?”

苏油笑道:“手艺是我的,心意是他们的。孩子们听说我要回家吃饭,主动给我包了几个饭包。原来他们大哥是张小天师,能将这些孩子带成这样的品行,我是挺佩服他的教化之能的。”

程文应喟然道:“大苏十八,小苏十七,小天师十三,你,挨边六岁,我眉山当要大兴,这还真是大江后浪推前浪啊……”

苏油笑道:“尚需姻伯世伯们多多提点才是,我吃过还得过去见嫂嫂,这都两天没去了。”

程文应点头:“如此方是正理,治国平天下,首先得有修身齐家的本事。子曰切问近思,学问是一天天读出来的,事业是一天天做出来的,一怕畏难不学止步不前,二怕好高骛远沦为空想。”

苏油点头道:“侄儿领会得。”

吃过饭,苏油便去纱縠行见程夫人。

见到程夫人古怪的笑容,苏油翻出韵书来:“嫂嫂莫笑,苏油没敢耽误学业。”

说完边让程夫人观看自己的笔记,程夫人上次讲解过的笔记旁边,又多了好些注释。

程夫人看得直点头,又抽了其中几处考过,满意地点头道:“小油还真是能者多劳,小小年纪,这么多事情,愣是一样不耽误。”

苏油说道:“今后恐怕都得如此安排了,嫂嫂尽管讲,小弟将笔记记下来,得空便揣摩一二,每隔两日,便来请嫂嫂检查学习成果。”

后世办公室里,成天跟着领导指挥棒打转,手里的工作也要及时完成,早就养成里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的习惯。

程夫人很高兴,笑道:“不过要是你偷了懒,可别怪嫂嫂罚你!”

苏油笑道:“岂敢,院里老大一棵黄荆树呢。”

夕阳下,两人又开始了学习。

……

是夜,一封急递飞向汴京。

“臣张象中叩闻陛下:

‘眉山出三苏,草木尽为枯。’之谣,臣已详契,当属虚妄。

城西蟆颐山,草木葱郁,无失纤毫。近日始有江卿史氏购山掘土,抟以为瓷。盖以附会,冀增身价,此商贾之黠智矣。

然苏氏有子,名油,自幼孤失,聪明颖达,今方五龄。

遇之玻璃江滨,与臣议救流童之策,臣知其有命世之志。

尝言幼梦神人,得授一表,曰元素周期,臣与商其理,绝非凡伦可致。

申其大旨,盖论大道一始之为元,物性质本之为素,元素有象寰呈,如周期而星列。

凡同列者,其性相近。诸物相化,皆本于此,以价为合,而逐演五行。

与油试证其实,方悟圣人所教——大道无形者,意非不可见矣。其实举目低颐,无时无处。

圣人所忧,或世人蒙寐,见而不悟,斯谓无形者欤?

此表之名世,乃皇宋百年,文教倡化,隆德感天所致。臣蹈跃匍匐,为陛下贺。

然油得之尚幼,年月淹忽,致有糜涣,琼璧不完。臣殊惜之。

天意不全,唯继以人力。臣当勉尽浅忱,戮力精效,补叙此表。

功非一日可成,业或终生尽耗,此臣之愚钝。独念陛下宸翰劬惕,不得随伺,以此心悲耳。

书难尽意,千里遥躬。唯颂吾皇清宁万安,顺祉祺祥。

另具苏氏残表,并水为二气所合之证法,及臣思所与道经相应之理。烦延御览,亦可移有司核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