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

苏厨 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商务也是重点,苏油采用了汴京的办法,转运司监督夔州进出货品,四通钱庄监督夔州进出资金,两者相互核验账目金额,然后直接扣减税收,从各商户账户转入转运司账户,这就少了许多地方上设置障碍上下其手的机会。

剩下的就是政务,不少还在继续的市政工程,苏油干脆将资金先行提前支付了,以免被新任知州叫停。

为了和新知州达成继续相关政策的妥协,苏油不但没有留下一个通宝的债务,还将仓房扣了一部分下来,没有移交转运司,作为新知州到任的贺礼。

等到新知州再执行两年夔州政策,基本上就能形成定制了。

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安排很多,动静也不小,导致夔州城乡汉夷,很快都知道小知州要离任了。

这一下就炸锅了,汉夷诸民齐聚在衙门口请愿,要求苏油留任。

梁善民作为宿老代表,杵着拐杖在衙门口老泪纵横:“小苏太守,出来见见大伙儿吧……你不能走啊……”

另一位宿老也道:“夔州城百业初兴,这都还没有享一天福,怎么就要走了?你走了,我们上哪儿找主心骨去啊……”

周边熟蛮寨老也哭喊:“大巫,寨子里新米下来了!我们是来邀你去寨子里边做客的!我们杀了肥猪,肥鸡,你就赏老头个脸吧……”

孙修从衙门里出来,也拿袖子抹着眼角:“大伙儿也别喊了,来晚了,都来晚了……小苏探花,他,昨夜就已经挂印而去了……”

“走了……这就走了?”梁善民心里空落落的:“话都没给我们留一句就走了?”

孙修说道:“留了,留了这个,老员外,你给大家念念吧。”

却是一张衙门告示,上边是几句诗。

天不爱夔瞿,峡江三百里。

奔湍惊滟滪,磐石凜风雨。

所赖齐民力,兴耕岁未已。

田于叠嶂修,卤自飞泉取。

鸟道通丛寨,鲸舟泛海屿。

转输岷蜀木,漂运荆湖米。

夷汉归同化,溪山幸共倚。

息争兢众业,安乐从中举。

梁善民双手捧着告示悲不自禁:“小苏太守啊——”

……

荔枝道上,蹄声得得,苏油和张麒,正沿着当年红翎急递给杨贵妃送荔枝的道路,一路向北。

苏油悻悻地说道:“可以了我的坛子肉,全便宜新知州了……”

张麒表示不服:“少爷,我们干嘛要跟做贼一样?”

苏油翻着白眼:“你懂个屁!”

知道次日群众要集会,苏油连东西都不敢收拾,连夜逃跑了。

地方百姓拥戴,集会要求官员留任,这是官员没有把稳定工作做好,有借民意逼胁朝廷的嫌疑,是要被吏部记过的。

土地庙四人组里,张散随新式大船夔州号远航去了,刘嗣还要留守诸多未完工程项目。

张藻还要等着新太守的到来,交接财务。

田守忠和乞第龙山,要整顿军队。

大家都一样样走不开,可朝命不等人。

已经迟了一个月,再不出发,只怕御史就又该弹劾了。

结果就是——苏油身边就剩一个张麒,匆匆上路。

荔枝道,自夔州取万州,开州、通州,过宣汉,与子午道相接,穿过层峦叠嶂的大巴山和秦岭,到达京兆府,也就是后世西安,共计二千二百四十里。

道路还是比较开阔,中间有不少山道。

山道是一级级石阶,可并行双马,石阶被岁月打磨得嶙峋而斑驳。漫步其间,倍感历史的厚重与沧凉。

道路两边,都是唐代时就种下的柏树,高大森然。

然而这条道路于今已然荒废,只是旧时规模尚在,恢复起来应该还是比较容易。

“自洋南至达州,往日曾为驿程,今虽坏废,兴工亦不难也。”

