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二百四十章 鳜鱼肥(加更,求票,月票好少)

张象中问道:“什么真的?”

苏油说道:“老头说,让我把《尚书》的问题带到汴京,我想找谁他都能给我开介绍信……”

张象中哈哈一笑,拍着苏油的肩膀:“贤弟这气运人缘,还真让愚兄都羡慕不已啊……”

石薇可怜巴巴地捧着白龟:“小油哥哥,要不我们把白龟还给知州爷爷吧?”

苏油一横眼:“凭什么?!凭真本事赢来的龟,为什么要还回去?!薇儿你放心,知州爷爷很实诚的,输了就是输了。大不了下次我让他赢一次就是。好久没做好吃的了,薇儿你想吃什么?”

石薇想了想:“我们吃干烧鲫鱼吧。”

张象中一抹嘴巴:“别呀,鲫鱼怎么能过瘾,我让外面送两条鳜鱼来!八月里吃这个才正好!”

自打苏油来了成都,这小院子里边的调料就更加精细了。

比如以前用鸡肉松作为味精的替代品,如今有了烤炉和摇柄粉碎机,被苏油弄成了添加有干香菇、姜片、干木耳等配料的复合型鸡肉粉。

而茱萸酱,又增加了茱萸酱腌泡姜这样的咸菜品种,有点像后世韩国泡菜的样子。

干烧鳜鱼,也是后世著名的川菜。

将鳜鱼剖腹,去鳞、腮、内脏后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在鱼身两面交错划几刀,里外抹上盐,用料酒,姜葱丝腌上一小会儿;

腌鱼的时候,将肥瘦猪肉剁成细末;葱去根须,洗净,切段;

茱萸酱腌泡姜,取出剁细;

将糖、醋、鸡肉粉加适量水调匀糖醋汁;

备料备好,就可以开始煎鱼了。

炒勺上火加油,烧到六成热,下鳜鱼,将它煎成浅黄色;

锅要热,油要温,鱼必须煎得完整不破皮。

鱼煎得之后,放置滴油,另一边开始煸炒臊子末。

铁锅置旺火烧红,倒入茶油,下肉末煸散,直到油亮肉酥后,下入葱,蒜粒、茱萸泡姜末、煸出香味和红油;

最关键,加一些芽菜末,提升鲜香。

将糖醋汁,酱油,高汤加入锅中,烧开后下鱼;

小火烧上片刻,翻鱼,等到汤汁几乎全干,重新亮油的时候,将鱼入盘;

将锅内剩下的肉末调料炒匀,挂在鱼上,这道菜便做好了。

这道菜有个说头,叫“自来芡”,就是以小火煸足,逼出鱼肉中的胶原蛋白,让其溶解在汤内,在逐渐变干的过程中形成滋味浓郁的芡汁。

张象中只要苏油来看望石薇,必定会找各种理由过来,对厨房各种家伙放什么地方比苏油还熟悉。

天师架子也不端了,亲自摆碗布筷子,跟着瞎忙。

元德公已经是制作泡酒的高手,不过没有苏油和石薇的份,老头是医学大家,知道酒精对小孩子身体的影响,不给他们瞎吃。

元德公已经是制作泡酒的高手,不过没有苏油和石薇的份,老头是医学大家,知道酒精对小孩子身体的影响,不给他们瞎吃。

不过这次苏油没闹,没有别的原因,喝酒吃鱼是不错,不过干烧鳜鱼的里边吸饱了芡汁的臊子下米饭,那是真正的美味!

再说老头制作香饮的本事儿厉害,用茅根,荸荠,乌梅,各种药草做出来的酸梅汤,好喝得不要不要的。

众人上桌,张象中夹了一筷子鳜鱼,然后就拿筷子直点:“德公快尝尝,我就说要用鳜鱼做吧!这滋味,外头绝对吃不到!”

