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变化

苏厨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变化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0:21:34 来源:笔趣阁

石府多年不开的中门已经大开,石富站在府门前,两侧家丁燕翅排开,迎候苏油和石薇的到来。

苏油下马,将漏勺的安全带解开,从座椅上取下来,漏勺还对着混血的照夜白张合着小手:“还要骑马马……”

石富上前,从袖中摸出一个玩具,是一根金属棍,头上一个横轴,轴上有一个连架秋千,手一挥,秋千上一个珠子来回滚动,秋千两头的两个猴子就荡着秋千打转。

“漏勺看这边,二舅给你的礼物,来二舅抱抱好不好?”

漏勺立即叛变:“二舅抱。猴子——要猴子——”

石富如今变成了玩具研究专家,真搞出了不少扁罐和漏勺喜欢的玩具,苏油觉得他要是戴上绒帽,就该该叫圣诞老人。

石富和石薇之间的年纪差距,足可以当得扁罐和漏勺的祖父,如今将漏勺抱在胳膊上颠着,还真有点爷孙俩的架势。

苏油将马缰绳丢给下人:“那俩淘小子呢?”

石富直接定性:“扁罐才淘吧?人家王彦弼是大家的儿子,守规矩着呢。”

王彦弼就是一个矛盾体,苏油在努力将他朝正常孩子这边掰,蜀国公主在努力将他朝勋贵孩子那边掰。

最后苏油也不为难孩子,给他出了个主意,以后在外边你就按你妈那一套来,到了我们这里你就跟扁罐一样,好好松快自在,就跟你姨父张敦礼那样就行了。

在蜀国公主眼中,苏家庄子处处是学问。

自从苏油回来以后,王彦弼小脑袋瓜子里边各种稀奇古怪的知识多了好多。

宫中也有蚕室,太后养着一屋子的蚕,这是大宋皇室的规矩,天子亲田,皇后蚕桑,以示劝励纺织之意。

一次蜀国公主带着王彦弼探望太后,太后无意中提到宫人伺候蚕虫不经心,导致醒蚕的时间参差不齐,有的大有的小。

王彦弼就说这个不能怪宫人,醒蚕时间参差不齐是蚕虫的天性,只要控制它们的进食时间一致,就可以保证蚕虫的规格统一。

高滔滔大为讶异,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王彦弼就说蚕虫入眠的时候,其实底下还有很多桑叶没有吃完,先醒的蚕宝宝会先开始吃桑叶,这就导致后醒来的长不过它们。

只要给蚕簸撒上薄薄一层石灰粉,先醒的蚕宝宝就不会吃那些剩桑叶了,等到蚕宝宝都醒过来后,在一起喂新鲜桑叶,蚕宝宝们就能一起长大。

而且石灰粉还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少保说可以防止蚕宝宝生病,那叫“僵蚕”。

这个问题是他和扁罐哥哥养蚕宝宝的时候发现过的,两人在玩蚕宝宝的时候说这个,被路过的苏油听见了。

苏油非常重视,带着两个孩子到了农科所大楼里询问专家,还成立了专项研究课题,将两个孩子的名字也加入了科研小组里,职责就是负责给试验用蚕送桑叶。

试验成功之后,苏油还让两个孩子在资料上郑重其事的签了字,表示这项研究成果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后来苏油还给自己和扁罐哥哥一人做了一个桑叶小胸针,以示奖励。

高太后喜得将王彦弼一把搂在了怀里:“我的儿,竟然这么有本事儿了!”

