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桥

苏厨 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桥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0:21:34 来源:笔趣阁

国家多事之秋,重臣殒没,不是什么好兆头。

要是嵬名景思半年前就死了,二人只会心中窃喜。

嵬名景思是维系帝党一系的中心人物,在秉常被囚的后期,国内诸多势力被重新打压下去之后,嵬名景思的存在其实就有些多余了。

然而风云突变,嵬名景思之死,更让梁太后和梁乙埋不禁大起兔死狐悲之感。

四个月里,太多的夏国名臣悍将,折损在沙场,太多的官员部族,投靠了大宋。

夏国是军国,军队,就是这个国家的灵魂和生命。

当军队强盛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一切反对的声音,都会被以**消灭的方式镇压下去,比如年前漠北的那次武装游行屠杀。

而当军队虚弱的时候呢?

准确地说,当当权者能够控制的军队虚弱的时候呢?

那就是猛烈而无可避免的反噬。

这可以说是另一个历史怪圈,军国之政无法逃避的怪圈。

就跟草原上的雄狮一样,每一只狮王的最终命运,都是死于来自新的继任者们的挑战。

而夏国的这种斗争,基本上就反映在帝党利用新的后党当权,屠尽以前的后党,之后新的后党再次当权,然后再次被后来的后党屠灭的循环之上。

当年李继迁发家,靠的就是连娶当地豪强的女儿作为妻妾,在势力渐盛的过程中,后党的实力也同样强大起来。

夏国到如今,被屠灭的后党,已经包括了卫慕氏、野利氏、没藏氏。

而梁氏,如今也走在这条不归路上。

就好像一根从悬崖伸出去的长木板,每向前走一步,危险就加重一分,而现实逼着梁氏一族不得不走,哪怕所有人都知道,木板终究会因为承受不住负重而断裂,梁氏会因为强烈的反噬而灭亡。

经文吟诵完了,梁太后将最后一瓶香油淋在了木椽塔上,梁乙埋点燃了木椽。

熊熊的大火燃烧了起来,夏人的葬礼,让砖塔顶层的田遇,觉得很好奇。

家梁离开了兴庆府,他的第一件任务就结束了,现在他的新任务,自动转为了第二项,保护木寨中的那个疯子。

田遇觉得国公有些多余,怎么说呢?就算要抓傀儡,夏国姓嵬名的人那也是一抓一大把,何至于要保护一个疯子?

政客们关心的东西,实在是让大头兵有些搞不明白。

城外远处,各有数骑快马从几个方向奔来,紧跟着城内的警钟响了起来,下方熊熊火堆旁,出现了一些小骚乱。

接着贵人们开始离场,嵬名景思的葬礼草草结束。

兴州城四处大门开始落锁,哪怕还是午时。

在兴州是看不到黄河的,能够看到的,是故秦渠,故汉渠,西干渠、唐涞渠、汉延渠、惠农渠等九大干渠中的好几条。

没过多久,远处地平线上,河渠边出现了浩大的人群,骑着马的,赶着牛羊的,驾着车的……无数的百姓朝着都城涌来。

还有河渠上,撑过来无数的小船,小船上都满载着张皇失措的人,有些还非常的富贵。

然而没有人接纳他们,迎接他们的,是冰冷的城墙和紧锁的城门。

田遇心中充满了兴奋,出大事儿了!

……

灵州下游六十里,临河镇。

十六个巨大的牛皮筏子,在这里下碇,苏油与沈括,带着理工小组,要用最快的速度,搭建一座桥梁。

华夏一族建造浮桥的记录,在《诗经·大雅·大明》中就曾有记述。

第一座跨越黄河的浮桥,则是出现在春秋时期,秦景公的母弟后子针因自己所储财物过多,恐怕被秦景公夺财杀害,在今天山西省临晋附近的黄河上架起浮桥,带了“车重千乘”的财富由今陕西逃往晋国。

