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梁乙埋的顾忌

苏厨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梁乙埋的顾忌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0:21:34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梁乙埋的顾忌

兴庆府,嵬名景思在得知宋军取得应理、韦州、耀德、溥乐、盐州之后,便突然停止了进军,一口鲜血立即喷了出来,从此卧床不起。

接下来的事情,便如嵬名景思最不愿意发生的那样,发生了。

宋军以强大的新军坚守几个前头堡,然后以人数众多的旧军,扫荡后路,肃清残敌。

嵬名景思安排在宋军后路的数支潜藏队伍,很快便被宋军发现,围困,清剿,逼入绝境,然后覆灭。

而夏人来不及撤走,只能藏于隐秘之处的粮食,也被宋军一一搜查了出来。

半个月时间里,旱海沙洲之南,局面大变。

各路关碍险要,宋人尽数遣军驻守,招纳劝降,蕃人纷纷投靠。

听说到现在,宋人已经派遣了三名干臣,无数官员,在军方的协助下开始治理当地。

而枢密院都案官麻女阣多革的投诚,让夏人在旱海和横山之间的那些布置——潜藏兵力、粮食窖藏、密谍网络……一一连根拔起!

这些当然更多的是家梁的功劳,但是六路都经略机宜司为了保护他,将之算到了麻女阣多革的头上。

就算还有忠于西夏的将领和军人在坚持抵抗,但是失去了情报传递和统一指挥,他们只能如一盘散沙般各自为战,而等待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坚壁清野之计,因为宋人突然进军两百里,然后整顿后方,调运粮秣,搜剿残军密谍之后,效果被抵消了一大半。

而宋人在旱海南边构建了几处基地,更是夏人退出的纵深五去其二,仅剩下三百里旱海!

西夏枢密院中,嵬名景思已经形容枯槁,侧躺在榻上,闭着眼睛,听取家梁和梁乙埋筹谋军事。

两人的声音都压得很小,害怕打扰了嵬名景思,却不知道嵬名景思压根就没有睡着。

家梁紧皱这眉头,看着军图:“能不能把灵州的军力撤回来,与宋军隔河对峙?”

梁乙埋说道:“如此一来,坚壁清野之策,岂不是全盘落空?不战而降弃漠南,国人又会如何看待我等?”

嵬名景思突然睁开眼睛:“黄河封冻了吗?”

家梁见嵬名景思醒了,起身扶他倚榻坐好,给他掖好皮裘,端给他一杯热着的奶茶:“国老,今年天暖,黄河自兴庆府以上,往年封冻时日本来就少,今年更是没有上冻的迹象。”

嵬名景思有些疑惑:“那应理之军,却是飞来的不成?”

家梁说道:“估计是从鸣沙偷渡,大相已遣梁乙逋过去试探虚实了。”

“为何不派嵬名阿吴或者仁多保忠?乙逋他没有经历过军事……”嵬名景思未免有些着急。

见到梁乙埋低头不语,和家梁偷偷送过来的眼神,嵬名景思话才出口,便已经明白了过来。

原因不明摆着么?那二人,他们都不姓梁。

叹了口气,嵬名景思说道:“事到如今,大军撤过黄河已然来不及了,苏明润实在是太稳,一点可乘之机都不给啊……”

家梁说道:“其实机会还是有的,梁总管前后不还是打掉了刘昌祚近两万人,挫了宋军的锐气?也幸好如此,才让宋人停下了脚步,给了我们收束败军,布置军力的一些时间。”

嵬名景思遗憾到:“要是没有那一仗,放宋军到灵州城下再合围,局势可能就不一样了。”

家梁说道:“也是军情变化无常,刘昌祚的军队本来就属于不听调度,要按苏明润的布置,我们连这点机会都没有。梁总管临机处置,已经是无可挑剔了。”

“而且那一战也让我们掌握了重要的信息。就是宋军如今有了战车,战马,在平野上接战,我军或许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只有将战车和战马拉开距离,分割开来,方才有我大军突击包夹的机会。”

