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四百六十一章 换俘

苏厨 第四百六十一章 换俘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从士卒入政府,大宋唯狄青,郭逵二人。

而且苏油认为,郭逵的能力展现在战略上,比狄青更高一筹。

当年大宋方议取灵武,逵曰:“地远而食不继,城大而兵不多,未见其利。”未几,泾原任福以全军没,人服其先见。

陈执中安抚京东路,请其为将。

当年陈执中与宾佐论当今名将,共推葛怀敏。郭逵在一边插嘴:“怀敏易与尔,他日必败朝廷事。”

陈执中非常愤怒,过了几天,却又将郭逵召入府中,问道:“君何以知葛怀敏非名将而败事邪?”

郭逵说道:“喜功徼幸,徒勇无谋,可禽也。”

执中叹曰:“君真知兵,怀敏既覆师矣。”

不过这娃相当会做人,因此命运比狄青好了很多。

这娃年轻时已身材魁梧,喜欢每天怀揣两块饼,在汴京的州西酒楼上读《汉书》。

饿了就买一升酒,就着饼吃,然后再读书,直到日落后才回家。

苏油对这传闻感觉非常好笑,当年自己听着打铁的声音才能读书,这娃要在闹市中读书,这简直就是异曲同工之妙。

大家都是好演员,而士大夫们都是好观众。

然而与狄青一样,赵曙的这项任命,招致了极大的朝堂阻力,韩琦同意后,还被诸多同僚抱怨。

韩琦无耻扔锅给皇帝:“我知道郭逵不行,但是这职务就是陛下硬生生造出来的,内官和郭逵中,你们叫我选谁?。”

即便如此,这任命也没能坚持多久,关中如今成了重要地区,相应的,渭州的战略位置就变得极其重要。

于是郭逵转眼就被中枢安排得明明白白,给丢去了陕西,。

要宣抚陕西,就得管好渭州,渭州无论军政民政,那都是绕不过苏油的。

赵顼给郭逵出了个主意,让他效法冯京,找苏油问计。

大宋是个双标国度,章惇临走的时候,秦州已经找到了金铜伴生矿,根据之前的协议,秦州出地渭州出人,金子归秦州,精铜归渭州。

不过指望郭逵拿铜料做军器试验那是不可能的,这娃如今正和狄青一样战战兢兢,生怕被文官们算计。

敢用铜造所谓的军器,别说技术上能不能成,薛向蔡确冯京他们配不配合,光是台谏怕就弹劾不死他!

于是苏油也只好建议他别碰那玩意儿,这事情老老实实交给转运司,作为蜀钞发行储备,也算是物尽其用。

另外作为招商引资的好东西,铜料也能刺激各地商人榷贩渭州,薛向和冯京那里好过了,军方也就好过了。

郭逵能够做的,就是训练骑兵,武装汉人,增加四轮马车,并且给马车装上板甲,使之成为配合骑兵的运动堡垒。

这就对交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过如今有了沥青和水泥,郭逵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和李若愚结成同伙,组织厢军和民夫,继续打造古渭,秦州,渭州,宁夏城,环州,庆州之间的交通道路。

随着道路一并拓展的,还有屯田,并在沿路修建寨堡,以供战备。

既然是颖王支过来的,苏油也就明白,渭州军事情报网应该交到谁的手上。

所以这封信很厚很长,而且非常重要,苏油让张麒亲自去送。

苏洵去世的消息已经传到眉山,不过苏油却没法再等大小苏了。

九月,渭州大熟,西夏与渭州接壤地区却生计艰难。

谅祚派使节到朝廷哭穷,要求用四通钱庄账上的余款购买粮食。

朝中君子对西夏百姓的苦楚表示同情,准备答应。

然而苏油的奏报到了,要求朝中君子们不要光看到西夏那边的百姓,还要看到过去年间被西夏掠去的陕西百姓!

所以买粮可以,但是必须附加条件,用俘虏交换百姓!

这道奏章,苏油是通过正规途径上达的,顿时给宋夏两边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宋廷这边主要是担心战俘回去后,会重新成为西夏的战力。

有御史提了两句,但是转眼就被压制了下去,不仁的名声,就算皇帝都背不起。

韩琦只好一边骂苏油多事,一边吩咐郭逵与夏使商量这件事情。

西夏那边也麻烦,本来就欠收,还要多这么多嘴吃饭,忍痛牺牲的岁币,换来的粮食够这些人吃吗?

同样的,这话谅祚也说不出口,这些人里,很多是他的亲卫精锐,苏油一旦高举起仁义的大旗,那就谁都无解了。

郭逵在收到苏油的又一封信后,一下子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地承担了这项差遣。

……

冬十月,第一场小雪下了下来,战俘交换工作,在石门峡进行。

冯京看着面如死灰的两千西夏俘虏,叹了口气,对郭逵和李若愚说道:“你们就作孽吧……”

李若愚两手拢在羽绒袖子里:“这事情我们可没一点做得差了,官家病重,我们换回五千百姓,也算是替官家布施仁德。”

贾逵点头:“就是这帮战俘听说要被送返西夏,还企图奔逃,抓他们还费了不少劲。”

冯京说道:“我有点想不明白了,父母妻子俱在那边,他们怎么就不想回去了呢?”

李若愚讥笑道:“夏人本就是无父无母,唯力是从之辈。苏明润和章子厚的之前鬼方案,许战俘赎身,这两千战俘刚挖金矿还完了债,正指望在大宋拿着剩下的金子过好日子呢,结果一棒子给打回原形,回到西夏那边,父母妻子还在不在都两说……”

刚聊到这里,冯京眼见对面衣裳褴褛的大宋百姓队伍出现了,骂了一声:“这帮该死的杀才!”一打马奔了上去。

宋人中男丁只占了大半,还有小半是被西夏人用来充数的妇孺和老人,一个个还穿着单衣,冻得面色青紫。

李若愚脸色铁青,一挥手,厢军们赶紧揭开大锅,里边都是按眉山方子熬制的翘脚牛肉汤,四通商号的陈三和李老栓也叫马车队赶紧过来:“快快快,毯子拿上来,准备接人,直娘贼的夏狗!真作孽哟……”

冯京纵马在队伍前后来回奔行,喊道:“大宋的子民们,到了这里就算回家了,赶紧去前方队伍那里领碗热汤,喝完裹上毯子上车,到了渭州城自有妥善安排,大家再坚持坚持,回家了!我们回家了!”

百姓们的脚步更快了,贾逵见一名妇人怀抱着婴儿,赶紧跳下马来,解下大氅给她围上,看了一眼她怀中的孩子,欲言又止,叹了口气说道:“娘子,赶紧去喝汤,补上口热气儿。”

妇人眼神空洞地向前走着,李若愚问道:“老郭,怎么了?”

郭逵狠狠临空虚抽了一下鞭子,鞭子啪的一声脆响,惊得两边队伍都加快了脚步。

郭逵这才低声对李若愚说道:“那孩子,已经……唉……”

不知道这话有没有被队伍听见,百姓的人群里,开始出现了哭声。

先是隐隐约约,之后变成了一片嚎啕之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