元德公尝了一口也笑:“小油,你来的次数太少了,导引术到现在都还没学全呢。”

苏油把米饭刨得哗哗的,抬起头嘟囔:“连我都好久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了!忙得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

接下来就安静了,只听见筷子碗盘碰触的声音。

过了一刻钟,两大两小才一起舒了口气,两条鳜鱼,已经消失一条半了。

张象中这才恢复了天师样子,一边慢条斯理地挑拣着肉臊子,一边和苏油聊天:“贤弟刚刚关心日食,却不知彗星入紫薇垣,才是泼天的大事。”

紫薇垣是帝宫,这是对皇帝不利。

加上八月庚戌朔的日食,顿时朝堂上群情汹汹,主要针对两件事情——立储君,罢狄青。

赵祯自己有三个儿子,但是全部早夭,于是在景祐二年,将濮王的幼子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抚养。

四岁时,赵宗实被封为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升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

等到了七岁,仁宗的亲生儿子豫王赵昕出生后,赵宗实出宫回到生父赵允让身边。

到了差一月十一岁的时候,仁宗的亲儿子豫王赵昕早夭。

六年前,赵宗实十八岁的时候,升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

文彦博、刘沆、富弼,欧阳修,司马光轮番上奏,说的就是这两件事情。

文章看似非常有技巧,皇帝你爱选谁选谁,我们都开心。

有的给官家开出了甲乙丙三个方案,官家呀,你可以从太宗支子里选,可以从太祖太宗曾孙里选,但是和你最近的,就是太宗曾孙了,也是可以的哟……

有的则说官家呀,你先摆一个在那里嘛,摆一个,然后慢慢自己生,生得出来,再让他回去呗,疯狂暗示这事情你又不是没做过。

还有的更绝,官家啊,国朝二宗相继尹京,不立太子我们就不立,但是你先任命一个宗室做开封府尹呗……

真是替皇帝操不完的心,然而,皇储的选择,真的不多。

张象中说道:“团练使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好嬉游玩乐,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就像一个儒者……咦,这么说起来,跟你好像呢。”

石薇也捧着碗点头,觉得这就是小油哥哥的翻版,顿时对赵宗实印象很好。

张象中说道:“听说他见自己的老师,一般都穿着朝服,说是见自己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待。宗室子弟中有人借了金带,却拿铜带相还,管家不忿,他却说这本来是我那条腰带啊,照样收下了。”

“还有还有,他曾让殿前侍者给他卖一条犀带,本来值钱三十万,却被弄丢了。团练他也不追问。”

石薇点头点得更厉害,我也搞丢了小油哥哥送来的好多东西,他也从来不追问。

苏油这叫一个尴尬,自己这样的变态,啊不,特例,那是因为骨子里本来就是一个成人。

可这些事情落到这赵宗实身上,给他的唯一印象就是一个字——假。

然而问题在于,这事情还没法辩驳,不然别人就会反问,那你呢?

只好赶紧结束这话题:“那官家如何处理的?”

张象中说道:“两件事情都是官家不愿意做的,拖了很久。这次,再也拖不下去了。”

“没办法,相比储副,只有先牺牲狄枢密了。”

《宋史》:八月癸亥,狄青罢,以韩琦为枢密使。

后边还有一句诛心的附加:是夕,彗灭。

苏油摇头:“朝廷诸公,太刻薄武人了。”

张象中也摇头:“不过总算有件好事儿,张学士重掌计司,朝廷财政可算得到了好转。”

苏油更加摇头:“因人成事,制度难成,这就没有后续。他当年在京之时,国家有三年粮食,六年马粟。结果等他回到京城给我来信,说前任们将他当年的积蓄再次耗了个七七八八。”

张象中说道:“这不是又回来了吗?张公如今可算名震朝堂。”

苏油继续摇头:“想多了,如今朝堂,看背景大过看能力,张公又无党……”

……

《宋史》:方平还自益州,奏免横赋四十万贯疋,及减兴、嘉、邛州铸钱十余万,蜀人便之。

始方平主计京师,有三年粮,而马粟倍之。至是马粟仅足一岁,而粮亦减半。

方平遂画漕运十四策。宰相富弼读方平奏上前,昼漏尽十刻。

上太息称善。弼曰:“此国计大本,非常奏也。”悉如所启施行。

退谓方平曰:“自庆历以来,公论食货详矣。朝廷每有所损益,必以公奏议为本。”

其后未期年,而京师有五年之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