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

苏厨 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0:21:34 来源:笔趣阁

吴逵泪流满面,再次拜倒:“广锐军斩关而出,对自己的同袍挥舞屠刀,吴逵自知罪孽深重。”

“益西威舍的声名,我是信的,只求学士看在广锐军为国力,蒙冤受屈的份上,宽饶手下兄弟们则个。”

“至于吴逵,不敢不死。”

苏油面露诧异的神色:“你……是蕃人?”

吴逵点头:“广锐军是汉人骑军,不过头领历来都是蕃人。”

苏油喟然:“虽不同族,却能让麾下将士豁出性命来营救,你也是汉代李广一般的人物。”

“你放心,广锐军家属,我已命王广渊妥为安置,开仓放粮,人均三斗。”

“也嘱咐了军中,不许杀降。招获广锐军的兄弟,与斩首同功,滥开杀戒,与杀良同罪。”

“叫兄弟们下来吧,你们杀了都监,县尉,惩罚肯定是有的。”

“但是我可以向你们保证,祸不及家小亲族。”

说完冷森森地道:“首犯,杀人,放火,我可能救不了。但是我向你们保证,如果你刚才所言为实,到时候一定让你们观刑,让你们看着王文谅死在王法之下,死在你们前面,让你们得个痛快!”

然后又舒缓了语气:“去吧,去晓谕兄弟们,不要一错再错了。”

“为了你们的亲人,下山吧,没水没粮,熬不过三日的。”

“囤安军,镇戎军,就在青牛川边界待命,不说他们,就山下林广和折克柔,你们能对付?”

“你们倒是简简单单拼掉一条命完事儿,父母怎么办?妻儿怎么办?沦为罪囚,为妓为奴,瘐死蛮荒?!”

吴逵感激涕零:“学士如此仁义,吴逵再没心肠,也不能无动。”

对苏油又用蕃礼叩了一个头:“我这就去召集兄弟们下山。吴逵只恨自己福薄,未能在益西威舍帐前报效,只待此间事了……”

苏油冷冷地打断:“就挥刀自尽是吧?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你还得随我回去庆州,在百姓和同袍面前,论罪抵法!”

“你们之前失去的公平,我会还给你们;但他们失去的公平,你们同样要还!”

吴逵默然良久,再次深深叩了一个头:“罪将吴逵,谨遵帅令。”

《蜀中杂记》:

“熙宁四年,兀,抚宁失守,庆州兵变,绛谔待罪。

油昼夜奔抵庆州,招逾吴逵,以恩义感之。

逵痛悔嚎啕,投兵束手。

乱起三日而平。

初,知庆州王广渊阳劳军士,遣归旧戍,而潜戒部将,欲以蕃兵八千间道邀击,期尽戮之。

油自处广锐军中,其谋乃止。

士兵解吉六百余人,逃散乾耀州界,闻油至,举众来投。

油乃命禁杀戮,遣官泾原、环庆,招捕散卒,毋得贪功务杀。

令招降一人,依斩获一级酬奖。

上闻,乃叹曰:‘人命至重,恻然可伤。油之所举,深孚朕心。’

庆州乱平,未费一兵一卒,降者凡九指挥。

夏人闻庆州乱平,乃退。

三月辛丑,诏曰:

“庆州叛兵,元谋反手杀都监、县尉,捕杀获者,当绞者论如法;

非元谋而尝与官军斗敌,捕杀获者,父子并刺,决配荆湖路牢城。

余皆释之。”

事后,韩绛罢知邓州,徙许州、大名府。

种谔贬汝州团练副使,安置潭州。再贬贺州别驾,移至单州。后再移至华州。

苏油以定边平乱之功,迁天章阁直学士,宣徽北院使,柱国,金紫光禄大夫,佐运宣德功臣,陕西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知渭州。

这里边讲究很多,宣徽院,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享供帐之仪,一切内外供奉、都检视其名物。

