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宁

苏厨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宁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0:21:34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朝堂清宁

从殿中出来,王珪,蔡确,苏油三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自己和另外两人之间的关系,实在是有些微妙滑稽。

明明是三个思想,理念,手段都毫不相干,还经常相互拆台使坏的人,表面上竟然和乐融融,合作……那个无间,真是尼玛见了鬼了。

王珪很想雄起,可问题是,苏油在京师,他自己也就政绩不断,明明一心扑在官制改革之上,却莫名其妙魁星高照,光环刷了一层又一层。

苏油这小子好像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光环的价值一般,一点没有贪功独领的心思,都是推开一扇门自己却不进去,任由一干大佬打破脑袋朝里边挤。

他自己似乎只领一个首倡之功,就完全安心了一般。

蔡确私下里一再告诫自己,现在苏油圣眷正隆,人又低调,绝不是翻脸的时候。

而且只要苏油在京,我们便有阻止大苏回来的理由,这不是相公你最想要的吗?

王珪觉得蔡确充满了小心思,但是所言却也的确在点子上。

他是名义上的首相,但是底下这两个能人,好像都不大听自己的指挥,虽然自己因他们沾了不少的光,可用起来,真的不怎么舒服顺手啊……

比如月前蔡卞对自己儿子那道弹劾,他倒是弹完一拍屁股出海去了,自己这边那叫一个灰头土脸,规规矩矩去合门请罪。

宰执去合门请罪,对于宰执来说,是绝大的耻辱。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赵顼心里群臣的分量。

蔡确被斥责的次数最多,不过蔡确是厚脸皮政治家,对此不怎么上心,身段放得很软,合门那里都去过好几次了,士林讥笑怒骂,人家老蔡如清风过山岗那般淡定。

王珪是传统文人,脸皮子贼薄,这还是第一次被儿子拖累去合门谢罪,感觉天都塌了一般。

谢罪完了回去还跑祖堂去跪了一回,痛哭自己羞没了祖宗,教子无方。

倒是苏油,三天两头被赵顼召见,从来没有去过合门,最多就是殿上罚俸,君臣之间更像是在拿这个开玩笑一般。

而且他的身上还挂着勋戚女婿的牌名,偶尔还能出入后宫。

据说从乌台出来那天,赵顼曾将他引入自己的寝殿深谈!

这个传闻没有任何人证实过是真的。

但是传言本身就已经很可怕了,帝王寝殿,那是深宫!

别说外臣,就连级别低一些的中使都没这个资格!

这要是真的,苏油在帝王心里的分量,根本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

这样的人,惹他干嘛?!

蔡确也在转眼珠子。

苏油和蔡确,其实都是政治思维的动物,两人的做派在某些方面非常合拍,也完全能够相互理解,甚至……信任。

苏油和王相公不一样,王相公就是一个文人,壳子和里子都是那种。

苏油不是,苏油一直以来都把自己扮演成文人,而且还扮演得很好,甚至演成了理学一门的大擘,文、史、哲、乐、美,皆有建树。

但是蔡确知道,他仍然不是如今那种标准定义的文人。

文人的那种风骨、风雅、风度,苏油身上一点都没有,他最多只有点风趣。

然后就是会伪装,还会弄出许多能够衬托文人风骨,风雅,风度的东西,但是目的也只是士大夫们放着宝钞的皮夹子。

很多人以为会弄这些东西的人,就必定也是具备风骨,风雅,风度的人。

蔡确就不由得想要冷笑,这些,都是苏明润用来装点自己的工具,他骨子里边,还是一条工科狗!

工科狗这三个字,现在已经成了国子监一些顽固守旧的老冬烘,对皇家理工学院学子的诽谤言词。

工科,是对理学的蔑称,形容它是匠人之学;狗,其实是对皇家二字的大不敬。

但是蔡确也知道,在对国家有利,同时对苏油无害的大事上,苏油完全具备一个政治家的应有素养,绝不会为了反对政敌而反对其提出的意见,相反大家还会相互配合促进,让这件大事得以施行。

就好像今天的定计一样。

换成他自己,同样也是如此。

当然也不可不防,他和苏油都心知肚明,要是对方露出了什么破绽,那么落井下石顺手坑一把,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毕竟大家不是一路人,而各自夹袋里边的小伙伴们,也需要有职位容身。

其实蔡确更喜欢苏油的做事方式,苏明润管这个叫“内部矛盾”,说什么“斗争中合作,合作中斗争,就是君子和而不同。”

蔡确非常佩服,认为这的确是高见。

但是政事上合拍屁用没有,官事上,真是半步都退不得。

只奈何……一山不容二虎啊。

苏油的眼珠子也在转。

王珪的儿子被蔡卞弹劾,其实更苏油一点关系都没有,全是蔡京那**干的。

不过效果其实不错,十五还初一,王珪对大苏的打压不遗余力,不给点教训,还真以为大苏背后毫无势力,以后更得被人家随意搓圆搓扁。

蔡京也知道自己会乐见其成,因此才敢大胆操作。

说到底,王珪就是个白手套,赵顼的意见,常常通过他来传达,加上文采斐然,其实就是个御用秘书。

说起处理政事的能力,其实真不咋地。

说起宰相的胸襟度量,那更是没有。

甚至连一个合格的政客都算不上。

但是这种人常常会有一些无厘头的执拗,破坏性有时候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不管从情上还是从理上,苏油压根没有把他当做可以合作的对象。

反倒是王珪吃了教训,知道了苏油不好惹,加上两桩文化界的大事之后,王珪的态度有了些松动。

但那也只是端起碗吃了饭,出于文人面皮薄的本性,不好意思放下碗就立刻骂娘而已。

别说苏油,估计大苏都没有将他当做对手。

蔡确就有趣了,这人可以说受过自己的大恩,如今在朝堂上却处处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和苏油坚决划清界限,反倒和王珪走得更近,这并不是他不聪明。

恰恰相反,实在是太聪明。

为了国事坚定保持立场,坚决执行介甫相公的改革意图,即便那些和苏油合作的地方,也是因为陛下的交代,一个“孤臣”的牌面,抓得死死的。

皇帝对于“孤臣”,一般都是加倍的回护,尤其是在如今,朝堂上和苏油有瓜葛的人越来越多,苏油的意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同和追随的时候,这个“孤臣”的身影,越发的醒目。

但是蔡确真的是孤臣吗?他就是底子太薄,窜升太速,支持者太少而已。

而苏油还不能那他怎么样。

国家异论相搅,真要是朝堂之上出现了整齐划一的声音,那就是皇帝不安的时候了。

但是苏油又不能让蔡确太凸显,因此他自己就更加低调,帮自己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自己的一派,这就是他给赵顼营造的印象。

的确也是,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替苏油说话,但是要说这两人都是苏油一派,赵顼只怕会笑得岔气。

因此这个界限就被模糊了,朝局就变成了第一大佬认认真真搞官制,第二大佬认认真真搞政治,第三大佬认认真真搞战略。

对这种局面,感觉最舒适人是谁?赵顼。

于是三个勾心斗角各有千秋的大滑头,开创出赵顼自上台以来,最为清宁平和的朝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