四川商业兴盛起来之后,迟早需要开拓境外市场,这条路,以后肯定会恢复起来。

沿途还能见到当年留下的驿站,关墙,寨门,营盘,拦马墙。

拦马墙是修建在悬崖边上的石墙,高度超过马头,用来防止马受惊失蹄掉下悬崖。

如今很多墙体已经垮塌,留出一个个巨大的空洞,看出去便是万丈深渊,非常的可怕。

沿途只有少数的几个驿站,能够让来往客商休息,提供饭食草料。

方便和舒适,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了,大冬天的赶路,就是两个字——遭罪。

苏油也没料到曾经繁华的古道如今荒凉成了这个样子,明显这次随行的人带少了。

早知道就该听刘嗣的,无论如何也得把乞第龙山带上。

好在在万州遇到了一队客商,知道苏油是官人后,便邀请苏油与之同行。

苏油方便他们免税通关,他们照顾苏油沿途起居饮食,算是互助互利。

客商姓刘,苏油称呼他刘员外,是利州的糖商,然后用蔗渣造黄纸,在陕西和利州之间往来营利,收入倒是可观。

刘员外指着山对面:“小官人,我们所处的位置,叫鸡公寨,两山中间隔了一条燕尔河。今日下山渡河,然后过了竹筒沟,攀上对面化米梁,便是铁门关。再前行数十里,就是荔枝道的北端,子午道的起点南子午镇了。”

苏油点头:“过了南子午镇就好走了是吧?”

刘员外点头:“是,到了南镇,最难走的一半就算过去了。陕西是抵御西夏的军事重地,道路比蜀中这段维护得好得多。”

苏油舒了一口气:“这段路走得啊,一辈子不想走第二次。”

刘员外笑道:“那小官人是没有去过夔峡,要知道小苏探花到任之前,夔峡道路才是蜀中最难一条。所以还是夔州人有福啊,摊着这么个太守……咦?要说起来,那小苏探花的年纪,与小官人也差相仿佛呢。”

张麒就想显摆,苏油给了他一个颜色,示意他别多嘴,转而笑道:“我这身份,怎么敢同人家科场上厮杀出来的相比。员外不提这桩,大家还是好交情。”

刘员外哈哈大笑:“不提不提,我们赶紧赶路是正经。”

商队有三五个伙计,赶着十来匹骡马开始下山。

一路下到燕尔河边,苏油一看燕尔河的石桥,举起鞭子一指:“这桥不凡。”

刘员外说道:“官人好眼力,一路过了这么多桥,故老相传,就此桥从未被山洪冲毁过。”

苏油对刘员外拱手:“员外的商队走得慢,请自先行,我与家中小厮测量一下此桥,再来追赶你们。将这桥的关键部位绘制成图样,等到了监寺需要的时候献上,不大不小也算一桩功劳。”

刘员外拱手赔笑道:“小官人人心思如此灵动,定然会飞黄腾达指日高升。那老夫先行了,你们可要快点,这还要一起过关呢。“

苏油笑道:“员外放心,你那点过税,有我在,税丁们不敢纠缠。”

这燕尔河石桥的确很有特色的。

桥墩由石条砌成,石条与石条之间凿有深槽,内插石片,类似木工的榫卯结构,稳固非常。

桥墩上面有楔头,桥板嵌入里面,这就保证了桥板不会被水冲走。

桥板下面架有粗大的横木,使桥更能承受重压;

最关键的,是桥板与桥板之间,有“8”字形的楔口,楔口之内,安装“8”字形的石块,用于桥板的连接,且对桥板起固定作用。

苏油一边和张麒丈量此桥的各处神奇设计,一边对建造石桥的能工巧匠们赞不绝口。

张麒笑道:“小少爷,你真打算画图纸给将作监啊?”

苏油笑道:“那是瞎说的,不过可龙里和石家堡之间那座石桥,完全可以照这个来,你说是不是很好?”

张麒笑眯眯地点头:“的确不错,到时候迎娶薇儿小娘子,跳蹬桥肯定是不行的。”

苏油骂道:“就你聪明!赶紧赶路吧。”

两人将图纸收好后上马,一路往前追赶商队。

结果商队竟然没有追上,直到两人进入了一道山峡,估计就是刘员外所说的竹筒沟了,苏油才隐隐觉得有些不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