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

苏厨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名利兼收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刷地一声打开折扇:“我随便举几个啊……”

“如果借用远航演习为名,用乳狮号来运送设备,这运费,就算是朝廷给我们省了,当然这笔运费,贵国还是得给,最起码,丞相一半,我一半。”

“这套设备,报给司徒是三百五十万贯,给辽国的价钱肯定不会低于这个数,但是三套同产,成本必定会大减,宗室们不给点回扣表示表示,他们好意思?”

“不过这一笔,我就不和丞相分了。”

王经有些不满:“这不好吧?”

赵仲迁哈哈大笑:“我瞎给丞相报个数,丞相也不知道啊?就不用自寻烦恼了吧?你的那份,咱另外找辙。”

王经手心有些冒汗:“郎君讲来。”

赵仲迁说道:“如果是丞相主持这件事儿,咱就给个评估价,四百五十万贯。”

“这个事情是大项目,涉及到的设备、图纸,非常之多,锦州的工业基础和金融基础算是辽国最好的,丞相不妨选些能人攒个团,成立一个商行,专门负责为辽国引进设备。”

“这个商行负责和大宋谈判,除了正常的佣金,丞相还可以奏请贵朝陛下,每谈判下来多少价钱,商行可以从节约的钱财里抽取多少作为奖励,以激励他们努力为辽国争取利益。”

“我们假设这个激励是两成,如果商行能够将价钱从四百五十万压到三百五十万,可就为贵国节约了整整一百万贯,合得佣金多少?二十万贯。”

“这二十万贯,丞相是不是拿得清清白白?”

王经不由得心花怒放,赵仲迁一定就是唐四郎,看看人家做生意这手段!

却听赵仲迁说道:“不过这些,都是小头。”

运费佣金,加起来不下三十万贯了,还是小头?!

“丞相要知道,大宋是不会收绢钞的。”

“啊?对啊,那这生意不是做不成?”

“怎么做不成?”赵仲迁一脸看小白的样子:“没有绢钞,这不还有岁币跟舶来钱吗?”

“这个……”

“丞相,以往岁币,辽国拿去不过是赏赐之用,如今辽国已经行了分粟之制,这岁币的作用其实已经大减了。”

“这笔生意要让两边都做成,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七年的岁币来购买!”

“大宋最重脸面,能用这种方式免去七年岁币赏赐,朝中诸公才不好阻挠,宗室游说也更有把握。”

王经都惊呆了:“这不是……我大辽一文不出,白得三百五十万贯的设备?”

“七年!”赵仲迁不禁翻起了白眼:“你们陛下能等这么久?”

“那怎么办?”

赵仲迁说道:“国库没钱,可民间有啊,辽国沿海诸州,舶来钱何止三百五十万贯?”

王经已经有些晕了:“那也是人家的钱啊?”

赵仲迁说道:“这就是丰锦钱庄的功能了,辽国可以委托大宋,印制三百五十万贯的舶来债券,或者叫建设债券,总之不管叫什么吧,以七年岁币为抵押,将之发卖给商贾们,规定只能用舶来钱购买,不就可以了?”

“他们会买?”

“给利啊!司徒订购的高炉,那是日产万斤铁料的家伙,一个厂三个炉,一天就是三万斤。”

“一斤铁料就算只赚百文,一天就是三千贯,一年利润就是一百一十万贯。”

“这个钢材预计三年就能回本,就算给商贾们一半的利息,五年时间就收回全部投资了。”

“本来七年才能投产的钢厂,如今只需要一年就可以投产,投产五年收回投资,是不是大功劳?”

王经点头:“有五成利,商贾们定然乐意,老夫有把握筹集三百五十万贯舶来钱,支付给大宋。”

“给什么给啊?那就一噱头!辽朝对大宋,只以七年岁币来支付,对内则通过发行债券,收取到三百五十万贯舶来钱,自由使用到铁厂出钢为止!”

“有了这三百五十万贯,数年之内,丞相能不能给辽国再造出几个产粮之地?这一进一出,丞相又给国家赚了多少钱?省了多少钱?”

“可这还是没咱们的啊?我让丰锦钱庄出资认购债券?或者买地改田?”

“怎么能这样?”赵仲迁再次翻起了白眼:“认购债券,丞相想让贵朝陛下知道你富可敌国?买地改田,那得多久才能回本?不怕让御史弹劾到灰头土脸?”

王经打了个哆嗦,连连摇头,却又不甘心:“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们这还是啥都没捞着啊?”

已经三十万贯保底了还啥都没捞着,赵仲迁听得直乐:“丞相啊,我就问你,如果这事儿能成,这个债券,好不好卖?”

“稳稳当当五成利息,指定好卖。”

“那要是有商贾手里没有舶来钱,只有绢钞,却又想买债券呢?”

“那舶来钱会变得抢手,与绢钞交换的价格会出现变化!等下……我们可以赚这个差价啊!”

赵仲迁点头,乐呵呵地道:“先不说这事儿能不能成,只要透出个风去,舶来钱和绢钞的比率立马就会变化。”

“现在丞相就已经可以悄悄收纳舶来钱了,待到消息传出,丞相再将舶来钱换成绢钞,这一进一出的差价,丞相自然赚得清清白白。”

“当然,要想利益最大化,那就得这事儿最终得彻底敲定,并且允许债券可以自由买卖,这样的话,五年期的债券起码还能抢手三年,丞相一共有四年的时间,操作钞钱比价。”

“如果中间再出现几次波折,比如谈判陷入僵局啊,比如遭遇大风设备无法抵达啊……咱们或许还能在中间多赚几波。”

王经快要被巨大的幸福击晕了:“听说现在大宋的海船不怕风浪……”

“这是消息!”赵仲迁再次拿折扇点着王经的书桌:“只要是消息,那当然就有真有假!”

“不过只有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稳赚!”

王经终于明白了,这是拿着老百姓的钱和国家的资产,给自己赚取利润。

自己一文钱不用出,就稳稳当当做起三百五十万贯的生意。

还好几次!

无怪赵郎君说,之前那些都是蝇头小利!

当然,这么做其实就是从商贾身上刮油,肯定会坑死不少人。

但是愿赌服输,我管他们去死!

见王经终于明白了,赵仲迁对他拱手:“恭喜丞相,这回还要挣下天大的名声。贵朝陛下那里,必定看重。”

王经心想既然已经决心开始抢钱,那良心脸面什么的早都可以不要了:“怎么还会有名声?”

赵仲迁讶然道:“在舶来钱价值大增的时候,王相公为了稳定国家经济,保障绢钞的价值,毁家抒产,将家中舶来钱拿出来与商贾们置换。”

“在绢钞价值回升的时候,相公又将之换成舶来钱,以满足市场和经济的需要。”

“这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弃。这是怎样的大公无私?这是怎样的为国为民?这是怎样的清廉高洁,视钱财如粪土?”

“什么?”王经两眼都已经直了:“还……还可以这样解释……”

赵仲迁将两样东西取出来放到王经的书桌上:“为了你我的共同利益,以坚贵朝陛下之心,送给丞相三样礼物。”

一根是光滑白亮的钢棒,上边套着一个钢轮子,一套是古怪的刀头,一块是金光闪闪的怀表。

赵仲迁说道:“这三样东西,一件能够说明我朝机床轴承的强度,一件能说明刀具的硬度,一件能说明加工的精度。丞相带去给室尚书看看,他一定能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