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开张

苏厨 第一百九十章 戒尺要开张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20:21:34 来源:笔趣阁

王孙就是猴子,古人认为,猿与猴,是两种不同德性的动物,猿是君子,猴是小人。

柳宗元这篇文章颂扬了猿的德性,而对猴表示出了憎恶,其实是一篇寓言。

文中说“猿之德静以恒,类仁让孝慈。居相爱,食相先,行有列,饮有序……故猿之居山恒郁然。”

然后又说“王孙之德躁以嚣,勃诤号呶,,虽群不相善也。食相噬啮,行无列,饮无序。乖离而不思。……故王孙之居山恒蒿然。”

还说“以是猿群众则逐王孙,王孙群众亦猿。”其实就是在说党争。

然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善与恶不同乡”。

这也是士大夫普遍推崇的观点,不过苏油不太认可。

平时结交朋友师长,那自然是亲君子不亲小人,但是政治,说到底还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不过现在和俩孩子说不着这些,苏油就老老实实按柳大大的意思讲解。

八公端着一碗甜汤来到门口,偷看里边三娃一猿在看文章,又偷偷缩了回去,抹了把眼角端着碗往回走:“回来就好,总之回来就好啊……”

也不知道是石薇嘴里的胡子公公药效奇佳,还是八公揍屁股的手法独到,总之苏油再次醒来,居然又可以活蹦乱跳了。

起床第一件事情,便是去给八公道歉,小小年纪远在千里之外,遇上这样的大事儿,家里人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苏油一道歉,八公反而局促了,最后一老一小顺理成章地让高小相爷做了背锅侠。

就是嘛,老外就是不懂人情世故,就知道瞎吹抬高自己,不知道会让人家家里大人担心啊?

打也打了,气也消了,八公又念叨起这趟行程的好处来:“富贵险中求啊。咱爷俩底子太薄了,到时候薇儿出嫁,夫家的聘礼压不住妻家的陪嫁,别说江卿,就连四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要笑话,你也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我就愁啊,愁啊……好不容易后山开了两百亩地,你要用来做族田,我也就不好拦着。想来想去,就剩那片樟树林子算产业,唉。”

“不过这回好了,你送回来的那些东西我让石家老大看了,都是了不得的值钱玩意儿,说光那些竹子的东西都老贵了,更别提象牙犀角宝石什么的。嘿嘿嘿,薇儿的聘礼这就齐了,打今天起,我们爷俩就算吃糠咽菜,那些东西都只能进不能出!”

“还有你那几块银板子,你堂哥说虽然来路正当,可毕竟犯忌讳,我让小七嗣娃他们给熔了,弄成了小饼子,到时候还可以给薇儿弄套头面。”

苏油拉着八公粗糙的双手:“八公,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就别操心这些还远得没边的事情了。总之我不会差钱用的。我要一门心思赚钱的话,怕是满大宋没人赚得过我。”

八公笑道:“知道你能耐,不过还是要读书,从这边出头才好,这样才没人欺负得了你,乡亲们还得托你庇佑呢。”

苏油说道:“八公,我先打个招呼啊,即使今后我出头了,也不会搞投献那一套,这个得麻烦你先和三哥五哥他们说清楚。”

“我苏家人,当年能够卖地救灾,现在就不要去贪图节省那点田税。以后的可龙里,不靠地里边刨食。我们可以搞粮**加工,深加工,做个面粉大王,面条大王,粉丝大王啥的,一样的滋润。”

八公巴掌又举起来了:“没打醒是不是?!拿土匪往自己身上比划!”

苏油将八公的手拉下来:“八公,既然你都不生气了,那我就去学宫见龙山长了?”

八公眉毛又皱了起来:“躲不过的,这样吧,你让薇儿把药酒也带上,那酒看样子是挺灵……”

苏油:“……”

庆历三年,宋朝廷颁诏各郡县普建文庙,眉山学宫就是在那时候建起来的。

初建之时只是个小地方,如今被世家扩建,修缮,已经成了左庙右学的格局。

从前向后,首先是林立的系马石桩,每个石桩顶部都有雕有一个小生肖,小瑞兽。

就算官家来了,此处也必须下马步行。然后穿过有镶嵌“文庙”二字的石坊、过棂星门、跨过泮池上的三穿九洞桥。便是建筑群了。

左边是文庙,主体是戟门和大成殿。右边是学堂,包括奎文阁、明伦堂、时习斋、日新斋、教谕廨、训导廨、射圃。

一说起文庙学宫,基本都知道明伦堂,因为那是讲习之所。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但是今天苏油没在那里,他现在在大成殿,被罚跪在孔圣牌位前。

龙老头给牌位上了香,领着唐淹一起行了礼,然后分左右坐下,拿起桌上的非遗戒尺:“说说吧,看看该不该打。”

苏油老老实实伸出双手:“弟子一路荒废了学业,卖弄文才,引来谬誉,该打。”

“哈?”龙老头都给气笑了:“果然是神童啊?当真聪明,还知道挑最轻巧的说!”

苏油低着头:“弟子不敢。”

侧身问唐淹:“彦通,这小子《左传》教到哪里了?”

唐淹拱手道:“已到哀公八年。”

龙老头微微一惊:“这么快?快学完了?”

唐淹道:“明润说他不是张公那般过目不忘的天才,因此读书要先通大旨,在细究详屑。”

“我觉得也有道理,因此先给他通过一遍,也好方便他找时间更多的自行领悟。”

龙老头点点头:“因材施教,这小子一天到晚忙得跟个猴似的,可能也只有用这种办法了。既然都快学完了,那我问你,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可还记得?”

苏油说道:“知道,这段有三个道理: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其一也;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其二也;率义不爽,好恶不愆,城可获而民知义所,有死命而无二心。其三也。”

这一段是讲述了一场晋国大夫荀吴率军征伐鲜虞族的奇葩战争。

鲜虞族的城池刚被包围起来就有人要叛变投降,荀吴不同意。

手下问为何,他说君子要知道爱什么恨什么,才让人民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准则。

交城叛变这种行为,是应该被憎恶的;别人交出城池投降,不值得高兴。而且之后还要奖赏所憎恶的人,那么以后还如何对待所喜爱的人?

但是如果不给奖赏,那就是失信,反而会让人民无所适从。

因此能进就进,不能就退,量力而行才好。不能因为想取城池却走向邪路,那样以后会带来更大损失。

于是一直围城,围到城中的人出来说我们已经都没有吃的了,再不投降都没法活命了!

荀吴才同意了他们的投降,没有杀一个人,只把鲜虞国君作为俘虏带回了晋国。

龙老头再次点头:“好!看来大略你是学得不错,那我来问你,这其中的第二条,你在大理对付侬智高时,可做到了?”

苏油拱手:“不敢隐瞒龙师,苏油不但做到了第二条,而且,三条都做到了。”

龙老头眉毛抖了抖:“你今番要是能把这三条圆了,那我就不罚你。要是圆不上,呵呵呵,你懂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