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业

苏厨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业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0:21:34 来源:笔趣阁

元丰七年十一月,各路奏报开始上达,大宋迎来了丰收的第三年。

三年丰积,天下太平。

虽然今年有洛水黄河两处水患,黄河还差点在大名府决口,但是到底还是给按住了。

宁夏三路虽然还没有纳农税,但是商税和工矿的收益,比三倍农税还要高。

一车车的金银铜铁,汇集到八番镇,跨过黄河抵达兰州,然后转运京兆,送往郑州。

钢铁在郑州变作一根根铁轨,沿着铁路的路基,分别向洛阳和汴京延伸。

上个月,阿里骨一行被送至阙下,赵顼令送法司录罪。

大理寺经过审判,认为阿里骨父子兄弟弑母、杀叔、残害大宋使臣,无辜诛杀大臣百姓,人数多达数千之众。

手下部将青宜结鬼章,数忤大宋,以卑劣的手段诱杀景思立,长期与大宋对抗。

请旨以大逆之罪处置。

《时报》连篇累牍地登载了此次审判,尤其是青宜结鬼章,百姓对他的仇恨甚至比阿里骨还要强烈。

按照《宋刑统》,大逆之罪当斩。然而在行刑的时候,开封府愤怒的老百姓蜂拥而上,打跑了押送和监刑的官吏,将阿里骨、南纳支,结篯咓龊、青宜结鬼章活活打死,“碎啮其肉,至不可睹”。

这是一次严重的**,事后愤怒的百姓还企图冲击辽国使馆,被刚刚调任京中的燕达阻拦,抓了一百多闹事者。

赵顼倒是没有怪罪百姓,事态平息之后,命燕达将人都放了出来,不过将开封府主官和通判给贬了。

召命蔡京入京,担任开封府尹。

然而这些新闻?都比不上一条爆炸性的大新闻?濮州团练使赵孝奕,蜀国公之子苏轶,陈昭明学士之子陈桐?奉陛下之命?驾舟出海?东行万里,发现了一片“新大陆”!

那片大陆光海岸线就不比大宋海岸线短?三个孩子本来是想要实现环球航行的?结果沿着大陆海岸线从北向南走了几千里?都没能绕得过去!

和新宋洲不同的是?那片大陆上还有和华夏同种的人!

从北向南,当地的人所奉行的,分别是夏制和商制!

这一条首先是《两浙商报》给捅出来的,贺鬼头用了五百贯?买下了《左旋螺号航海日志》的首发报道权,美滋滋地刊登海外报道。

《汴京时报》都气哭了,堂堂国子监督办的报纸?但是正因为是官办?经费使用的灵活性比不上郑侠他们?只能转载人家的消息。

而且根据《新闻法案》的规定,《汴京时报》还必须给《两浙商报》一份“转载费”。

一石激起千层浪,什么发现新大陆,来回三万里航程,在夏商之制世间尚存的消息冲击之前,都变成了浮云。

大家开始议论纷纷?陈通直今年才十一二岁吧,他这个大胆的推断到底靠谱不靠谱哟……

紧跟着,静海军节度使赵宗佑一道上表,再次震动了大宋学界——东面大陆上那个施行商制的国度,竟然保留着上千年以来的历年天文记录表!

经过左旋螺号理工小组的整理翻译,钟山观象台的初步测算,这些数据,至少抽样验证的那部分,竟然是详实而准确的!

这条消息让赵顼不禁有些紧张起来。

到现在,他也对理工科学有了一些概念。

用于指导理工科学的,是数学,数学应用最广泛的科学,是天文,所以天文学发达的国家,数学就会发达,相应的理工一般也会非常发达。

所以按照逻辑来推断,东大洋万里之外的那个国家,天文发达程度不亚于大宋,故而其数学和理工的发达程度也应该不下于大宋。

这下糟了,大宋好不容易搞定了西夏,青唐,正准备大力武装自己,下一步就是那个貌似不可撼动的辽国。

这眼看着才多收了三五斗,咋就又冒出一个巨大的对手呢?

