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三十二章 石通

苏厨 第三十二章 石通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第三十二章石通

赶紧跳到一边,嘴里喊道:“大叔!你这是搞什么鬼?!”

怪大叔恭恭敬敬地从腰里摸出一件东西递上:“公子莫急,你我不是外人,你应当识得此物!”

苏油一看跳得更高:“哎呀你还敢偷我东西!哦不对……”

劈手将怪大叔手里的东西夺过,再从自己书包里摸出一物来,却是两把一模一样的小折刀。

苏油不由得问道:“石家村亨之老头儿,是你何人?”

怪大叔恭恭敬敬说道:“公子所言,正是家祖。”

苏油说道:“你赶紧起来,我不习惯有人跟我跪着说话。”

怪大叔起身,躬身道:“公子请随我来。”

两人转到后院,怪大叔指着一团海绵状的物体说道:“公子请看,这便是家父依公子之法,制得的云钢。”

苏油捡起一根铁棒,敲了敲那团蜂窝状钢铁:“铁性如何?”

怪大叔眉飞色舞:“当真神品!此钢应该就是蜀汉蒲元所制得的那种,水淬之后坚硬非常,家父所制两柄‘硬是好’,可以吹毛断发。”

苏油一脸工科狗对小白的不以为然:“吹毛断发,那是研磨技术高超而已,跟钢质关系不大,你别说外行话。”

怪大叔躬身道:“是是,不过此钢钢质之好是我平生仅见,这是绝对没问题的。”

苏油笑道:“石老头是第一位愿意相信我一个小孩子言语的人,这点好处,该是他应得的。”

刀具这玩意儿如今很夸张,一把普通的杀牛刀,价格都在两贯以上,达到云钢的钢质,和玉瓷一样,那是有价无市的宝贝。

怪大叔说道:“家父前日命人给我送话,说道公子已至眉山,又言公子潇洒慷慨,诸般神奇,迨有天授,有古人之风,绝非一般人物。命我如果遇到,当以师事之。”

说完又噗通一声跪下:“家祖所命,石通不敢违拗,望小公子收我为徒。”

苏油又赶紧跳开,拼命摆着手道:“大叔,别别别,我这年纪,如何当得你师父!”

石通说道:“小公子不必过谦,你和我们石家小姑奶奶同辈,自小青梅竹马……”

苏油赶紧出声制止道:“打住!呃……你说的是你们村石薇小娘子?她没受我连累吧?哎哟怎么还跪着,赶紧起来!”

石通说道:“小公子不收我为徒,石通不敢起来。”

说完眼珠一转:“只要您收下我,我父亲那边自去为公子解说。小姑奶奶现在还被关在祠堂里,不过我父亲是族老,在族里有话事之权,现在云钢一出,再加上我们师徒的关系,那就坏事儿变好事儿了……”

苏油翻着白眼,嘘了一口气:“行了行了,答应你了,赶紧起来吧。先派人去石家村,让你父亲把石薇救出来!”

石通这才站起身来,拍了拍膝盖:“就知道小公子是个会疼人的……”

说完又叫铺子里的人去买点心果品,这边给苏油用蜂蜜调水,前前后后一通忙活。

苏油被石通巨大的身影晃得眼晕,制止了他:“不要忙活,且坐下来说话。”

石通这才恭恭敬敬地拖条凳子来坐了。

苏油问道:“这铜铁也是朝廷专榷,我想问你这铺子,是如何运作的?”

石通得意地说道:“我石家虽然在眉山城势力不彰,然出自西平郡开国公府浚义侯一支,祖上乃武威郡王。”

靠!官五代富四代!演义中长胜威武王石守信的后人!

这娃真是宋太祖的铁哥们儿,一直跟着太祖东征西讨。

黄袍加身他是首倡,杯酒释兵权也是他第一个主动上表辞职,然后太祖征高粱河大败,又是他第一个跳出来自觉背锅。

他儿子浚义侯石保吉,娶的是宋太祖次女延庆公主。

这样牵扯起来,没事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喊小油哥哥的那个鼻涕虫,竟然还和如今宋室有亲戚关系?!

不过那也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石家人,除了低调还是低调,毕竟当今天下是太宗一脉。

而且再等几年,巨商豪贾只要拍出五千贯,边缘宗室都能卖女为妻,这点皇家血脉,在有钱有势的人眼里,也就那么回事儿。

就见石通继续说道:“虽然我朝铜禁甚严,但是我眉山辟处西南,用的多是大理铜,朝廷也管不到这里。”

“而铁器更是每个地方都要使用,因此只要缴足本务榷额,加上石家的一些背景,弄点铁制造些农器,也是不碍的。”

宋代的榷政,对朝廷来说,不算坏事,毕竟能在冗兵冗官的大环境下支撑那么多年,靠的就是税赋和国家专卖。

盐,茶,矿政的好坏暂时先不去说它,不过这铜政,实在让人有些蛋疼。

立国百年,商品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后,铜币不敷使用了。

怎么解决?宋朝的办法是全部收归官府,甚至连民间用铜都加以严格限制,铜器除满足官员,寺观,宗室使用,以及古代文物,其余通通列为禁品。

然后完全不考虑实际价值,强行定价,导致官府一套价格,民间一套价格。

宋初官府从民间收铜,每斤才一百文钱。

可一贯铜钱,理论上也就一斤,史书上常写的官员犯错,罚铜几斤,在北宋,指的就是几贯。

十倍的价差,清楚明白地说明了所谓专榷的本质——残酷而粗暴的资源占有和掠夺。

光在四川,这就导致了好多的问题。

第一,向夷人买原铜,因为价格不高,夷人便不愿意出售。

第二,官员通过特权,百钱买铜一斤,熔化后制造成铜器,便能卖到近一贯!简直就是暴利!

第三,州官敢放火,百姓就敢点灯,于是纷纷化钱造器,私铸泛滥猖獗。

第四,坑户利薄,不但不可能积极,还只可能大量掺假,矿砂加泥土一起掺进去卖给官府,总要有少亏!

因此纵然法令森严,无奈上下一心,造成这所谓的铜政,简直就是笑话。

而与铜政息息相关的,那就是钱政,一国的经济基础。

最后的问题就是——四川没钱用,大家一起玩纸币,铁币。

想着这漏得如同筛子一般的大宋,苏油叹了一口气:“要是我们向大理买铜,朝廷会管吗?”

石通皱眉道:“管倒是不管,问题是买回来只能卖给官府,这就成了高买低卖,亏大发了……”

苏油转着眼珠子:“要是说买过来的本身就是铜器呢?”

石通眼前一亮:“要是本身就是铜器,那就没有原铜差价问题了,当舶来商品倒手也行,可新问题又来了,他们做的铜器实在粗劣,买家不一定看得上啊!”

苏油贼笑道:“看来这其中,蕴含有极大的商机。不过等有机会再说吧,现在还是先说炼钢。小作坊,用团钢法最好,这法子你可习得?”

石通想了想道:“我眉山石家,以冶锻为业,公子所说的团钢,是否以熟铁包裹粗钢,泥封冶炼,最后去除杂质,得到精钢?”

苏油说道:“正是此法!我眉山水中的铁砂,质地精纯,冶出的云钢,只需要调整碳含量,便可以得到精钢……”

石通疑惑道:“家藏的冶炼书籍说,木旺生火,土旺生金,而火可克金。是故熔冶之道,乃以火逼土,而促金出。其后淬之以水,逼发金中火气,唯精金得存。师父所说的碳含量又是怎么回事儿?金内含碳,那应该是火气逼发未足,进而郁木于金中,这,不对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