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

苏厨 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除此以外,石家还要送四个礼盒,装着茶饼果物,另外羊酒也要按男方礼品的一半回送。

最特别的,是还要用空酒樽一双,投入清水,盛入四条金鱼,这个叫“鱼水樽”,表示“鱼水之欢”。

樽内还要插上一双筷子、两株葱,谓之“回鱼箸”。

金鱼不是后世的活金鱼,而是真正的黄金打造的鱼,筷子是银的,葱是彩帛裹成的,这是有钱人家的规矩。

石家的鱼水樽比普通有钱人家厉害多了,用的玻璃樽,里边的金鱼是石富的手艺。

头,尾,鳞,鳍,是分别制作的,然后用金丝细环串接成一条金鱼的样子,挂在丝线上放入樽中,挑着一走起来,鱼儿在玻璃樽内摇头摆尾张嘴划鳍,就跟是活的一般,看得几个小子咋舌连连。

送完定礼之后,两家的婚事就算正是定了下来。

按道理接下来还有一段观察期——“全凭媒氏往来,朔望传语,遇节序亦以冠花彩缎合物酒果遗送,谓之‘追节’。女家以巧作女工金宝帕环答之。”

之后才是择日送聘。

苏油当然恨不得今天下定明天送聘,可是却不行,薇儿的诰命,还有皇后和太后的添妆,尚在路上。

这是外臣从未有过的待遇,是天大的体面,再着急上火都得等。

五月,诰命终于送达眉山,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石薇被朝廷册封为乐于县君。

乐于是二林新设的一县,县君在宋代,应该是四品封诰。

然而苏油的官职才刚刚升了中散大夫,按道理石薇应该封宜人才对。

不过石薇既是权贵,又立了大战功,朝廷最终用这种方式,算是给她奖掖和补偿。

较真起来说,石薇的品秩居然比苏油还高了一品,那么这个诰命就相当于是人家小姑娘自己挣的,而不是靠沾苏油的光了。

这个问题在苏油这里不是问题,要不是穿在大宋这个悲催的时代,他当个米虫驸马混吃等死都没意见。

皇后送来的添箱,是一顶珠翠团冠,太后的添箱,是自己常用的一个金帔坠,外加一副头面。

两样都是命妇的饰品,婚礼也用得上,这份体面,眉山人得啧啧称道好些年。

万事俱备,只欠吉日了。

五月十二,五嫂再次出发,代表苏家往行送聘之礼。

聘礼就是几箱当年大理带回来的东西,被八公藏得好好的谁都不让碰,只在时疫时用了些黄金,如今必须补上。

这也是当时富家的习俗,叫“三金”,即金钏、金镯、金帔坠。

苏家小郎是做官的官人,叫仕宦,光送黄金太俗,因此还要添搭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缎红长裙,或红素罗大袖缎。

这些都是小鼠娘子的绣工,六嫂之所以那么骄傲,就是因为家中新妇的女红,别说可龙里,就连整个西南都是魁首。

之外的,就是珠翠特髻,珠翠团冠,四时冠花,珠翠排环等首饰,及上细杂色彩缎匹帛,加以花茶果物、团圆饼等。

加上羊,鹅,酒等物,满满当当凑了十八抬。

石家接受聘送,亦以礼物答回。其中有绿紫罗双匹、彩色缎匹、金玉文房玩具,同样要有珠翠须掠,女红制品。

更要有谢媒的媒箱、金银的盘盏、官楮、花红,礼合等。

送礼送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

“自聘送之后,节序不送,择礼成吉日,再行导日,礼报女氏,亲迎日分。”

不过苏油时间紧任务重,也就不再等了,五月二十二,定为婚期。

先三日,五嫂再次出发,替男家送花髻、销金盖头、五男二女花扇,花粉、洗项、画彩钱果之类,这叫“催妆”。

女家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幞头。

本来还应该有绿袍、靴笏等物的,但是苏油如今是正经五品,几年前就超越了绿袍这个级别。

所以朝服就是喜服,靴笏都是朝廷颁发给苏油的真家伙。石家根本用不着拿绿色的假朝服来寄托对女婿的美好希望。

前一日,石家上门了,老安人亲自带着一帮夫人女使,先过来铺房,挂帐幔,铺设房奁器具、珠宝首饰动用等物,这道手续,叫“暖房”。

布置完毕后,老安人便吩咐亲信妇人和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任何人不准进入,等待新人的到来。

迎亲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一大早,八公便身着新锦袍子,招呼小七他们的行郎队伍准备。

寅时大吉,行郎们两个一排,穿着绿色小袍,手里拿着各种物事如花瓶、花烛、香球、沙罗洗漱、妆合、照台、裙箱、衣匣、百结、青凉伞、交椅等——这些东西叫“执色”——兴高采烈地出发。

前边带路的,是专业的婚礼承办队伍,叫“授事街司”;

中间还有从教坊司,私馆借来的官私妓女,乘着马,她们一会儿有引领新娘的职责;

还有一班倩乐官,就是是鼓吹班子。

中间夹抬着一顶花檐子,就是花轿,一起前往石家,迎娶新人。

苏油是不出面的,被打扮得红头花色,就在家中正堂高位上傻乎乎地坐着,等待就好。

队伍伊伊哇哇热闹非凡,吹打着从可龙里出发,沿着江边竹林石道,过了新桥——这桥如今被百姓们呼为探花桥——一路来到石家堡。

沿途的渔人樵夫,田间农人,都带着笑;路边奔跑着许多孩童,唱着儿歌追随;就连四里八乡,都有不少人赶来看稀奇。

石家堡前早就张红结彩,摆好了羊酒礼款待行郎。

这边也有一套班子,由石富领着,笑眯眯地对迎亲队伍和围观者散花红、银碟、利市钱。

吉时一到,乐官指挥着班子努力吹打起来,摧妆的曲子惊得早起的鸟儿们都飞远了。

两边的茶酒司授事勾管站成对脸,开始互念诗词,争夸聘礼和嫁妆的丰厚,非要压过对方一场。

精彩的对句惹得围观者纷纷叫好,一起催请新人:“出阁登车了。再由得礼官显摆,该错过吉时了!”

伴嫁娘子扶着盖着盖头的石薇出来,既已登车,擎檐从人又开始作怪。

嘴里唱念着求利市钱酒的诗词,脚下磨磨蹭蹭地不肯启檐,直到石富笑呵呵地塞了些小红纸封过去,方行起檐作乐,一路吹打着朝苏家走去。

迎至苏家门首,时辰将正,乐官妓女及茶酒等人,将大门堵住,又是一场拼诗,这叫“拦门”,以求利市钱红。

克择官执花出来,从官手里拿着一个盛着五谷豆钱彩果的簸箕,望门而撒。

小娃子们一路跟随等的就是这一刻,呼喊着上前争拾,这个叫“撒谷豆”,以压青阳之煞。

克择官请新人下檐,一妓女面朝花轿,捧镜倒行,数命妓女执莲炬花烛,导前迎引。

两位石薇的亲信女伴,左右扶侍而行。

苏家门前,早已经铺上了青锦褥,石薇跨过上边摆放的马鞍,进入中门,扶入新房中少歇。

女伴放下房中悬挂的彩纱帐,谓之“坐虚帐”。

苏家的本家亲戚们,送上客会汤次,每人备酒四盏,接待女氏亲家,及亲送客人。

苏油身穿熏制过的崭新朝服、头戴金花幞头,脸上还扑着香粉,一任女家围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