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二百八十三章 谢恩

苏厨 第二百八十三章 谢恩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所有人都是又兴奋又艳羡,邻居里出了个榜眼亲戚,那是一整条街的光荣。

恭贺谄媚之声把院子里的气氛烘托到了顶点。

只听说石府衰败,早年间将嫡宗大小姐送去千里之外的眉山,许配给了一个乡下穷小子,当时这片街坊哪家不取笑破落户来着?

如今你再看!新贵榜眼探花郎,乌鸡眨眼变凤凰!

苏油笑呵呵地接受了恭贺,收下喜报,让石通打发银钱,然后向乡亲邻居们施礼致谢。

接下来的事情还很多,首先苏油得去宜秋门苏家见老堂哥。

见到哎呀咧嘴的苏轼和苏辙,再看看鼻青脸肿的张麒和张藻,苏油只想到了唯一一种可能:“捉婿的来过了?别跟他们动手啊,告诉他们我早就卖出去了不就得了?”

二十七娘和王弗就忍不住想笑,苏洵也哭笑不得:“你眼看就是要有官身的人了,行事说话有点分寸好不好?”

苏油笑道:“就是怕来日措置不当,特意来找子瞻子由先问问新科进士的路数。”

苏轼都嫉妒坏了:“你就是来刺激我们的……榜眼呢!啧啧啧手续比我们二甲出身多好多的!都不知道官家那里有没有适合你的袍子!”

苏辙拱手道:“恭喜小幺叔高中黄甲,小幺叔多年孜学兀问,行善积德,上天合当以此相酬。”

苏洵有些怅然,妈蛋,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自己的兄长苏涣,姻亲程家,两个儿子,表亲那边文家,加上现在的苏油,看来看去,就自己不争气。

苏油笑道:“苏油能有今日,还是堂哥的功劳,三年来耳提面命,试卷怕不都做了千卷。除了出题,哪一份不是详注批改,心血倾注?”

“这些资料我都收着,这套刷题应试法,从今日起,就是我苏家家学的一部分。”

“以后我苏家出来的进士,全都得算是堂哥的弟子。”

“我这个榜眼,哪里是我考出来的?真要说起来,我充其量算是个代笔,该是堂哥刷出来的才对。是不是堂哥?”

苏洵这下乐了:“少给你堂哥戴高帽,子瞻子由不也是我教出来的?怎么也没中得一甲?”

苏油笑道:“那不是你对子瞻子由所耗的心力不如小弟嘛!再说了等今科制科过后,你就不会再说这话了。”

“你还没听说吗?那些想要投试制科的选官士子,一听子瞻子由之名,主动弃考的不在少数。”

苏洵叹气:“你呀,你仕途的起点,已经比堂哥我的终点还高。今日之后,我也怕是帮不上你什么忙了……”

“你们叔侄兄弟三人,你明润谦和,平心静气,从小到大没见你有过怒容,不担心。”

“子由也是沉肃的性子,我也不担心。”

“子瞻,主要是你,你那套性子……”

苏油正色道:“堂哥,人之安乐与否,在心怀是否畅达,不在际遇高下,贫富之别。”

“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瞻的心境,我和子由羡慕还羡慕不来呢……”

苏洵想说什么,想想还是叹了口气:“等你做了父亲,自然就明白了。”

……

此次眉山进士,当然不止苏油一人,一起参与印刷诗集的人里还有两位赵蒙,任贯。

另外两位,史愿和杨彭,落榜了,二十年后,方才得举进士。

《蜀中杂记》:“嘉佑六年科榜,油取第三。同榜同乡,赵蒙,任贯。眉人皆谓此文兴之兆也。”

“然后二十年,眉州几无进士。”

“乡中皆曰,四苏独收眉山廿载文运,至今有‘苏氏出,眉山枯’之语。”

……

苏油站在文德殿前,却不知道赵蒙任贯在身后人群中哪个位置。

“嘉六年举进士第三人苏油,进!”

“嘉六年举进士第三人苏油,进!”

不是苏油耳朵聋了,这是唱名的规矩“上御文德殿临轩唱名,进呈三魁试卷,天颜亲睹三魁,排定姓名资次,然后宣唤三魁姓名,其三魁听快行宣唤数次,方敢应名而出。”

“嘉六年举进士第三人苏油,进!”

苏油这才迈步而出,与王俊民和陈睦站在一起:“苏油在,躬见陛下。”

接下来便是官家扣问三魁三代,乡贯,年甲,以表示关怀重视。

问到苏油的时候,纵然众人早已知晓,纵然身处大典之中,人群里还是出现了齐齐倒吸凉气的声音。

十四岁!正榜出身的一甲第三名!

这书都怎么读的!

垂问完毕,礼官过来,将苏油三人请入状元侍班,接受官家颁下的赏赐。

从头到脚一身新,等出来之后,人就不一样了。

绿靴简绿色的官袍,还有乌靴,笏板,还有乌纱帽这是官服。

进诗谢恩,也是规矩,王俊民为首,三魁分别上前,呈送自己的谢恩诗作。

接下来是第一顿赐筵御筵。

赵祯估计在后宫被曹皇后提醒过,如今看起来就是在走正常流程,对苏油没有任何特殊。

看上去还是高兴,亲自赐了一首诗与状元。

这顿饭要是敞开肚子吃那就是开玩笑了,再说宋代皇家的御筵,真不是一般的寒酸,苏油都不好意思说有些啥。

既谢恩,新科进士们诣国子监,拜谒先圣先师。

这里也有一道记录手续,新科们挨着过堂,在阁下告名。

一个个慢慢来,唯恐孔老夫子在天之灵听不清楚记不住。

政府接下来也要举办宴会款待进士们,这个宴叫“闻喜宴”。

分两天,第一天宴进士科,作陪的是丞郎、大两省的高级官员;

第二天才轮到各科,作陪的官员同样就低一档了。

纵然在京中有了住处,就在街口斜对面,苏油这几天还是不能回住处。

早在未唱名前,政府就已经安排妥当,专门设立了两个临时机构处理这件大事文科状元局和武科状元局。

为了表示重视,殿前步军司还要派出鞍马仪仗,迎引文武三魁,各自乘马,一路簇拥,送他们到状元局安泊款待。

文科状元局就在贡院,转来转去又转回来了。

汴京城万人空巷,齐出围观。

现在三魁头上戴的帽子叫“羞帽”表示新科三魁骤得高位,对自己的身份还适应不了,要借这个帽子遮挡一下,以免被路人看坏了。

三魁到状元局住下之后,就是每日好吃好喝好接待。

漕帅两司,一文一武,给官钱供应。

除了这个,诸州府的在京守臣、诸路的三司,中央各部委主要是制阃殿步和三司各单位,各级官员,都要馈送酒钱过来,这叫“助局”。

还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跟后世各省文理状元一样,从省到县各级政府,甚至培育过人才的学校,都要给予状元奖励一样。

也不是纯粹的瞎吃喝,进士们还是有些事情要做的,最重要的就修订《登科录》。

后世各种高级干部培训班之后,都要搞一个《**届**培训班同学录》,仍然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这个事情非常郑重,也是今后仕途中奥援的重要来源,由文武新科两位状元亲自当任局长,差委一些有名有望的同年进士充当本局职事,共同办理这件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