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九百九十三章 论教育

苏厨 第九百九十三章 论教育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0:21:34 来源:笔趣阁

课堂挺大,一样有黑板和粉笔,然后是一人一桌,不少孩子已经在做课前准备了。

扁罐和王彦弼有小妹开小灶,学习得非常快,扁罐四岁就已经会万以内的珠心算,不断跳年级,现在已经差不多到五年级了。

苏油扫了一眼课室,大部分孩子年纪都在十一二岁,比扁罐和王彦弼大多了。

扁罐本来不满意上课的,现在却得意地宣称:“今天我爹爹陪我上课!”

苏油只好和蔼地跟大家点头:“各位同窗好。”

扁罐的爸爸是重臣孩子们知道,但是对重臣有多重就并没有什么概念了,因此最多也只是点头喊了声叔叔好完事儿。

扁罐来到自己的桌子上坐好,苏油也坐在旁边,然后打开自己的包包,取出文具盒子,砚台,贴子,开始磨墨。

扁罐也在一边摸出课本早读,苏油将墨磨好,开始闭目养神。

扁罐有些好奇:“爹爹你这是做什么?”

苏油闭着眼睛:“平心静气,上课前抛开一切胡思乱想的念头,为接下来专心听讲做准备,这可是爹爹读书的诀窍哦。”

扁罐觉得这一招不错,将书读完,也跟着学了起来。

其它同学也有样学样,别的不说,扁罐的爹爹科举名次可是探花,学习方面的事情,跟着做就对了。

等到教授来到课堂,见到一帮子学生坐得端端正正的闭目养神,扁罐的旁边还有一个大人,不由得一愣,然后看年纪相貌,立刻就想到了这位一定是保和殿大学士苏油苏少保。

赶紧来到苏油身边:“呃……是苏学士吗?”

苏油睁开眼,见面前是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六七年岁,也赶紧站起身来,深施一礼:“我是苏子超的父亲苏油,子超多蒙先生教育,苏油有礼了。”

教授赶紧还礼:“不敢不敢,学士这是……”

苏油说道:“子超昨日说先生准假,让他陪我几天,我想着干脆来学校,这样陪也陪了,学也学了,岂不是两全其美?放心,我就是找个地方写些东西,绝不干涉先生教学。”

教授顿时觉得苏油的脑袋上有两支看不见的角,恶魔父亲啊这是……

难怪人家苏家人读书这么了得,你看看,万里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陪孩子上学!

说道:“在下的学问,和学士比起来,那简直就是萤火敢于皓月争辉,就怕学士听了笑掉大牙。”

苏油说道:“不会不会,经义这东西多年不用,已经生疏了好多,而且读一遍就多一遍体会,正好跟着孩子复习复习。”

年轻教授只好说道:“那学士你自便,我这就开课。”

苏油再施一礼:“课堂之上,师长最尊,先生请了。”

等到教授回到讲座,扁罐喊了一声:“起立!”看样子还是班上的小头目。

接下来就是行礼问安的日常,苏油也跟着照做,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坐下,开始写给赵顼的条陈。

年轻人的课讲得相当不错,完全不是普通年轻士人的水平,苏油想想也是,蜀国公主都放心丢自己的孩子在这里学习,水平肯定是差不了的。

课程内容也不深,苏油手底下运笔如飞,偶尔听先生讲到精要之处,挂一耳朵听听。

教授的讲解声,孩子们的诵读声,学习的氛围让苏油如有神助,感觉今天写文章状态非常好。

教育,也是苏油要讲的十件大事之一,在学校里写这个,那是正好。

华夏民族,对教育的重视,估计是如今所有国家当中最高的。

但是华夏民族,多是从“教”“学”两方面分别阐述,却没有将之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

因此对于教育的理论总结,尚有一些欠缺和偏差。

苏油的奏章里边,将教育合为一体,将之定义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术规范等的社会活动。

这个定义,将所有的与传授和学习有关的内容都包含了进来,而不仅仅是局限在了以前的经义之上。

以此为基础,苏油便展开了阐述,证明为何自己要对教育定义得如此宽泛。

其实也有人意识到过这一点,所谓子承父业,克绍箕裘这些词语,其实也包含了教育的内容在里边,不过没有人专门论述而已。

孩子学会了父亲的技能,生活方式,到能够独自立业成家,自己养活自己,传宗接代,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过程,是大宋稳定和发展的基石,你能说这不是教育的内涵吗?

要把这些包含进去,这就要先说到教育的根本价值和意义。

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

培养和养育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

培养合格的国民,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知识,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和民族兴旺,促进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世界的发展,直到文明的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就是塑造和凝聚人格的过程;而大宋的教育,理所应当就是塑造和凝聚华夏民族人格的过程。

而所有华夏民族的人,其人格再凝聚起来,就成了大宋的国格。

因此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是改变国家素质和气质最重要的东西。

故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接着就是讲述大宋教育的现状。

现状肯定是让苏油不满意的。

目的不明确、组织不规范、计划不长远、系统不完善。

就这样了,教育还不普及,受教育的人才比例太小,效率不高,层次不够,难以达到上边所述的根本价值的实现,难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而最大的不满意,就是如今的教育,甚至背离了教育的根本价值。

士农工商军,各行各业,在职业技能上都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而如今的大宋的教育水平,仅仅将目光放在了行政人才的培养之上,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提升。

几乎可以这样说,完整的教育体系,放眼如今的天下,只有一个地方具备——眉山。

所以眉山如今开始涌现出各行各业的人才,进而辐射到蜀中,陕西,荆湖,甚至南海。

而这些接受过完整教育体系的人才,体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也在这些地区的蓬勃发展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和福建路昌盛的私学教育不同的是,眉山的教育体系,培育的不光光是行政人才,文学人才,史哲人才,因此眉山人的出路更多更广,而不是非得要谋取进士高第之后,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让每一个人受到教育,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出专业的技能,能够创造出社会价值,差不多是眉山教育体系的目的所在。

当然眉山能够做到这样,也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但是眉山和外路的思路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没有一来就追求高大上全。

还是精细纯老三样,落实到现在教育上,就要适应大宋如今的实际——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再慢慢提升这个程度的下限,事情就能够做起来了。

这就要涉及到教育的分类了。

从层次上说,可以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从资源提供者来说,可分为家学,官学,私学。

从程度上来说,可以分为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

大宋的教育事业需要实现的目标,从政治层面上说,就是要努力扩大受教育人口,全面提升国民受教育水平,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凝聚国家气质和国格,建立完善全面的教育网络体系,逐渐深化教育水平,细化教育门类,扩大教育规模,形成教育制度。

全面理解了这些,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就纲举而目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