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

苏厨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本末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苏油入座后说道:“前两天和今天说的那些,大家都清楚了吧?”

众人都表示完全理解了,苏油这才又道:“清楚了就好,但是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如果有件事情不解决,前两天所说的那些,一件都别想做好。”

这两天苏油给大家加油鼓劲,猛画蓝图,让大家看到了未来河北的机会和自己任上即将创下的政绩。

之前陛下拨给司徒的一千五百万贯河北发展基金,司徒真是准备要大用,这里边蕴含着多少利益,一本纲要里边几乎讲得清清楚楚。

现在苏油突然变了口风,却让众人都不禁纳闷起来。

却听苏油说道:“这件事情,就是吏治。”

“吏治不清,一切展布都是空谈,有害群之马在我们地方主官里边,这个计划,只能沦为他们残民害政,中饱私囊的工具。”

众人都是心中一紧,啥意思?司徒这是不放心咱们?

苏油神色沉重,从皮包里取出一份急报:“昨夜,博州、博平县、高唐县三地官府,同时发生火灾,火灾地点,都是保管账簿的账房。”

“匡太守,给个解释吧。”

匡师古站了起来,身上一身陈旧的官袍,靴子上还打着补丁,颤巍巍地说道:“治下不严,出了这等意外,下官领罪。”

“所幸烧掉的本就是需要作废的过期空白账档,没造成什么危害,下官回去,一定严加申斥,临近年节,更要小心火烛,以免成灾。”

苏油笑道:“匡太守好能为啊,我要查空白账册,治下一州两县账房就同时失火,然后你告诉我这是意外?”

匡师古对苏油拱了拱手,又对同僚们拱了拱手:“师古治博州,可谓兢兢业业,允直允公。”

“当年河决商胡埽,博州直面洪流,诸县遭灾,至师古到任,亦未恢复。”

“盗贼遍地,民不聊生,是师古带领一州百姓,重建家园,恢复民生,结成保甲,共御盗贼。”

“数年考绩皆为上上,事后朝廷嘉誉,命老夫入朝。”

“因老夫自认与当政不合,加之百姓挽留,故而不请铨考,在河北士林官场,也算是薄有声誉。”

“怎么,司徒要以此细事,追究老夫之罪?”

匡师古在河北名声也算是不错,清高,安贫,勤力,爱民,守分,都是他的标签。

大宋就是这么奇怪,官员一般三年一考,但是这个考需要官员们自己去申请,算是手续之一,叫“请铨”。

有些官员比如程颐、王安石、范纯仁、苏辙等,往往因为与当朝不合,或者沉心学问,或者要照顾老父等原因,不请铨考,宁愿放弃升职的机会。

这样的官员,在士林中往往会赢得极高的名声——这叫保节守名,不贪禄位。

果然,匡师古此话一出,下边的州官们就更加狐疑了。

苏油将手一摆:“这位是节度幕府掌书记王彦弼;这位是节度判官王寀;这位是司马高世则。”

“他们刚刚破获了一起大案。”

说完对高世则点了一下头,高世则下到台下,将手里的一样东西发给了诸位州府官。

几位官员一看就是大惊,伪钞,面值五贯的伪钞!

伪钞五十贯以上就是大案,光十州官员们几案上的加起来,都已经够了!

却见高世则回到台上,拎起一个柳藤箱子打开,将里边的东西倒出来,竟然还有满满一箱!

州官里边胆小的几位,两腿都已经在哆嗦了,这尼玛得有五万贯以上,这是要惊动全天下的弥天大案!

苏油说道:“大家可以拿起伪钞来看看,其实制作得并不算精良,对于精细些的人来说,也不算太难识别。”

“但是罪犯也极度狡猾,大宋宝钞五贯以上,采用五色套印,制作极难。因此他们限于技术,只仿造了三色以下套印的宝钞,最大面值不超过五贯的那种。”

“对于乡间升斗小民,他们囿于辨识能力,往往就被贼人蒙骗。”

“还有就是烟花柳巷,赌坊瓦舍这些鱼龙混杂,灯火昏暗的地方,也是贼人们出手的好地界。”

“大家再细看伪钞所用的纸张,质量与宝钞用纸差近,虽然对光不见水印,但纸中一样夹杂有五色南海蕉麻丝絮,因此也极具欺骗性。”

“列位,之所以要查空白废档,是因为这些伪钞所用的纸张,本就出自皇宋汴京钞纸局,是给官府印制会计财档、房田地契、印花税票专用!”

室内都传出了低低的惊呼,却听苏油冷冷的声音说道:“匡太守,前日我命各州府查缴空白废档,你博州一州两县的账房就起火,难道真是巧合?”

匡师古却异常镇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人在大名府,未出幕府一步,难道还能收买府内衙役,或者身具天师道术,飞回博州纵火不成?”

苏油笑道:“之前我只说了你博州官衙失火,烧了档房,你就说所幸烧掉的本就是需要作废的过期空白账档,匡太守,这又该如何解释?”

匡师古答道:“知道司徒为政风格,每到一地,必先清理账目,统计统筹,我就提前命户房料理会计档册,以备司徒询查。”

“故而博州的账册都在官署,而档房里存放的,就只剩下那些空白账档,这很合理吧?”

说完对着苏油拱手,义正辞严地说道:“司徒身蒙朝廷隆恩,按治河北,不以治政民生为重,却无故怀疑朝廷命官,巧计为牢。”

“下官敢问司徒,此番召我等前来,真是为了这本纲要呢?还是为了凸显官威呢?”

“座上几位的身份别以为老夫不清楚,王彦弼是徐国大长公主的长子;高世则乃公纪之子,太皇太后侄孙;王寀年后会尚嘉国长公主。”

“下官还请司徒明辨是非,择处清浊,不要希媚外戚宗亲,有污清节,与士大夫成壑!”

“哈?”苏油不禁失笑:“太守当真是好口才。”

用目光扫视了一遍其余州官,苏油说道:“这就是我要大家一起来的原因,我是真怕啊……怕河北官场,因为此案产生对宗室勋贵背景官员侧目的风气。”

“我朝鉴于前代之祸,隆遇士大夫,与其共治天下,对中官、外戚、勋贵严加制衡。”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官、外戚、勋贵们任官的时候,就连自己的正常职务都不能行使了。”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能够做到的人,又怕什么监督呢?”

“所以我认为,对中官、外戚、勋贵,固然要严加制衡,然士大夫对于自己,同样也应当乐于接受监督,以帮助自己正心诚意,敬畏惊剔。”

“而大家还要清楚一点,那就是朝廷的监督之制,本不是针对在座绝大多数洁身自好,忠勤克敬的君子的,而是针对那些混进我们群体里边,玷污士大夫声名,平日里口诵诗书冠冕堂皇,私底下贪赃枉法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真小人的!”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计较监督者的身份,而是要先计较计较,自己害不害怕被监督!”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先弄清楚孰为本,孰为末!”

匡师古的脸色变了,自己企图挑起外戚和士大夫对立的企图,落空了。

苏油心中冷笑,老子是老堂哥训练出来的人,跟我苏家人耍嘴皮,有一个算一个,在座的全都只能是垃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