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为惧

苏厨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为惧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仁宗任命狄青,其实是想加强君权,但是在操作上,的确有些过于操切了。

不过在如今这个时空,武人从神宗朝开始战绩爆表,在为国家开疆拓土的同时,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高。

说到底,还是业绩对应待遇。

朝廷现在的三个军事机构,基本已经是武人,或者是考中过进士,名列左班,但是一辈子都在带兵打仗,部署操持军事战略的“假”文人。

单纯文官还仅存的阵地,就是负责后勤、招兵和纪检工作的兵部了。

而且兵部的这三样的工作,都已经被苏油从政务里边单独划了出来,基本与地方行政分离,单独运作,不再受传统地方文官权力的干扰。

这其实也叫专业化。

河北既是军事区也是行政区,军事区上真定一带叫河北西路,行政上叫真定路。

所以虽然真定府才是真定路的治所,然而历任转运使更多是抵在前线,兼知定州。

定州是中山古都,河北名城,扼守太行东麓要冲,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真定府见不到刘奉世,苏油又改为骑马,继续往北。

在定州依旧没有见到老头,一直北上抵达唐县,才在县衙里见到他。

唐县是尧帝初封为侯之地,唐尧之名,就来自于此。

刘奉世正在钻研学问,见到苏油第一句话就是:“明润,你觉得老夫智力如何?”

苏油吓了一跳:“我跑这么远来拜访你,不准考较我学问!”

说完才拱手:“墨庄三刘,天下景仰,著作皆等于身,论才论德,都是吾辈楷模。”

刘奉世将手里的书本丢在几案上,取下玳瑁架子的眼镜揉着鼻梁:“那这几本书,老夫为何看得如此艰涩?”

苏油一看几案上,却是京师大学堂的数理教程。

苏油不由得好笑:“刘公你这就是太跟自己过不去了,你都过五十的人了,现在拿起这个来新学,的确有点难。”

“有点难?”刘奉世都要暴怒了,将几案拍得啪啪响:“这是有点难?!”

“别生气别生气……”苏油赶紧劝道:“大道无穷,而人力有限,这才是先贤将学问分门别类,流传下来,待后人选择参详的根本原因嘛。”

“所谓术业有转攻。刘公你治史,治法,治金石,已经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现在还想要兼收并蓄,其实大没有这个必要。”

“学成又如何?去跟石勇抢饭碗?”

“这些东西,如刘公这样的,了解个脉络就行了,对了……”说完从包包里边翻出几本书:“看这个就很合适。”

刘奉世将书接过:“《麈尘录》第二十五卷?你都修到第二十五卷了?”

《麈尘录》是苏油自己的笔记式文集,凑够一定数量苏油就会拿去出版,类似后世科普用的小百科全书。

现在苏油已经是大擘,于是笑道:“以前还亲力亲为,如今这些事情,已经有专门的一个班子在做了。刘公你留着看个玩儿……”

刘奉世将书打开,随便翻到一条:“水压之理,实关压强,所谓压强,乃转力传递之良法也……”

下边论述太复杂,跳过,又翻到下一条:“水管之法,以陶土水泥为之尤捷便,制类榫卯,前有接茬,后有套口,以茬接口,次第相接,可延百里。”

“沿途每五里设一蓄井,以为藏储之用,虽旱海千里,不愁蒸耗。其图示乃如下……”

“又有分水之管,抟法尤妙,难形于文字,然便识于图形,其法乃如下……”

见刘奉世陷进去不再理会自己,苏油伸手将书按住:“刘公你先停一停,刚刚又见你在揉鼻梁,没什么不舒服吧?”

“眼镜夹子夹的,不碍事儿。”刘奉世对苏油拱手:“仙卿妙手,老刘我还未与明润道谢。”

刘奉世在翰林院的时候生了一种病,鼻孔塌陷。

古代认为,一个人要是鼻孔开始塌陷,那就是死亡征兆。

大苏在学士院还拿人家编段子,说子路子贡逛市场,一日见到夫子过来,赶紧找处塔下藏起来,你们知道那塔叫什么名字吗?

顾临这些老实人就说没见过历史上有这记载啊,子瞻你赶紧给讲讲?

大苏拿眼神示意大家看刘奉世:“那个地方啊,叫避孔塔!”

所有人都是大笑,才知道大苏又在搞恶作剧了。

苏油对大苏干这种事情深恶痛绝,将之叫到都堂,摆着小幺叔的谱骂了一顿,当然都是骂给大家看的。

之后又亲自去请刘奉世,送到宁善堂让石薇看视,给治好了。

老刘和大苏本来就是交情莫逆的好朋友,既然病都给看好了,就更没和大苏计较。

反过来劝苏油要给大苏留点面子,回到家里别说骂,揍那胖子一顿都不解气,不过都堂是论政要地,在那里训小辈儿不太合适。

看刘奉世的确像是没事儿,苏油才松了口气:“没事儿就好,辅道呢?怎么没看到人?”

辅道就是王韶的儿子王寀,现在也被苏油放出了幕府,成了唐县知县。

刘奉世说道:“我让他押送粮草去花塔子铺了。”

苏油就笑:“这可好,漕帅干县尹的活,县尹干参军的活,看来你们还是太清闲。”

“你别闹!”刘奉世顿时不乐意了:“还有书没?都拿出来!”

苏油又摸出来几本:“这几本不知道你喜欢不,一部是讲做菜的,一部是给小孩儿看的白话。”

“《伦理训类》是吧?给我给我……”刘奉世也知道这本书的名声,这部书到还没写完,并且有两个版本,一个文言理论高阶版和一个白话科普简易版,其中白话这个版本,是毕观执笔替苏油代写的,高滔滔将之列为了宗室必读。

果然,就听刘奉世言道:“你给自家儿子挑新妇的眼光,还真是没人比得上。”

“做菜这本你不要?”苏油卖力地推销《厨经》:“这本才是好东西……”

“不要,我这老牙都只能天天吃汤饼了,要来干啥?对了,明润你如何到来唐县?”

苏油说道:“一来是拜望刘公,二来我也想去石门铺或者花塔子铺,看看碉堡。”

这两处地方时候对辽最前线,刘奉世想了一下:“那行,就去花塔子铺吧,正好辅道也在那里,现在的辽国啊,不足为惧了……”

秋天到了,胡马轻肥了,又到了草原上砍砍杀杀的好时节。

时代也变了,就连大宋的保守派,都敢跟阿骨打一般,说出辽国不足为惧的话来了。

花塔子铺,是太行飞狐道一个重要隘口,也是一条河流冲出来的通道,那条河流如今叫做瀛水。

沿着清澈的小河一路前进,一天之后,前方开始出现岩石构成的山丘。

山丘之上,则开始出现一些混凝土石块构建的三层圆柱体建筑,有些周围还拉着铁丝网。

不少险要之处,铁丝网还拉得老长,将两三个碉堡连接在一起,苏油知道,铁丝网的另一面,还有勾连那三个碉堡的壕沟。

花塔子铺在半山之上,直接俯瞰山下瀛水小平原,小平原在这里似乎突然被两侧的山峰夹成一个瓶颈,两侧山体上,打造出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

平原上有个大军寨,早在离这里还有五十里,苏油就遇到了新军的斥候,现在仪仗才过山口,前方就冲来一支骑军,当先的马上是一名雄壮的汉子,身着薄呢的新军军服,蹬着牛皮马靴,制式骑刀在他的腰间显得似乎都比别人小了一号,来到仪仗前方滚鞍下马,声音雄壮:“末将安**协领姚麟,奉襄领钧令,恭迎司徒,运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