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二百二十章 买房

苏厨 第二百二十章 买房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诸葛亮在蜀中百姓心目中威望崇高,在蜀中文人眼里,也是千古文臣的典范。

相比周公和孔子,他似乎更温和,更悲情,更具情操。在百姓心中,也就更加伟大。

然而实际上,大丞相治蜀,用的是严刑峻法,不过民乐从之而已。

如今苏家四人,就在反复论辩这件事情——严刑峻法,和民乐从之,不是应该是矛盾的吗?大丞相怎么做到的呢?

苏洵的观点,是诸葛亮得先主后主无条件的信任,能够放手实现自己的理想,毫无顾忌,因此小人不敢挑拨,无隙可乘,只得遵从。

苏辙认为,诸葛亮善于调和局面,能平衡土著派和外来派之间的关系,获得他们的信任和依赖,大家齐心协力,不是一人的功劳。

苏轼的观点很简单,就四个字,公平无私,只要一碗水端平了,大家就都能接受。

苏油的理解则完全跳脱了诸葛亮本身——法律这东西,是底线,所谓严与不严,其实就是底线的高和低而已。

但是偷一头牛,是充军还是砍头,对于从不偷牛的人来说,其实没有任何区别的。

因此严刑峻法不是毛病,关键是让老百姓平日里说话做事,都远远高于这条底线。如此一来,即使严刑峻法,也形同虚设,百姓就不觉其严。

从这个意义上说,诸葛亮的严刑峻法,其实徒具其表,离老百姓动则触碰的那条上限还远的法律,不是真正的严刑峻法。

这需要引导风气,将老百姓的行为上限提高,所以如今大宋的一些现象,比如因为是读书人,偷了银器还能当成美事来传扬,这就不行了。

这会伤害风化,让百姓无所适从,是没有道理的。

汉昭烈陵前石人石马并列,在苍松翠柏之间,自然会让人引发思古之情。

石薇从包里取出一个面饼:“小油哥哥,军屯的锅盔,你吃吧。”

受情绪的牵引,苏洵想到这弟弟的身世,心下也不免有些怜悯:“张学士也是一片好心,明润你在成都,要日日请教,学业不可半刻放松。其实这样也好,你在眉山,事务缠杂,太分心了。”

“眉山产业,有你嫂子给你看着,尽可放心,在成都也不要亏了自己,该花用的就花用,该置办就置办。”

苏油点头:“谢谢堂哥关心,我定然好好学习,也会照顾好自己。”

没过两天,苏洵就恨不得收回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刘嗣带着几个孩子来了,苏油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他和薛忠去找牙行,在成都学宫和府司衙门之间,选了一处顶好的院子,花了五百贯买下来。

接着大改造开始了,排管,装修澡堂,卫生间,厨房,卧室地暖,安装大窑,拼接玻璃鱼缸,改造屋子……装修的费用,比房子钱贵了两倍!

好在还是简约朴素的风格,光看外边看不出多贵,与土地庙可龙里一脉相承。

这让不知道底细苏洵稍微放了些心,至少这娃不是一味贪图声色享乐。

黄雏也来了,苏油将它送到玉局观,自己买了一头和黄雏差不多大的驴子。

没敢买马,买了薇儿就有一起纵马的理由了,成都市人太多,容易出事儿。

院子还是三进,薇儿不能住这里,不过苏油也没打算自己独自住在内院里边。

内院是自己和小组一起住,中间是库房和程三他们几个分号的师爷,外边是眉山江卿找来的粗使妈子,仆从护院。

一切安排妥当,苏家小少爷,总算有点小少爷的模样了。

程三是少数几个真正知道苏油底细的外人,对苏油恭敬得不能再恭敬:“小少爷,宅子弄好了,不过这酒楼无需如此麻烦了吧?眉山方知味,即是与商号总部一体的,为何到了成都,要分别设置?”

苏油笑道:“眉山民风开化,城中事务几乎就等同于江卿事务,因此无碍。”

“可成都就不同了,我们新来乍到,还有一个适应过程,分开设置,也不那么碍眼。”

“商号要的是低调,酒楼要的是高调,一明一暗,性质不同。”

程三想想也是,笑道:“如此那就需设在热闹的地方,目前看了两处。”

“城外一处在新南市,地方绝对是好地方,不过如今还只是个台子,须得新建;”

“城内一处立此不远,在学宫附近,叫魁星楼,两面临街,楼后还有个园子,算是热闹去处,不过价钱高了些。”

苏油问道:“多少钱?”

程三说道:“那边要价三千贯。”

苏油说道:“那改天看了再行定夺吧。”

次日起来,张老头又将几人叫去,询问了眉州的社会生态,对井务尤其上心,最后还抱着一丝侥幸:“淯井真的枯竭了?”

苏洵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也不完全是门外汉:“太守,淯井并未枯竭,但是对依赖淯井的众多盐户来说,已经无利可图了。”

张方平叹气道:“难啊……昨夜看了你的条陈,道理分析得明白,淯井枯槁,井务不减,豪强转嫁课务,首先遭难的就是底层盐户。逃散流离算是好的,留在井上的,所受酷压,可以想见。”

苏洵说道:“明公,办法终归是有的,如今眉州井务已能支撑川中盐局,十口新井,朝廷利得其半,完全可以以陵易淯。淯井周边,开发梯田,将盐户转为农户,或可解患。”

张方平摇头:“就怕旧患未除,新患又生——最后这些土地,一样落入豪强手中。听说你眉州有个温水煮青蛙的理论?如今那边的盐商们,就好比这温水里边的青蛙……”

苏洵笑道:“这是我家小弟胡说八道,有辱明公清听。”

苏油正在给石薇削水果,闻言抬头:“豪强也是人,一样可以干他们的老本行嘛。”

张方平笑道:“明润,你说说看,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嗯,学宫十三经石刻,就任由你自行拓印。”

苏轼赶紧扯了扯苏油的衣袖,意思是赚大了,赶紧答应下来。

苏油起身说道:“豪强之所以是豪强,一是资金充裕,而是产业广布,三是其下依附之人很多,四是有官员庇佑。”

“要解决豪强兼并土地的问题,其实也可以从这几条入手。”

“资金充裕,就引导他们将资金用到其他地方,而不是大肆并购田土。”

“产业众多,就引入竞争,让他们有所选汰,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而放弃其它获利不丰的投入。”

“依附之人众多,那是因为土地都集中在他们手上,而土地,是利益丰厚的资源。”

“那就降低他们能从土地上得到的收益,因为他们这部分收益里,有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不合法的。”

张方平惊讶道:“哦?你竟然还知道这个?”

苏油说道:“龙老说过:农人依附豪强,是因为豪强依附官员。而官员有免税资格,因而这些土地,可以避税。这就是我大宋的兼并问题。”

“然而龙老还说过,各品秩的官员,能有多少避税土地,朝廷早有规制。当时我就问了一个问题——难道川中的土地,都能被官员们占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