这就是苏明润说的,一个矛盾刚解决,一个矛盾冒出来?

等到再往下看,靠,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国家?这这这……这不那啥……科学啊!

哪个国家竟然还在使用石器?!

赵顼对赶到汴京城的陈昭明说道:“学士,到底什么样的国家,才会是这个模样?”

陈昭明也在翻看扁罐和椅子的奏报:“从字里行间也能够看出来,子超和子鸣,对这种情况也是莫名其妙。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真相,怕是得从其国家的历史入手才行。”

“不过那个连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车马都没有,遑论巨舶,对我大宋不存在威胁。”

说完又皱眉道:“他们这样也太不严谨了,只凭一些蛛丝马迹,就断定为商周后裔,不太靠谱。”

赵顼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是不是商周后裔先不论,好叫学士得知,他们在那里发现了巨大的金银矿藏,仅仅一个月就采得黄金十六万两,白银近两百万斤。”

陈昭明对此也不怎么在意:“既然如此,当地人为何不采?他们以什么作为货币?”

拿到第一手资料的赵顼开始显摆:“听说是一种叫可可的豆子,能够制作出香味浓郁的饮料,估计和咖啡豆差不多吧。那里的王公贵人用这种豆子作为货币,而不事金银。”

说完摇头道:“天下之奇,还真是有些莫名其妙了。”

陈昭明拱手道:“多谢陛下包容三个孩子,否则以他们的弥天大罪,至少得流放沙门岛上去。”

赵顼不禁失笑:“这三万里风涛都来回无碍,沙门岛才多远?”

“再说曹彬平南唐,也没给太祖搬回来这么多金银,就连蜀国公收南海,取宁夏,第一年里也没拉回来这么多嘛。”

“什么罪过,五百万贯的金银还赎不得?朕可非如此不仁之君。哈哈哈哈……”

陈昭明不善言辞,只能陪着干笑。

赵顼说道:“这事儿今后不可再提,二十六团练乃是奉朕中旨,以苏轶、陈桐为副,对皇宋第一艘蒸汽海船进行海试。”

“孩子们除了绘制出了大东洋航线,东胜州西岸海岸线图,还在航行过程中对蒸汽机进行了二十六项技术改造;设计了步兵炮、榴霰弹;收获了一座金山;无数东胜州的作物,禽畜;还有千年以来的星表。”

“学士,据说这两个风带,可以让航船在两地之间持续不断地往来,而非如前往天方印度那边的船只,需要候风而行?”

陈昭明说道:“是,不过大洋上的风浪,据说夏季最为平缓,冬季风险还是挺大的。”

赵顼拿着圆规,指着地图上的温华郡,然后一路向南拉到金山郡:“听扁罐说从这里,到这里,中间自有少量的游牧部落,以野牛鱼类为食,过了此处,方为农耕之区。”

“温华郡这里,气候适宜,巨树参天,外海有长岛遮挡,是天然良港。”

“下边还有一个地方,和温华郡地势几乎一样,也是挡风的峡湾,不过更大。”

“然而还是没有出口,把扁罐气着了,认为是温华郡的重复叠加,于是取名为加复郡。”

“接下来朝廷会让二十一节度亲自带领舰队前往考察,如果这两处适合耕作,朝廷将设军设港,造城屯田,然后……”

说完又从加复郡指到玉黍国:“就可以去这里往大宋搬金银了。”

见陈昭明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不由得苦笑:“说这些是有辱学士清听了,总之三个孩子此次不但无过,而且功业不小。”

“尤其是椅子,听说在此次航程中绘制了大量的快速写生画,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空炸杀伤弹,负责用甲骨文和玉黍国君臣相沟通,主持翻译了天文资料,果然继承了学士和县君的超卓天赋!”

“这样的神童我大宋少之又少,今年才试过童子科,也取了几位,不过那几位和椅子扁罐,是没法相提并论得。”

“然而毕竟年纪还小,这样的天才要是折损在万里风涛当中,我大宋如何承受得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