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一章 王晦

苏厨 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一章 王晦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吴仁见到王晦,大咧咧地道:“原来夫子在家啊,年节下关门闭户的也不怕晦气,走吧去对门,我家公子请夫子喝酒!”

王晦哪里愿意招惹这般是非,赶紧说道:“不必了不必了,拙荆已然……”

吴仁一伸手拿住了王晦衣袖,却露出自己肋下的长剑:“哪里这么多矫情,去不去?”

“去去我去……”王晦脸都白了:“远亲不如近邻,早该拜望……”

吴仁也不松手,牵狗一般将王晦拉到了对门。

一进院门绕过花墙,王晦就不由得眼前一亮,一时间连自己是被胁迫而来都抛之脑后。

这小院儿之前王晦也来过几次,先前的两任主人盛林和李珪,都曾经邀请他来宴饮过。

不过两人毕竟是商贾,虽然都通文墨,但是当时院子气韵和如今相比,不啻天壤之别。

几天没有关注的这个小院,现在已经变得风雅不凡。

院中几株老梅开得红白相杂十分热闹,正堂两侧还摆放了几块怪石,院里地面铺上了印着图案的方砖,廊榭也重新经过粉刷修缮,临院一侧还添了美人靠,可以供人任意行坐,欣赏景色。

通往中堂的道路上还开挖了几口形状自然的池塘,道路在池塘中变成了石蹬,中间被池塘围起来的一处空地上,还摆放了一张花斑石桌,周围一圈石座。

院子中最贵的怕就得是这石桌,表面打磨成如镜面般光滑,石头的花斑,构成了一幅天然的黄竹牡丹图,与环境相合,简直巧夺天工。

池中水色清澈,游动着不少红的黄的花的大鲤鱼,一下子就让这院子活了。

水池边种植着一些亲水植物,似乎不畏严寒,菖蒲叶子上还顶着积雪,反倒更显苍翠。

入水口的泉水无声地流出,却不知道水源来自何处,池塘也不见溢出,同样看不到出水口在哪里。

吴仁带着王晦从廊榭绕过这美轮美奂的花园,进入正堂。

一推开门,一股带着清香的热气就扑面而来。

王晦这才发现,大堂的窗户都被换成了巨大的玻璃窗,可以隔绝外边的冷空气。

屋内铺着厚厚的西域缂花绒毯,脱了鞋走在上面,能够感受到地下传来的热气,这是堂屋之下,还设有走水或者走气的地暖。

王晦小心地打量着周围,发现堂屋里的陈设也一体更换了,变得富贵而不失清雅。

家具都是紫檀的,琉璃烧嵌的大铜鹤吐着冉冉香气却不见轻烟,墙上悬挂着不少字画。

画不太懂,字竟然是蔡襄、大苏、黄庭坚、米芾的四幅绢本书法。

更难得的,是四人的作品字数、卷幅,尽皆一致,用的同一个词牌,内容正好是春夏秋冬,倒好像是主人特意从四位大佬那里定制的一般!

几位神仙一样的绝美仕女,却干着丫鬟的活计,拿着干帕子擦拭玻璃窗上随时产生的水露,只为了不耽误室内之人欣赏窗外雪景。

听到侧门的动静,螺钿八宝乌木屏风后转出来一个年轻人,身上只穿着月轮华闪暗花的内衫,披散着头发,赤着双足,手里还拿着一支毛笔:“今日无事临帖,见梅雪相争,忽起兴致,便想邀高邻同赏。”

王晦已经开始有些犯晕,看着眼前神仙一般的年轻人:“徐……徐公子……”

年轻人笑道:“之前为着公事隐瞒了先生,其实我不叫徐步虚,乃节度幕府掌书记,叫王彦弼,字辅之。”

王晦脑子顿时嗡的一下:“那你……那你母亲,父亲……”

王彦弼微笑道:“家慈便是徐国大长公主,家君乃驸马都尉,讳诜。”

王晦还在懵:“那之前……”

王彦弼说道:“此事说来话长,还请先生入座,听我徐徐道来。”

使女过来扶王晦入座,给他宽去外衣,以适应室内的温度,又给他上了茶果,王彦弼才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给王晦讲明。

王晦恍然大悟:“公子神采不凡,老夫实在是不忍见你被恶奴一步步构陷,误入歧途,这才……那之前的吴管家?”

