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三章 程家

苏厨 第三章 程家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这位睿智的女子共生育了六个子女,长大成人的却只有幼女八娘和苏轼、苏辙兄弟。

苏洵外出游历的时候,就是程夫人教导几个孩子读书,而且教育办法很有一套。

比如她说:“你们兄弟读书,不要只知道死读,只知道为了个‘读书人’的空名而读。你们应当明白事理,勇担道义,将来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人。”

比如她还说:“你们不要担心我,要是你们能成为范滂那样的正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成为那种理解儿子牺牲的人吗?。”

孝顺父母,持家有道,教子有方,深得苏家老人们的疼爱欢心那是必然的。

苏程两家的关系,到此都算是正常。

于是按照“亲上加亲”的习俗,苏洵的女儿八娘去年嫁给了程浚的儿子程正辅。

程浚是程夫人的哥哥,在苏洵二哥苏涣进士及第后的第三年,即天圣五年同样进士及第,而且可能是程文应运作得当,程浚就在眉山附近青神县为官。

这就厉害了,官员在籍地为官,尤其川中,那是朝廷严禁。

程家偏偏做到了,因此如虎添翼,其富贵权势在当时的眉山可谓无人能及。

因此苏八姐和程正辅的婚事,就有了些“娶妇就低”的味道。

世家婚姻,与皇家不同,皇家那是已经到顶了,娶妇就低是传统,也另有一番好处。

世家则是嫁女从低,娶妇就高,这样的家庭一般和谐。高门女子携丰厚的嫁妆和家世倚仗嫁入低门,一般在夫家中地位就会比较高。

可八娘这桩婚事正好相反,看是一门好亲事,其实有些轻率了。

有资料上记载,八娘是被其舅舅程浚、舅母宋氏、丈夫程正辅虐待致死的,死时年仅十八岁。

具体如何虐待倒是没有细说,不过说程浚好色嗜赌,舅母宋氏及家眷们又经常欺负这个小媳妇,丈夫程正辅对此视而不见、不闻不问。

还有资料提到八娘生病后他们夺走她的孩子,不给看病,连饭都不给吃,八娘就这样不明不白死去。

于是苏洵痛心不已,气愤填膺,苏、程两家遂结下怨仇,互不来往。

等到至和二年,苏氏族人为纪念先祖,重新修订族谱,在祖坟地西南修建了苏氏族谱亭,并刻石立碑。

老炮堂哥的第一炮,直接轰向了自己的亲家兼大舅子。

他特意写了一篇《苏氏族谱亭记》,在文章中提到了“某人”,列举了“某人”的六大罪状。告诫族人千万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文中写到:“其舆马赫奕,婢妾靓丽,足以荡惑里巷之小人;其官爵货力,足以摇动府县;其矫诈修饰,言语足以欺罔君子。是州里之大盗也。”

细数当时能够在眉山城呼风唤雨的厉害人物,对号入座,正是苏洵的亲家大舅子——程浚。

然而这话翻译过来,如同老炮堂哥的其余文章一般,喷得有些莫名其妙。

眉山镇首富,车马上乘,侍妾漂亮,这不应该吗?让居住在里巷里边的小老百姓羡慕嫉妒恨,是他的错吗?

官大还有钱,足以左右地方政策,注意是足以,老炮堂哥自己都没说别人这么干过,只是首富创造的GDP超过了府县,这就成了罪过?

至于矫诈修饰,欺罔君子,反过来看,恰恰说明程浚平日里之乎者也道德文章的做派,只不过在老炮堂哥眼里,这就是口不对心,就是假。

可人家心里怎么想,到底是真是假,从何辨别?

文中还说长幼共处一室嬉乐无礼之类的话,可想想苏辙自己,去开封应试的时候还和俩儿子俩儿媳同船从眉山一路坐到了开封,为期两个多月,这又怎么说?