当即赦免了宫人,还给了王彦弼一堆的赏赐。

因为王诜的缘故,王彦弼在势利的宫女中官那里,因为赵顼的缘故,也不受待见。

蜀国公主谨小慎微,即便是母女之间,也不敢向高滔滔言说这些,有了委屈,都只能自己默默忍受。

可在那一次事情之后,王彦弼在宫中的处境,便开始悄然变化。

而且在苏油的引导下,王彦弼从敏感,内向,自卑,逐渐变得开朗,活泼,自信。所以只要是王彦弼和扁罐苏油在一起,蜀国公主都是乐见其成。

所以这次扁罐邀请王彦弼到新家玩,蜀国公主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只告诉王彦弼要有礼貌,过几天她也随着过来。

教育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就在哥哥旧邸皇家理工学院跟着小妹学习。

俩孩子如今正在后院的池塘里玩石富制造的蒸汽船模型。

池子中间立着一根细柱子,上面套着一个圆环。

圆环连着一根绳子,一直牵到水边,那里有一艘木壳小船,长度有一米半。

船上有一套机械设备,那是一个小型的蒸汽机。

扁罐让王彦弼往蒸汽机小锅炉里灌水,然后自己在点酒精喷灯。

燃油燃煤污染太重,因此石富打造的这个模型,用的是酒精喷灯燃料。

燃烧室里是密布的水管,这中加热方式,可以对锅炉用水实现快速预热。

之后将热水灌入锅炉,关上螺纹密封阀,继续加热,很快蒸汽机的大转子就带着螺旋桨轴缓缓转动起来。

小木船开始慢慢沿着鱼塘边上行驶起来,功率输入稳定之后,小木船越来越快,最后以不慢的速度被牵引着围绕池塘转起了圈来。

“喔——”两个孩子在鱼塘边欢呼:“自行船!”

俩孩子有自行车,很自然地就将这个名字用到了这艘携带着神奇机械的船上。

无独有偶,两浙路百姓,也将那艘由皇家理工学院负责设计,钟山理工学院负责完善,在太湖进行试验的蒸汽机动力船,也称作“自行船”。

因为螺旋桨在水下,没有明轮装置,因此那船在民间变成了神灵法器般的存在,不少渔民见到的时候,都虔诚地跪拜。

如今那船已经完成了从湖州到苏州的航行,赵宗佑正在准备作手进行环太湖航行。

不过这个问题在扁罐和王彦弼这里倒是不存在,他们自己也有橡皮筋驱动的螺旋桨小船模型,那是苏油给他们粗制滥造的玩具。

老太君正让下人张罗着在池边支凉棚:“日头这么大还在太阳底下玩什么,过来吃凉糕是正经!”

苏油来到老太君身边:“太君,这么久采来看望你老人家,是我的错。”

老太君拉着苏油的手坐下:“刚回京就一番风浪,你要上门,只怕还要多一个结交权贵,投身勋戚的罪名。”

“石家当年可是经历过的,墙倒众人推,老婆子知道那是什么光景。”

对于石家老太君,苏油是非常佩服的。

能把嫡女送离汴京城,那就是魄力;能让石家人将产业调整到军工上,这就是眼光。

即便没有自己这个例外,石家就会渐渐远离朝争,把控西南的金属加工业,这就是宁为鸡首,不做牛后,自成另一番天地。

石富成了四通商号大档,提举董事会;石鍮成了郑州军器监监判;石薇成了蜀国夫人。石府的气象与之前又不一样了。

府中经过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和装修,现在的石府重新绘制了雕梁,增添了陈设器具,改造了房间,窗户用上了玻璃。

加上各种理工的新式产品,石府基本都是最新用上的,现在的石府,比武烈王在世的时候还要贵重。

苏油坐了下来,给老太君和石富都倒上了一杯乌梅茶:“石公,那什么……小猎铳,什么时候给我也来一支呗……”

石富喝了一口茶:“陛下那里要五支,还有两位王爷各两支,曹国舅一支,高国舅一支,高小舅子跟着凑热闹我没搭理他,让商州胄案那边自己搞,你要能等的话,两年之后了。”

苏油赧笑道:“我不要他们那种花里胡哨的,我就要简洁实用型,正儿八经的军器那种。”

石富一瞪眼:“那你找我干啥?自己去工坊找匠人不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