王彦弼笑道:“那是节度幕府快壮教头程岳,是跟了司徒很久的老人了,不是什么刁奴歹徒。”

王晦释然道:“却原来是如此,也对,匡师古素有清官的名声,谁料想竟然是一头狡猾的老狐狸,若非公子与程教头深入虎穴,只怕司徒还拿不稳这道貌岸然的小人。”

这话说出来,就可见王晦的见识也不一般。

王彦弼摇头叹息:“其实匡师古一开始也是端良,在发现通判刘敏道的罪行之后本欲告发,是刘敏道献上三千贯赎罪,刚好能解救匡师古当时安置难民之急。”

“匡师古一时糊涂,就将这三千贯拿去救治了灾民。”

“不过到得后来,这不义之财就用得滑了,贪念一旦开启,便再没有个止歇的时候,最终一步步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人的一生,总如司徒所言,君子小人之性,并列于中,须得时时警惕擦拭,去掉自己人性中恶的那一面,努力保持善的那一面,让自己的善能够压倒恶念之苗,方为君子修身之道。”

说完对王晦拱手:“虽然是一场做戏,但是蒙先生古道热肠,私信劝我戒惧从善,彦弼也是心存感激的。”

王晦一脸愧色:“当年老夫一脚踏错,一辈子就背上了坏名声,至今中夜醒来,都冷汗淋漓,心中惶恐。”

“见到公子这样的人才,实在是不忍心见你走上老夫当年的老路,到老愧悔莫及。”

说完又笑道:“却没有去想公子这般人物,哪里是原配不贤,家主瞒钝之族能培养出来的,现在思量,当真是滑稽之至!”

向周遭看了一看:“这屋里好些陈设老夫都叫不上名来,真是一等一富贵人家出来的公子,这一点,老夫倒是未看走眼。”

王彦弼笑道:“家中就我一个独子,母亲大人怕我在大名府生活不惯,恨不得将汴京城里那个家都给搬过来,其实哪里用得着。”

“对了,听闻先生书法在大名府也有名,刚刚临帖有些不得劲,还请先生给我断断。”

“公子父亲就是书画名家,交游也都是一时名士,哪里有老夫说嘴的份?”王晦赶紧谦虚。

两人又揖让了一番,这才一起来到书案前,待见到王彦弼案侧的法帖,王晦都羡慕坏了。

人家的法帖也是《万岁通天贴》,不过却是装帧精美的册页,厚厚一摞,看架势竟然是全本。

端详了王彦弼的临帖习作,王晦拈须沉吟了一下:“公子的字已然成体了,端凝俊秀,不过……其中似乎看到了司徒的笔意?”

王彦弼点头:“是,从小师从司徒,偷学了一些。”

王晦摇头:“司徒的字乃自创,虽然深得翰苑秀雅清贵之气,然而囿于过于自律的性格,字如其人,就未免有些……那个放不太开。”

“少了呼吸节奏的起伏变化,算不得最好。”

“不过司徒的字有个好处,就是以之应考,写公文,不怕被誊录者搞错。加上名声太盛,如今大宋学子也多有效仿其笔法的。”

“然而对公子来说,就完全没必要了。公子贵气已极,较司徒尤有过之,不如转而去寻找天成之趣,大宋书家里嘛……反倒是米芾不错,还有大苏学士在黄州转变书风之后,也不错。”

说到这里,又看到案侧:“嗨!要增变化,最好的贴子不就在这里吗?”

王彦弼将笔递给王晦:“还请先生赐法。”

王晦说起书道就忘了身份差别,将笔接过一看:“诸葛紫毫,妙品啊!”

翻到自己最珍爱的《初月帖》:“那老夫就献丑了,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右军关于‘之’字的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