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

苏厨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这个过程并没有耽误太久,兄弟俩聊着闲篇,不多时,赵佖就托着一个大托盘出来了。

赵煦赶紧对自己的亲弟赵似说道:“十三,快去扶九哥过来,有点眼力劲。”

“哦。”赵似正拿着赵佶制作的一个木头小车玩得起劲,闻言赶紧放下,过去献殷勤:“九哥,我来扶你……哎呀这是……这是皇兄……”

赵佖由赵似扶着,将托盘放到小桌上:“十一弟,你看看我没把底片装反吧?”

赵煦已经看傻了:“这……这简直太神奇了。”

托盘里平铺着一张湿漉漉的纸,长两尺,宽尺半,画面中赵煦端坐在椅子上,保持着打小训练出来的姿势,嘴型是刚刚念“茄子”时候的模样,但是看上去似笑非笑。

画面非常清晰,赵煦本来是颇为俊美的人,这种纯黑白灰的画面,自带一种气质加成,显得更加好看了。

赵佶牵起一根绳子,用镊子将照片提起来,用夹子挂在绳子上:“皇兄,这戏法可以不?”

赵煦难以掩饰心中震惊:“有了这东西,那以后你的画技,不是再也用不上了?”

赵佶心里头偷偷翻白眼:“这东西就是弟弟研究静物空间向平面表达转化之用,真要到了绘画上,每一笔,每一道设色,都是画者心境里想要传递的东西。”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跟作诗一般,文字稍作转化,给读者的感受就不一样。”

“就如王都尉的佛像画,才是入道,才是心境传递的媒介,像与不像,那只是下层的东西,刚刚入门而已。”

“境界未达,殊无可称。因此这个取影机,是永远无法代替作画的。”

“这些东西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观摩练习才能养成领会,皇兄万翰宸几,理会不到这些来,也没啥。”

赵煦伸手就给了他一下:“你还得意上了!”

赵佶受王诜的影响颇深,除了在画道上一脉相承,也学了轻佻的臭毛病。

不过不是皇帝,不做坏事儿,嫖完妓还知道给赏,这种轻佻在如今的大宋也不算什么大毛病。

大宋对才子格外宽容,赵佶反倒因此在民间得了个“魏晋风流”的好评。

其实赵煦自己心中也很得意这个聪明伶俐的弟弟,打完赵佶又忍不住笑:“自打二十一节度后,我宗室里边还没有拿过皇家杰出贡献奖吧?”

“有了十一你这玩意儿,今年这奖无论如何是跑不掉了,就是不知道该算物理、化学,还是算美术。”

“这画我一会儿带走,改天十一你把这套搬宫里去,给太后、太妃、皇后也来几张。”

赵佶转着眼珠子,低声道:“皇兄,我那里还有一套花穗娘的素体画,要不要看?”

这个色胚!赵煦忍不住又拍了他一下:“又作死,赶紧烧掉!让娘娘知道,连我都救不了你!”

沉吟了一下,又义正辞严地道:“嗯……为了防止你留底,为兄要逐张检查,亲自监督!”

赵佶:“……”

……

李娘子素体画不好看,太过丰腴,在唐代或者算大美女,在宋代……反正让赵煦看得大倒胃口。

不过看完之后,他倒真有些相信这个弟弟是出于研究人体构图的目的,而搞出来的大风波了。

自己这灵秀弟弟口味,不该这么重才对。

九月到了,离太皇太后丧期已满一年,可以开始用乐。

此次前来理工学院,还有件事儿,就是听赵佖创作的第一部钢琴曲——《春江花月夜》。

江流婉转照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赵佖的视觉是童年的记忆,甚至可能压根就没有记忆,但是在他的音乐里,却将视觉表达得非常的玄妙,透彻,优美。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本身就是以时间月色的流转,景物光影的变化和人世沧桑的片段为元素,层层呼应,层层推移,层层递进,过了顶点,又渐渐一层层退出,最后定格在落月摇情的孤独感上。

