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势

苏厨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攻势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苏利涉说道:“这座山乃辽东第一雄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代以前称作乌骨山,唐代以后称作凤凰山。”

“凤凰山是白山的余脉,分割辽东南北。”

“山北有一条河流叫衍水,相传燕太子丹曾经逃匿于此,因而又叫太子河。”

“山北诸水皆汇入太子河,太子河又汇入辽河,最后注入大海。”

“而南面诸水,则汇入鸭渌江,最终在此地入海。”

“辽朝能将鸭渌江四州之地割让给大宋,也不是一点倚仗都没有的。”

阿骨打说道:“所以哥哥这买卖有点亏了,从这里要去婆娑岭,首先就得经过凤凰山东麓上的凤城。”

“那就不用想了。”苏利涉摇头道:“凤凰山地势险要,辽人为了防止女直、室韦、白山等部,几十年下来,在山上修筑了许多易守难攻的高山城隘。”

“其实阿忠所说的凤城,在辽国正式名称应该叫做开州,从建立之初,到现在都没有被攻陷过。”

“此城位于凤凰山半山之上,中心低洼,四周高峭,呈一巨大的簸箕状。”

“南西北三面,皆由突兀的山峰和陡峭的岩脊围起,攒云峰和大顶子峰东西相对,东面剩下的,就只有一条人工堆积石块构成的夹道,西面则留有一座石门。”

“凤城随山就势,利用当地最多的石头,构造了近百段人工城墙,将天然山体勾连起来,围出了一个方广八里,堪称鸭渌江右岸规模最壮胜的山城。”

“之前那里有驻军一万,现在嘛,估计只会多不会少。”

扁罐不由得叹气:“纸上得来,终究还是太浅啊……”

东北的地理很简单,就松嫩大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其余都是山。

如今的三江平原还是一片蛮荒,其实到后世新中国开发北大荒之前,那里基本上都是蛮荒。

而完颜部祖地所在,却是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连接处,即后世哈尔滨地区。

完颜部祖地西南即松嫩平原,长春洲大基地便在那里的混同江南岸,平原便是由辽国泰州、长春洲、黄龙府连起来的广袤三角地区。

应该说那里潜力无限,无奈周边势力过于庞杂,而且之前的契丹人没有足够的钱粮、人力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沿着大平原继续往西南,平原逐渐收窄,长白山和金山将平原越夹越小,最窄之处也有一个城池,叫通州。

通州南边,就是辽河平原的起点,因此又称通辽。

辽河平原乃是辽国的核心地区,如今更是有粮有铁,王经治理辽阳,鼓励工商,使得那一带颇为繁华,俨然有辽东钱粮仓的架势。

陆路只有海边锦州的咽喉要地,与辽中京道相通;而中京道又只有来州咽喉要地,与辽南京道相通。

也就是著名的山海走廊。

这条走廊一直向南延伸过榆关、营州、跨过滦河、宁河、黄河,方才进入宋境。

从宋国雄霸二州到辽河平原的门户锦州,整整一千里。

因此从地理上来看,辽河平原地处辽国腹心地区,以前非常安全,一直就是契丹重点发展的农耕地区。

从大宋掳掠过去的汉人,大多分布在这一带,实施农耕。

这也导致了很多头下军州与大宋内地重名。

辽人有个习惯,就是按照被掳掠的人口原籍所在地命名新垦的土地——你们是哪里人啊?啊保州的是吧?那这里也就叫保州好了。

但是现在的辽河平原已经毫无安全可言,大宋有了强悍的水师后,燕山咽喉和锦州咽喉,就完全失去了作用。

但是这些和扁罐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从珠州出发去锦州,要绕过辽东半岛,还不如从渤海对面胶东半岛顶部的登州直接出发,那样来得更快。

于是扁罐尴尬了,自己来到这里,基本上既安全又稳妥,差不多就是白捡的功劳。

管好鸭渌江上的四个军州,保障桓州渌州硅藻土开发,顺带收收沿岸部族的兽皮木头,完成四个城池的升级改造,然后,就没事儿了?