因此这篇《苏氏族谱亭记》,和老炮堂哥后来的文章《辨奸论》一脉贯穿,前一篇里,车子好马子好是罪过,后一篇里,吃得差穿得不干净也是罪过。

拿这些东西作为子弹来扫射政敌,让苏油觉得嘴炮堂哥总是喜欢走歪把子机枪的路子。

而他一辈子最喜欢干的,几乎都是这个,缺乏详细的调查研究,论据全部来自古文,基础就无法坚不可摧,容易被人抓住漏洞反击。

王安石对他反感,厌恶,但并未将他当做同一量级的对手,多源于此。

所以程家怎么受得了这个,于是两家交往从此断绝,逾四十年。

程夫人尴尬的处境可以想象,母女连心,夫兄反目,爱女的早逝让程夫人遭受沉重打击。

结果自然是忧思重重,积劳成疾。五年后,还未等到两个儿子高中进士、荣归故里,就去世了。

然而苏油发现,后世学者们对此事的研究,与网络上的言辞,竟然完全是两个极端。

绝大多数学者的持论,认为八娘在程家被虐待而死,乃是苏洵自己的臆断。

为什么呢?几个原因。

大宋同时期有个案件,陈执中父子宰相又怎么样,因为陈执中嬖妾虐待小婢,导致小婢死亡,陈执中罢相,嬖妾阿张抵命。

一个小婢尚且如此,八娘江卿出身,苏洵又闹成这样,程家竟然什么事情都没有?

还有就是,能教育出程夫人这样名副其实大家闺秀的家族,能培养出好些位进士的家族,迎娶八娘短短两年内,当真就堕落到如苏老炮所说那样不堪?

第三个疑点就是大小苏对程家的态度。

苏洵死后,苏轼和苏辙很快同程家恢复了旧好,最奇怪的,他们甚至和八娘的丈夫程正辅,关系也不错。

如果真的是程正辅害死八娘,二苏还能干这事?只怕士林公议都逃不过去。

程浚,共有五个儿子,其中四个儿子都先后外出做官,有的还位高权重。真是老炮堂哥嘴里的“州里大盗”,这个可能性也不高。

程正辅本身就不弱,后来做到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当年被贬惠州安置的苏轼正在他下辖,还多得这表哥的照顾。

好吧苏轼侄儿是个马大哈,对害过他的人如沈括,王安石,章惇,后边都是宽容大度,可以忽略不计。

可苏辙不是这样的人啊,有宋一代,苏辙的人品都是罕见,能得到苏辙认可,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能在科举中直接批评皇帝,能从宰相到附从一路弹劾到底的人,会违心维护程家?

细究关于八娘的记载,学者们发现,最后都来自苏洵一人的言辞。

再结合老炮堂哥激愤的性格,因此多数学者如林语堂,王文正等都认为,这次事件,更像是几大世家一窝一窝出进士,连同自己妻子的大度宽容和家世的煊赫,加在一起对之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然后导致情绪失控借此宣泄。

信学者还是信网络?苏油最后决定,信自己。

无论如何,八娘的事件是一个悲剧,苏油觉得自己有义务进行干预。

责任心,应该体现在悲剧发生之前,而不是悲剧发生并扩大之后。

到底怎么回事,先一探究竟再说。

于是过了大庆楼,他没有去纱縠行,而是直接去了街对面的程氏书坊。

程氏书坊门脸高广,临街九丈三开**大门的铺子,一字排开共有十三间!程半街!

进入后便是墨香阵阵,一排排半人高的柜台,上边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部部蓝色封皮的书籍。

书分经史子集各类,还有一个超级大的柜面,摆放的时文制策,那是供考生们揣摩的。

苏油不由得叹为观止,大宋三大印刷出版基地,杭州,建阳,眉山,其中眉山又以程舍人宅私家刻印为最,端的是名不虚传。

掌柜的是个中年男人,见苏油小小年纪,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手里边拎着两箧书籍,一看就是自家书坊的印记,连忙迎上来彬彬有礼道:“小先生,可是我家书坊的书籍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苏油笑了,一般商家遇到这情形,先是撇清自己产品的不是,敢这么问的,要不就是经营理念得当,要不就是对自己的产品具有极大的自信。

放下书籍,双手打了个叉,笑道:“安镇乡可龙里苏油,前来拜会尊上。”

掌柜看来对江卿世家也是门清,可龙里是苏氏宗祠山田所在,不由得小心地问道:“那是姻亲啊,敢问……呃……小郎君尊讳是哪个油?”

苏油微笑答道:“蜜里调油的油。”

水字牌!这就和家老爷一个辈分!那这小孩口里的尊长,就不是家老爷了,而是家中最长的长辈——大理寺丞程文应程老太爷。

这个大理寺丞是程文应因两个儿子做官得来的封赠,在苏油的心里其实不当事儿,不过在眉山确实是拿得出叫得响。

掌柜更加低眉顺目:“小郎君请随老朽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