第一座铁链连接的浮桥,是隋大业元年在河南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这座桥一直到唐代都在使用,李世民还作诗“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来描绘他乘坐御车渡越浮桥时,船头绘画的鹢鸟图形和缆索上的朵朵锦花,在江河波涛上摇曳动荡的景象。

宋代也有自己的大浮桥,太祖曾在安徽当涂县采石矶,架设横跨长江的浮桥,成为宋军进军江南,讨灭南唐的水上通道。

等到国力上升,又在在蒲州附近潼关以北的黄河上,修建了更大的浮桥。

蒲州浮桥的缆绳,用八只铁牛系住,这些铁牛立于两岸,每只重数万斤。

后来还出现了找铁牛和浮铁牛的故事,大和尚怀丙还因此被苏油征辟,一同参与黄河北流说的讨论与定策。

由于架设简便、快速,浮桥常常被用于军事,用途非常突出,因此在如今亦被称为“战桥”。

浮桥的搭建是有讲究的,黄河大浮桥的法式,早就被苏油命李诫收录在了《营造法式》当中。

到了苏油和沈括手里,浮桥又有了许多改进。

十六艘大筏的前头,装备着带逆止齿轮的大缆盘,连接着巨碇,下碇之后,筏子上的军士们通过缆盘调整缆绳的长度,可以将筏子调整到一条直线上。

筏子与筏子之间,通过铁链串联在一起,之后在铁锁上铺设桥面,构成了一座浮桥的主体。

浮桥可以根据水面的涨落,灵活调整缆绳的长度,两端上桥的地方,铺设着上桥的铁筋钩板,和浮桥搭接的地方是固定在钢轴上的,能够有一定的高度变化冗余。

这座桥是先设计后施工,全部采用标准构建组装,能够实现快速高效地搭建。

唯一的难度就在铁索的勾连。

不过这难不倒苏油,他直接动用了伏虏炮,让伏虏炮弹带着细绳,被施放到河对岸,然后用细绳牵粗绳,粗绳牵细索,细索牵粗索,粗索牵铁链,没用多久,就完成了搭建。

反正他们这次带了大军整整五万多匹马,数千辆战车,有的是运力。

为了防止惊马胆怯不敢过桥,苏油还回忆起了当年走荔枝道入陕西时,见到的那种悬崖边的石墙,用厢车的车板,在浮桥两边建立起高高的木墙,不够的地方钉上布匹,阻挡马儿的视线。

整座桥梁,在六千人的科学分工和劳作下,仅用了一天一夜,便搭建完成!

次日清晨,战马,军车,霹雳炮车,弹药物资便源源不断地渡过黄河,进入了静州。

高遵裕的心情是非常迫切的,灭国之功就在眼前,苏油和沈括搭建的浮桥,让他能够再次武装到牙齿,还给他争取到了五天的时间!

辛酉,苏油和沈括带领定边,保安两支旧军和两万蕃军抵达静州,高遵裕立即将三千学员兵留给了苏油,自己带领曹南和孙能,携感义、定国、控鹤三军,朝兴州杀去。

这是对夏最关键的一场战役!

……

汴京,军机处,赵顼身着一身新军冬礼服,坐等前方奏报。

孙固陪同着赵顼,为了缓解赵顼的紧张情绪,说道:“前日辽国燕京留守司委涿州牒我雄州云:夏国遣使来称,南朝兵起无名,不测事端,请全两国之欢,言寻旧好。”

赵顼冷笑一声:“他们现在还有精力管这事儿?”

孙固叹了口气:“现在辽国风声鹤唳,耶律伊逊自平定重元之乱后,权倾朝野十四年,两兴大狱,朝堂数空,如今北朝中多是其党羽,辽皇清理起来,可谓是伤筋动骨啊。”

“知雄州窦舜卿也不是好相与的,回复耶律慎思与萧惟信,道夏国主受宋封爵,宋朝有边臣言秉常见为母党囚辱,比令移问事端,同恶不报,继引兵数万侵犯我边,义当征讨。今以屡遭败衄,遣使诡情陈露,意在间贰,想彼必已悉察。”

“那边收到移文之后,也就悄然声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