所以鸭渌江四州看似艰难艰苦,其实非常保险,出产的物资对军事又至关重要,特别适合扁罐哥这样的人立功。

只要干上两年,就有充分的资历升舰队司令了。

估计这就是赵煦内心的真实想法。

想想不甘心,扁罐又问道:“开州有什么好物产吗?”

苏利涉说道:“物产可是有一样好物产。硼砂铜铁硅藻土都得排在它的后边。”

“什么东西?”

“沙金。”

扁罐若有所思:“沙金啊……”

……

四月,丙午,辽中京留守,少师大公鼎卒。

大公鼎的逝世,让辽国失去了对国内渤海人影响巨大的人物。

辽朝以知南院枢密院事赵廷睦为中京留守。

庚戌,宋朝六十万石军粮前后抵达辽阳,王经将二十万石粮食纳入府库,十万石送往婆娑岭,三十万石发往黄龙府,准备从那里运送到金山前线。

辛亥,辽国上京再起大案。

御史中丞耶律实埒上书曰:“臣前为奸臣所陷,斥窜边郡,幸蒙召用,不敢隐默。赖庙社之休,陛下获纂成业,积年之冤,一旦洗雪。

今灵骨未获,而求之不切。传曰:‘圣人之德,无加于孝。’

昔唐德宗因乱失母,思慕悲伤,孝道益著。周公诛飞廉、恶来,天下大悦。

今逆党未除,大冤不报,上无以慰顺考之灵,下无以释天下之愤。

愿陛下明诏,求顺考之瘗所,尽收奸党,以正邦宪,快四方忠义之心,昭国家赏罚之用,然后致治之道,可得而举矣。”

耶律实埒是被耶律伊逊陷害的人,对耶律伊逊和其余党恨之入骨,这是在说耶律延禧寻找父亲遗骨不够努力,查办奸党余孽力度不够。

这其实也是在指控阿苏办案不力。

查办余党一案,阿苏大肆收受贿赂,“多出奸党之罪”。

萧达和克亲害太子,以贿得免。

萧德哩特是耶律伊逊首先召见谋构太子的人,他的后人行贿阿苏,几乎得脱,最后还是被耶律延禧复查时,亲自揪出来的。

故而耶律实埒愤怒非常,上书弹劾。

耶律延禧命发伊逊、张孝杰、萧德哩特、萧锡沙之墓,剖棺戮尸,以其家属分赐被杀之家,子孙皆徙于边。

而阿苏靠萧奉先运作,竟得免祸。

……

丁巳,荧惑入斗,李夔破松山!

李夔已经摸清了辽军的部署,找到了辽国的弱点,组织三路大军,分前中后滚动而前,沿落马河急进,在松山击溃守军耶律宾喜,取得松山大捷。

松山在后世内蒙赤峰一带,那里有历代辽皇的行宫,诸多金宝尽数落入三部之手。

松山一破,整个中路防线顿时破绽百出,李夔率领玛古苏、蒙根图拉克,连取高州、惠州,以及沿途十余小州,势如破竹,直逼恩州。

恩州若破,接下来就是辽国中京!

如今的辽国,从宋辽边境到长城以南,基本控制在皇太叔耶律和鲁斡手里;

而耶律延禧的重兵则留在上京道金山防线,目的是要保住钱粮根本要地——长春洲。

而两个地区之间的中京道,却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中京道在后世赤峰到承德之间,治所大定府,离恩州不过一百五十里。

松州被破,恩州告急,新任中京留守,知南院枢密院事赵廷睦,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赵廷睦的麻烦,在于他是耶律延禧的人,而如今李夔挥师从松山方向杀过来,将他与耶律延禧隔绝开来。

赵廷睦派出十几次使节,皆杳无音讯,于是只得一边向周边诸州发文,要其司马参军领兵来援,一边遣使南下,告诉皇太叔唇亡齿寒之理,卑辞媚语,请求发兵。

赵廷睦这么做无疑要承担极大的政治风险,因为他给了皇太叔北上占据中京的合理理由。

如果事情不成功,那一切休提,可即便成功救下中京,对于耶律延禧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

当然,对于李夔而言,此举也一样是冒险,要是耶律延禧与耶律和鲁斡合力南北夹击他,那是三十万大军的规模,李夔的解活军和白鞑准布三路人马,加起来也不够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