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二百三十四章 赵忭

苏厨 第二百三十四章 赵忭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0:21:34 来源:笔趣阁

张方平说道:“所以,收起你插科打诨那一套,什么酱油皮靴,理科工科,用来换换脑子是可以的,其余的时候,给我好好读书,我每天要亲自督课!”

苏油郁闷地嘀咕:“幸好你马上就要走……”

张方平呵呵冷笑:“放心,就算老夫走了,也会将你交给新来的转运使,知道是谁不?赵抃赵阅道!”

苏油都快吓哭了,脏话都飚出来了:“明公你别吓我呀!那老特把宰相都活活咬死了,让他别来,我明天就去学宫乖乖读书好不好……”

陈执中,深得帝心,赵祯的铁杆,父子名相。

然并卵,还是倒了,被赵抃咬死不放,最后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

这位还是张方平的老上级,张方平摇头叹息:“真宗时,陈公疏远小臣始建储嗣之议,今上德之。庆历中,由参知政事第一次拜相,官家亲召我谕曰:‘卿草陈执中麻,当令中外无言,乃善。’于是我写了‘纳忠先帝,有德朕躬’八个字,官家称善,而世亦无敢议者……奈何啊,该倒还得倒……”

苏油说道:“朝廷宰执更替,未免也太快了……”

张方平瞪眼道:“还有心情管这个,你那几十个孤儿,好好教导吧,吸取老夫与执中教训,别被他们拖累才好。”

苏油不觉好笑:“明公,你比我家八公想得还远,他就想到我娶妻而已,你都开始安排政敌了……”

回到家中,苏油将刘嗣叫来:“四哥,明日你便回眉山,你替糟娃哥的位置,管商务,糟娃哥替小妹,管内务,小妹来我这里。”

刘嗣问道:“为啥?”

苏油严肃地说道:“反动势力亡我理工之心不死,以后我的精力主要得放在文科上了……”

刘嗣劝道:“少爷……其实,大家想让你静下心读书,也是为你好……你要是考个状元回家,那也是光宗耀祖不是?”

苏油气得飞起一脚:“连你都是个墙头草!不行,我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小妹聪明,我教你两个时辰的东西,她半个时辰就会了,以后我教她,她再教你们,这样能把我的时间多腾一些出来。”

刘嗣很郁闷:“你就是嫌我笨呗……”

苏油笑了:“笨你个大头鬼,回去把农书,图纸给我抓好。理工这东西,好处就在于只要你肯学,一点一点啃,总能啃下不少来,不像诗词,没有天赋写出来的,那真叫臭不可闻。”

说完拍了拍刘嗣肩膀:“所以放心,我给你们选的路是最好走的,闷头走下去,总能达成了不起的成就……”

刘嗣一下子开心了,准备回自己房间收拾行李,走到门口感觉哪里没对:“少爷,后边这话,和前边那话,不还是一个意思?”

这都听出来了,呵呵呵呵四哥你资质其实可以的……

在所有人的眼里,苏油自打行了冠礼之后,一下子变得好乖。

每天早上起来,做一把胡子公公传授的引导术,然后听苏小妹在一边读各地来信,并口述回信。

吃过早饭,老老实实去学宫读书,认真听讲,不和旁人多说一句。

下课后回州府,将课程笔记交给张方平,然后被老头用恐怖的记忆力碾压再碾压。

之后管勾送上老张一日的工作记录,让苏油观政。

有两刻时间吃饭,中间还要讨论一天政务得失,听老张指点处理方案。

吃完完成公文书写。

然后点起汽灯,开始做老张布置的课外作业,完成阅读任务,不懂的请教。

张方平也读书,不过他读的是眉山送来的那些——农书,西南方志,还有自己没读过的散本。

有时候读到太晚,苏油干脆也不回去了,直接睡床榻,继续当小狗。

每当这种时候,苏小妹次日早上便会过来,一天的日常操作又重新开始。

苏小妹帮助苏油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问题,有时候苏油与张方平对答的时候,苏小妹还能侃侃而谈。

就连张方平都啧啧感慨,小妹这过目不忘的本事儿很有老夫的风范!唉,可惜,这要是男儿身的话,老夫还这么费心费力地教明润干啥,人嫌狗不理的,有多远扔多远。

苏油又翻白眼了,狗不理,那是炊饼!

按照数学列出一个严谨的记忆力不等式:老张》大苏》苏小妹》小天师》小苏》苏油》李拴住刘嗣张藻张麒张散张胜……

不等式写出来苏油哭了,这特么到底是妖孽太多还是老子姿质不行?看过来看过去,老子最多算是中人偏上,多点不多。

因此苏油的书房中,又多了一道横幅——笨鸟先飞。

所有人见到这横幅都直啅牙花子,小郎君最近有些飘了啊,这谦虚过了度,就显得有些那啥了是不……

该来的终于要来,先是小报消息,殿中侍御史赵抃,扳倒宰相,新任宰相向皇帝提出议案——御史言官任职应该不超过两年,到期应该放出去当知州。

因此赵抃顶着个历史上包公都没有的真实头衔“铁面御史”——这名头后来上了《宋史》——出知梓州,兼任益州转运使,然后屁股都还没坐热,就得到新的任命——益州知州。

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过渡,赵铁面的下一步,就是顶老张的班,兼管四路转运。

这天苏洵早上起来,就被老张派人来告知,放学后早点去州府,老赵今日要来成都赴任,苏油得去拜见。

成都是路治所在地,同时也是州治所在地,因此是两套机构。

老张先交出一半权力,等八月全部交接清楚,就可以拍拍屁股回汴京了。

苏油现在是正儿八经的益州学宫士子,正归州府管辖,老张这也算是提前甩包袱。

新知州赵抃,也是一个有趣的官。

这位仁兄,对官员和对百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举发不避权贵幸臣,声名严正。认为小人即使犯了小小的过失,也应当尽力遏制阻绝他。陈执中遇到他,也算倒霉。

益州和眉州不同,百姓势弱,官吏豪强肆意违法,而张方平之前并没有整顿官场,一直集中精力弄民生经济,没顾到这上边来。

转运使掌管一路以上财政,有督促地方官吏的权力,还兼管边防、治安和巡察等务,是路级行政长官,正管十来个州。

赵抃以身作则,亲身下访,使得当地的风气为之改变。

益州治下偏远的小城,别说百姓了,不少吏员一辈子连知州都没见过。

而赵抃巡视深入到县乡,几乎就是无处不到,所过之处,官场震肃。

百姓们开心地奔走告慰——自打赵公来了,官吏豪强们都变得好乖哟!

苏油听了不由腹诽,连老子都不敢不乖,何况他们!

“长厚清修,人不见其喜愠。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不可告,则不敢为也。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为世所称道。”

短短数月,益州风气已经大改,如今官场上疯传一句顺口溜——温润难欺张学士,清寒无喜赵知州。

但是在士林之中,该仁兄风评那叫一个一边倒——风雅太守!

老头首先是大宋著名书法家,然后有个习惯,去哪里都是孤身上任,随身只得三件宝贝——一琴,一鹤,一白龟。

从绵州南来成都的途中,此公看到江水清澈透亮,船行至江中时,发誓道:“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

从此后,这条江被称为清白江,直到后世,成都市也还有个青白江区,便是因此公得名。

口碑出众,就是大宋第一等不能惹的角色,注定会登录史书的名臣。

苏油如今还算是老百姓,属于赵知州亲切关怀的对象,仍然难免心里打鼓,特地让石薇带上了木客,以加深印象,寻找共同语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