宣徽北院使,赵顼刚刚著令,位参政、枢副、同知之下,和南院使共院,而各设厅事,通掌院事,资望稍逊南院使。

这是一个虚职,但是地位崇高,职位无人的时候,一般由枢密副使充任。

这是为苏油下一步升迁同知枢密院事或者枢密副使做准备。

还有一个新出现的头衔,佐运宣德功臣,这个叫功臣号。

宰相,枢密使初拜,必赐;参政,枢密副使,看皇帝意见,恩赐;外臣勋高者,或赐。

苏油得到的这个功臣号,是外臣中极为难得的,当然这也与他的功劳相匹配。

但是这玩意儿太吓人了,苏油赶紧上表力辞。

又不是皇亲国戚滥封,光那个柱国的勋阶就已经是从二品,上面就只剩下一个上柱国,妥妥的策勋第十一转!

赵顼是喜欢苏油到不行了,但是苏油绝对不敢恃宠而骄。

真实历史上,最年轻的宰相出现在徽宗朝,范宗尹拜相之时,那也是年满三十周岁。

可苏油,今年才二十四!

势力未成,羽翼未封,年纪轻轻飘得太高,脚底下是空的,那就只有摔死的命!

这绝不是苏油想要的结果。

十年仕途,就爬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后面四十年还得怎么熬?!

真要是三十岁就被投闲置散,然后看着一帮傻缺拉着大宋这辆破车朝灭亡之路狂奔,自己倒是可以漂洋过海去快活,老百姓们怎么办?那么多帮助过自己,提携过自己,支持过自己的人怎么办?

好在写自我批评报告,苏油在后世就是熟手。

于是在给朝廷的谢表中,苏油首先就说自己对陛下和中书的旨意阳奉阴违,在陕西搞的都是似是而非的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还坚决抵制保马法,属于不大听招呼的人,不当升赏。

其次,萧关大捷,是建立在环庆被肆虐的痛苦之上的,当时自己是名义上的两路军事总指挥,没有从全局考虑,厚此薄彼,一胜一负,其实抵消之后,功劳并不大。

第三,情报工作出现重大纰漏,王文谅这个西夏人,潜伏在前线指挥部的大间谍大毒瘤,居然这么久没有被发现,还让他升到了影响永兴军路决策的地步!

这导致韩绛的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导致横山攻略遭遇重大挫折,埋下了广锐军叛乱的祸根。

虽然事发时韩绛已经接替了自己在永兴军路的职责,但是事情的起因却是早已有之,因此自己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在朝命到达之前,没有按照宋律对叛军进行诛绝,反而对叛贼表示同情,采用了和绥政策。

虽然事后查明,广锐军叛变,是王文谅一手炮制的大阴谋,但是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是绝对存在瑕疵的,因此应当惩戒。

第五,为图方便,擅自开常平仓平息事态,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职权范围。

虽然事后填补了常平仓的粮食,但是这种特例还是干犯了法令对地方执政者的约束,理应受罚。

第六,萧关大捷,并不是个人的功劳,它是从上到下所有人力同心的结果。

自己提拔过速,而有功人员不得封赏,这是明显的不公,也让自己心怀忐忑。

希望朝廷削薄自己的功劳,奖掖奋勇抗敌的将士,才是真正的赏罚分明。

第七,很多陕西的老臣,当年都是臣的上司,为了国家不计个人得失,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

本来早就该升迁,却因为战事以至于长久淤滞不前,这也不是朝廷赏拔功臣之道。请先提拔他们,臣不急。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陕西路转运使蔡挺,治军有方,甲兵整习,常若寇至。久不迁转,以致有“玉关人老”之叹。

广锐军都虞候吴逵,爱兵如子,嫉恶如仇。本当成为一代名将,却因为臣的失察,导致他被王文谅陷害,铸成大错,将与十九位袍泽一起,被处以绞刑。

臣痛心莫名,常怀愧疚,实在不敢领受什么赏赐,请朝廷和陛下理解我的心情。

如果可能,请以臣的微薄功劳,换取广锐军都虞候吴逵及以下十九位头目得免一死,流放荆湖路牢营,甚至流放澹耳,这样的惩罚已经不亚于死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