音乐对人的冲击,比绘画还要透彻,赵煦或者体验不到赵佶画作当中的情绪,却能够感受到赵佖钢琴曲中浓郁的思念之情。

不用问赵煦都知道,赵佖这首曲子,是为太皇太后而作。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还有安慰赵煦的意思在其中。

哀而不伤。

将这首曲子作为太皇太后丧后的第一首音乐,赵煦没有觉得是对太皇太后的不敬,相反,是他的子孙,纪念她的最好礼物。

……

当晚,赵煦拿着自己的肖像摄影,得意洋洋地回宫跟孟皇后显摆,倒的确是给了孟皇后一个惊喜。

于是孟皇后美滋滋地将赵煦的肖像加了画框悬挂起来,还在画像前摆上几案,布置上花瓶。

要是苏油看到,只怕会当场吓尿,还以为赵煦驾崩了开内部追悼会呢。

听赵煦说改日要将那套东西搬进宫来拍一张全家福,然后交给弟弟绘成设色工笔,孟皇后也很开心,决定原谅这小叔子最近因“赏妓”一事给陛下招来的麻烦。

不过孟皇后也提醒赵煦,这个算是理工的新发明,凡是关于理工的新发明,陛下可得多留个心眼。

因为很多东西在发明之初往往看似无用,然而实际却是军国神器。

比如司徒最早发明的蒸汽机,那是用来给鱼缸水循环用的。

当时谁能想到,那竟然是皇宋动力之源的母机?

靠!家有贤后国事无忧。赵煦是真的压根没有朝这方面想,这事儿明天的问问几个大臣,十一弟轻佻的名声,或者都可以借由这件事情洗白了。

次日,赵煦便将这稀罕事儿与宰执们说了,苏辙之辈不由得面面相觑,这玩意儿……好像没啥用处啊。

蔡京是机灵鬼:“陛下,这东西可以明确人的相貌,那我朝军事、理工、史馆等需要凭照方能出入的重地,是不是更加安全了?”

“以前大宋不是还出过假冒皇子的事情?地方官难分真假,如果凭信上附上这个照影,是不是就无此忧虑了?”

章楶顿时醒悟过来:“果然是好东西!军方传送消息的使臣,以此做凭,可以杜防伪冒!”

黄裳也立即拱手:“此物当有大用,除了军中使臣,还有僧道。”

“当年五台山诸多辽朝间谍,都是以僧人的身份潜伏其中。李常杰侵广州,也曾杀害僧人,拿到度牒,然后命手下剃发伪冒,密刺我朝虚实!”

“如今鞑靼情形混乱,鞑靼人信从红衣佛法,因此鉴别红衣和尚的身份,非常重要!”

苏辙想到一个问题:“那这技术就得纳入保密技术管理了?否则技术流出去,照影被换掉的话也会出问题……”

蔡京说道:“如果显影纸和如今的凭信纸张是一种的话,那就应该同样能够承受钢印,加钢印啊。”

赵煦觉得如此一来,自家弟弟的发明就不光光是为艺术服务了,开始准备给弟弟洗地:“嗯,十一弟虽然有时出格,但是发明的东西到底还是有助于军国的嘛……”

结果话还没说完就被张商英堵了回去:“一事归一事,就算十一郡公立了功,也不代表之前轻佻之行便不当责。”

“所幸年纪未长尚未出阁,因此才留给陛下和太后管束,否则弹劾不可能如此轻易了之。”

“民间有俗语,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还请陛下莫遗后世郑庄公之讪!”

赵煦心好累,只得将后续的想法作罢:“爱卿所言极是,十一弟我已严责,之前在驸马那里学画,如今也入了理工学院,还被禁足了一个假期,想来应当吸取教训了。”

“这个显影机就是明证,不过过于简陋,得让他再改改。至于其他的……算了作罢,等新机器出来一并奖赏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