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三百五十四章 断案

苏厨 第三百五十四章 断案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通判的设立,本来是分知州的权力,监督知州在地方上的所为,有不对的地方尽可以弹劾。

而蔡确最后说却自己是瑕疵之身,只求报效,不会给苏油添麻烦。

当然他这样说,苏油也就这样听,心底却是不信的。

要对付他这一套也简单,苏油摇头:“好像不是这个事情。”

蔡确来前的一番准备顿时如同打在了空处,苦笑道:“那下官实在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苏油说道:“不对,我肯定在哪里听说过你的事情。”

蔡确突然反应过来:“那应该是我少年之事吧?”

“哦?”

蔡确赧然道:“下官少年之时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有人对我说,等我父亲考中状元的时候,我就可以成为执政。”

“这不是玩笑嘛?我父亲都因年老辞官归隐了,这个梦实在荒唐。”

“可没有过多久,有一天下大雪,我与邻居好友黄好谦到一家勾栏玩耍,进去后见到有一桌饭菜十分丰盛。有位身着青巾白裘的美少年据席而坐。”

“少年见我们进来,便遣俾女邀请我两人同席,大家聊天喝酒倒是开心,最后少年对我说:‘你就像李德裕。’然后对黄好谦说:‘等蔡公富贵了,你也会因同乡的缘故而显达。’说完就走了。”

“我们问婢女这少年是谁?婢女却说:‘他一大早就在这里喝酒,我们也不知道他是谁。’结果还得我们付账,敢情就是一个骗酒水的!”

“不过黄好谦是真信进去了,听说我们那里有位杨山人善于相面,死活要拉着我去相一下。”

“相者说我会做宰相,像丁晋公一般。但丁谓会回朝,而我却无法回朝。还说黄好谦会是一州长官,等到黄好谦家里有四十口人时,那就是我被贬之时。”

后世苏油的文学知识多过史学知识,在宋人笔记里似乎见过这记载,确定了眼前这位会是今后的宰相,不由得笑道:“这事情吧,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但是没有事功打底,就算给你那个位置,也坐不稳啊。”

“既然薛都运使都对你青睐,给你勾销了前事,那我这里就没问题了。”

“你应该也知道,我来渭州情况有些特殊,还要看管西南夷过来的军队,因此政务上,还要别驾多分担些才是。”

蔡确又惊又喜,他最怕苏油将他投闲置散,继续坐冷板凳,结果苏油的意思是要让他勇挑重担,不由得躬身行礼:“下官定当竭诚尽力,唯太守是从。”

苏油笑着将蔡确扶起:“你是前辈,应该是我跟你多学习。时候到了,升堂吧,给我介绍介绍渭州的官员。”

渭州与夔州不同,这里是关中的门槛,因此官员配置完备,除了苏油和蔡确,还有一众佐僚。

宋代承唐制,因此相互间称呼也用唐时的称呼,这样显得雅致。

比如推官,其实就是一个散官,多由有过失的官员或者新进士充任,相当于政府秘书处主任,称长史;

比如州都监,管一州乡勇,宋代的定制是六百人,称呼上要用司马;

还有类似唐代六曹,分别管理户籍考课税务的户曹参军,掌管文书档案的录事参军。

比较有趣的是司理参军和司法参军,司理的职能类似于公安局和检察院,掌案件破获,诉讼证据搜集等。

司法参军则是掌辩法断案,职能类似于法官。

应该说,宋朝到州一级,行政制度上是相当完备的。

一个娃娃太守,一个犯事别驾,要说底下这一帮子有多大的敬畏之心,想都想得到。

众人向苏油报过履历,娃娃太守就把他从赵抃那里学来的那套搬了出来:“州狱当中,如今又多少囚犯?”

司法参军刘信上前禀告:“合有六百余人。”

苏油皱眉:“这么多,都是囚犯?”

刘信说道:“尚有诸多未决待堪之人。”

苏油问道:“待决的人有多少?”

刘信道:“有二百三十六人。”

苏油问道:“如何如此之多?”

刘信脾气上来了:“渭州城里犯事儿的,多数都是斗杀,走私,欠逋。怎么,小苏探花是想清理一下?”

苏油看了看刘信:“难道清理不得?”

刘信冷笑道:“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小苏探花第一把火是要烧到洒家头上吗?!”

苏油看着他不说话,过了许久,见刘信梗着脖子,突然噗嗤一笑:“已入宦场,参军还是以职衔称呼的好。”

说完看着他不再说话。

刘信终于还是没有扛住,只得拱手:“下官参见太守。”

苏油点了点头,转头说道:“有劳录事参军,将嫌犯的卷宗都取来,将犯人也都带上来,列于堂下。”

刘信给州司马递个眼色,州司马赶紧拱手:“呃,太守,这人上来得多了,难免会冲撞你。要不,给刘参军一点时间,让他自行料理?”

苏油说道:“不用!大开中门,任人观瞧。本官亲审立断!”

州司马没奈何,只好招来衙班,让他去带人。

不多时,两百多人带到,卷宗也取来了。

苏油随意翻阅案卷,将斗杀案子放到一边,将走私案子放到另一边,然后取出笔记本,用鹅毛笔刷刷刷抄写东西。

抄完一行,抬头问道:“小关村,王二,张五,李东,可在?”

人群里三人出来跪倒:“官人,小人们在此。”

苏油说道:“去年十月庚子,你三人夜里偷过关卡,被巡兵拿到,随携青盐一百五十斤,是吧?”

三人说道:“是。”

苏油说道:“这都已经关了几个月了,盐也没收了,家里可知消息?”

王二就嚎啕大哭起来:“小的家中尚有老母,去年西夏来洗劫,我们从村里逃散出去,才没被打了草谷。回乡之后,误了农时,失了生计,这才铤而走险……实在是活不成没办法了啊官人,官人你饶命啊……”

苏油问司理参军马威:“怎么卷宗上少了你的签字?”

马威拱手道:“回太守,此事乃刘参军一手办理。”

苏油说道:“那现在你知道了,签字吧,该齐全的手续要齐全。”

司理参军取过笔来签了。

苏油刷刷刷写下判词:“枉生边鄙命殊廉,百里奔波数担盐。一口堙沦五口丧,归乡好自务营田。”

将卷宗丢给掌书记:“记室参军收好,人放了,下一拨。”

刘参军大怒:“太守,你这是纵容走私,是枉法!”

苏油“哦”了一声:“春耕眼看在即,每一个人丁都异常宝贵,留在这里什么都干不了。”

“一斤西夏盐本钱十五文,在大宋能卖到三十五文,五十斤盐,一贯的利,除去路上吃喝,手上能留五百文。”

“刘参军,这一摞卷宗里边,但凡有一人走私获利超过一贯,我都认你是在秉公执法。结果堂下三人,就是这一摞里边的最高额度。”

“你跟我说你在抓走私?那要不要我贴榜让城中军民举报,看看谁才是最大的走私贩子,然后有劳参军秉公执法一趟,去给本官提来过堂?”

刘参军涨的满脸通红:“你……你……”

苏油冷笑一声:“州中事务,知州只要有通判副署就行了,蔡通判,你同意我如此料理吗?”

蔡确笑着拱手:“太守爱民如子,蔡确岂有不从之理,不过我这人比较懒,还是待太守全判完,再一并给我副署了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