“哦?你有想法了?”嵬名景思问道。

家梁指着夏州城外的诸多河渠:“连日思索,是有些想法……大相,国老,请看这里。”

军图上,灵州城外,有一些纵横分割的线条。

家梁说道:“这是景洵当年开掘的水利工程,景洵谋逆伏诛之后,这些河渠就废置了。”

“如果我们在黄河上游的峡口分渠处重新引水,灌入这些河渠,宋人要攻灵州,势必大费周章,战车为河渠所隔,也势必难以结阵,更有可能,会与骑军脱离。”

“到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梁乙埋喜道:“那不如在上游修造大堤,等到宋人顿兵坚城之下,我们再决堤放水,让宋军尽数沦为鱼鳖!”

家梁有些担忧:“大相此计固然高明,但是我们能做初一,宋人便能够做十五。”

“鸣沙如今已入敌手,如果宋军有一路从黄河边攻击过来,峡口就是他们的毕经之地,到时候他们也可以堵上啊。”

“甚至还能将灵州城下的支渠也堵住,只留干渠泄水,灌入灵州。到时候……就是轮到我灵州大军,翻成鱼鳖了。”

家梁这个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嵬名景思思索半晌:“也是,家梁的计策更为稳妥。大相,我看不如现在就放水,这样宋军即便从鸣沙过来,也未必就想得到峡口干渠的作用。”

“等到他们的中路大军抵达河渠边才明白此节,那也是暴师于野,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了。”

梁乙埋看着军图,对自己的计谋颇有几分不舍:“可是宋军也不一定就真从鸣沙过来,他们攻取耀德,不就是为了取得最短一条进军之路吗?而且沿银州川过旱海,那条路最为开阔,可进大军。而我们的一切情报,都说那里囤积了宋人大量的军资。”

“如果他们不分军从鸣沙城出发,或者即便分军,而中路大军先至,等他们驻兵城下,我们便决堤放水,将之淹没分割,那这一仗,我们岂不是大有胜算?”

“如今局面已然如此难看,不赌一把,如何还能翻盘?”

家梁用木笔轻轻敲击着军图,沉吟了半晌:“大相的思虑也有道理,如果宋人中路大军中计,我们完全可能在灵州城下打出一场大捷!”

“臣请夜渡黄河,亲临前线,守卫灵州!”

梁乙埋摇头:“对岸有仁多零丁,梁永能,兵力也已足够,家先生还是留镇中枢吧。”

家梁有些急切:“大战将起,而臣的部族和军队,全在西域,如今道路阻隔,西路大军全然不用,是臣有罪。”

“如果不让臣去灵州,那可不可以让国栋带领西路人马,入京勤王?”

梁乙埋目光闪烁,显然是有所疑虑。

如今忠于梁氏的军队,已经被宋人打得大败,前后损失数员上将,大军几二十万人,整个夏国的军力,已然被干掉了五分之二!

兴庆府加西平府,剩下的总共兵力不过三十万,如果有家梁一点没有受损的西路军近十万人加进来,局面当然会大为改观。

但问题是,家梁虽然对国家一直都很忠诚,即便诛杀李清,默认梁太后囚禁秉常,那也是因为秉常和李清的作为,对夏国非常不利。

可要是梁家手里没有了皇帝,家梁他还会听梁家的号令吗?

不光是家梁有这个问题,嵬名景思也存在这个问题,甚至诸多现在还在为西夏战斗的部族,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

如今兴庆西平两地的三十万大军,真正死忠与梁氏的,怕是最多十五万。

要是家梁的大军到来,然后又不能为梁氏所用,夏国的政治势力对比立马就会逆转!

家梁的品行,夏国朝野上下都是非常钦服的,但是同样的,所有人都知道,家先生只忠于夏国,忠于皇绪正统,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立场,不是某些权臣的走狗。

梁乙埋终于还是摇了摇头:“如今应理关有苏烈和包顺三万五千人,正是靠西军牵制,才无暇东顾,岂曰无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