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

苏厨 第四百五十七章 嶲州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几天,范先生,白愔,苏油,苏元贞,开始紧锣密鼓的磋商,随着改土归流的进行,很多政策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作为以商业为主体的大部落,二林有很多特殊性。

比如其农耕,主要在安宁河谷两岸,无法实现夔州,泸州那样的自耕农模式。

这更类似农庄承包制,产出归部族公中所有。

又比如畜牧业,也与后世农业开发公司类似,也类似一种集体所有制。

苏油也不会傻到非得包产到户,于是便和白愔和范先生商量,对二林部核心三姓做了个股份解构,对共同持有的农庄,牧场,矿业,商业资产进行统计,然后将股份细化到家庭。

同时引入四通商业模式,要求成立董事会责任制,每年公布业绩,分配红利,确定赋税。

在阿囤部还不习惯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之前,四通商号派人驻场,帮助二林建立起制度。

苏油到来后,白愔将成为乐于县令,对大宋法律典章,需要熟悉,还要根据二林夷俗,进行相应的取舍。

苏油认为,法律不外人情,这也符合蜀学的主张,也就是注重人文精神。

比如二林风俗里女性自主权比较高,自由恋爱,夫妻平等的风气也很浓,就没有必要照搬大宋媒妁之言出嫁从夫那一套。

同样的,奴隶的问题,在乐于县一样存在。

经过十年努力,范先生基本将工矿上的奴隶,用劳动赎买的政策,逐渐解放出来,成为矿上的雇工。但是高姓们家中的使唤奴隶,却还没有解决。

这部分人的技能主要就是服侍主人,真的一下子将他们完全解放,反而是害了他们。

苏油所能做的,也就是登记造册,尽量保证其应有的权利。

除了行政,宗教也需要调整。

好在有藏传佛教供借鉴,只要不是操切行事,一步步慢慢来,也不算难事。

悲悯,仁慈,诚实,守信,不贪不妄,这些思想的加入,加上医术的引进,已经足以让信则生不信则死的二林原始巫法前进一大步了。

白愔之前非常忐忑,虽然自家老婆嘲笑他杞人忧天,说明润做事才不会如其他昏官那般,但是他还是担心改土归流后朝廷仓促更张,造成混乱。

几天下来,白愔彻底放心了,这个汉人,似乎比夷人还要明白夷人。

赤尊听闻后笑得打跌,明润是九岁就能让上届大巫拱手将骨串法杖相让的人,他跟范先生操持祭殿法典的时候,你还在背千字文呢!

结束了一天的文案工作,几人走出祭殿,活动身子骨。

从高处看山谷草场,又别是一番景象。

牧人们唱着牧歌,将牛羊赶回畜栏,娃子们背着招文袋,蹦蹦跳跳沿着山溪向下,各自回家。

风磨的管事工头,正忙着收卷风叶上的帆布,然后拍打着一身的面粉,解下围裙。

老人拿着煮鸡蛋追赶娃子,娃子脑袋猛摇,书包一丢就往外跑,看样子是要去同学家趁饭。

对面经院里,晚钟伴随着梵呗铃磬,那是僧人们在开始晚课。

一骑大马跑到众人面前停下,石薇鞍前坐着一个小孩,小孩前面坐着一头白猿。

小孩见到白愔便喊着爹爹,然后就要往下扑。

白愔赶紧一把将娃子接过,问道:“思恩,跟着舅妈好玩吗?”

百思恩今年也就七八岁的样子,点头道:“舅妈骑马好快,比爹爹快多了。今天我们还玩了小弩,射铁钱的小弩,可好玩了。”

苏油笑道:“薇儿这两天可是玩尽兴了啊。”

石薇跳下马来:“山谷太大了,难得能有这么大一圈专为纵马而设的道路,一圈下来需要一个上午,太过瘾了。”

苏油牵着她的手:“也是好马众多,经得起你这番折腾。”

石薇笑着点头:“也是,我还帮着牧马呢!”

赤尊打马上来:“思恩你们跑得太快了,让外公一通好追!明润,县君这几天可没有只是玩啊,在寨子里治病就诊,医术可真是高明!”

苏油说道:“此间事务就差不多了,明日我们便出发去嶲州,唐老师还在那边等着呢。”

说完转头对范先生说道:“元贞的文章义理,已经揣摩得差不多了。此处安静,便让他在此静修一年,先生也可以与他指点指点,元祐四年的科举,应该参加了。”

“唐彦通将元贞求赐姓的表文送来与我看过,文采情思,那是早已远胜老夫。”范先生微微一笑:“不过老夫早已经决定终老此间,以前是一份执念,可如今,我是真舍不得此处桃源啊。”

白思恩是个鬼精灵,拉着范先生的手:“耶耶才不走,耶耶还要教我读书!”

范先生摸着百思恩的小脑袋瓜:“那是!等思恩长大了,超过你你这汉人舅舅!”

第二天,苏油在祭殿举行大礼,在各方信众和巫师佛徒的注视下,将大巫之位,传与了白愔。

夷人历史上唯一的汉人大巫,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一段传奇。

苏油与众人依依不舍地告别,终于踏上了前往自己治所嶲州的最后一段路程。

二林到嶲州的道路如今修缮得宽阔平整,那里如今是西南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货运码头。

相比之前用驮马翻山越岭从雅州过来,如今的这条道路,那就好走太多了。

嶲州码头有时候停靠不下,商人们便停泊到对面的宜宾县,甚至带动了宜宾县的服务行业。

如今那里的川菜和美酒旗亭,也变得颇为有名。

马队沿着大道奔行一日,都是下坡,在傍晚时分,来到嶲州城。

唐淹如今是朝廷委任的嶲州通判,当老师的,反而成了学生的直属手下。

嶲州是控鹤军老巢,州中诸曹参军,基本都是苏油的战友。

除了寻常州治幕僚官外,嶲州是商业新兴城市,还有监管本州各仓、院、库、务、码头的税榷、库藏、杂作、买卖勾管。

在城门口迎接苏油的,是唐淹,陈田,还有各职参军,领事勾管。

苏油远远甩鞍下马,牵马步行到唐淹面前,深施一礼:“弟子拜见恩师。”

唐淹对这弟子是从小得意到大,当年龙老头要打戒尺的时候,可真没少拦着。

如今再次见到,当然喜不自胜:“明润!哈哈哈,长高了,也稳重了!为师听闻你在渭州大涨国威,心中不胜之喜啊!”

陈田上来作揖:“老夫拜见少爷。”

苏油赶紧扶住:“使不得,陈老丈操练得好部卒啊,囤安寨能守住,控鹤军可是中流砥柱!”

一圈礼数见完,待得见到人丛中两个读书人,不由得又惊又喜:“史兄,杨兄,你二人何故在此?”

两人正是当年与苏油一起印刷《梅都官诗集》的史愿和杨彭,当年参与印刷的五人之中,赵蒙和任贯与苏油同中,这两人却落榜了,没想到在这里重新得见。

唐淹介绍道:“嶲州新立,学宫缺了教谕,我实在是忙不过来,便将两位世兄招来当任教职。”

苏油笑道:“那太好了,都是长辈故交,良师益友。这任知州,估摸着是我当得最顺心的一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