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听介绍

苏厨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听介绍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见两人面面相觑,苏油又补充道:“是这样,邯郸的煤铁很快会有大变化,因此让两位来,是想了解一下官府档案掌握之外的那些情况。”

“两位一定要尽言其实,否则新投资的产能起来之后,怕是会对二位的产业产生绝大的影响,我想要尽力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董非赶紧在一边敲边鼓:“老李,老陈,天下官吏,要是明公都信不过,那就真是谁也信不过了,不管好事坏事,尽管道出来,明公听了,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苏油温言道:“就目前官府掌握的情况来看,邯郸铁监产能一年课务也就千吨,啊这一吨就是两千斤,也就是两百万斤,按榷两成折算,刚刚一千万斤,还不够蒸汽漕船一队拉几趟。”

“你们知道徐州铁冶如今的产能吗?有了淮南煤的支持,日产五十吨,邯郸一年的产出,不过徐州十日!”

“邯郸相比徐州更具优势,煤铁均在一地,朝廷要大开邯郸铁冶,必定要倚仗地方贤达,两位,这就是机会。”

一番话说得俩老头心里边噗通乱跳,当年邯郸年产一千万斤铁料的时候,那可是河北独一份的大铁监,后来河北凋敝,这生意就落下来了。

如今朝廷锐意振兴河北,俩老头想着能将铁冶恢复到祖上年出千万斤就算是光宗耀祖花用不完,现在苏使相告诉他们,以前祖上给积累下十万贯家产的大生意,现在不过是人家徐州十天天的零头!

一年多少个十天天来着?三十六个,那就是三百六十万贯的产业?

听说使相从来不亏商贾,陈五常眨眼就算得明明白白,拱手道:“老夫愿襄助明公大业。”

煤铁不分家,李茹盛也只好拱手:“唯明公马首是瞻。”

苏油说道:“不是这个意思,最终方案,总得让各方满意,先说说产业吧。”

李茹盛说道:“那老夫先说吧,邯郸自古产铁,《国语·齐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便已经有了铜铁之别。”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范宣子以铁铸刑鼎。”

“邯郸自古商业兴盛,吕不韦以此富豪。”

“战国邯郸、宛城、临淄、下都,都是北方铁冶大城,郭纵、卓氏之流,经营铁冶,比富王侯。”

“其故城,就在今日的武安,这个地名,也与兵器制造相关。”

“汉书张汤传有云,赵国以冶铸为业,王数讼铁事官。”

“隋书地理志云,磁山产铁、磁,能引针不坠。”

“自唐至我朝初年,邯郸也有‘铁冶都’的美称。”

“可惜,自澶渊之盟后,河北就衰弱了,虽然也有个铁冶,不过产量低下,连带老夫祖传的煤业也收到了巨大影响。”

“所以邯郸真是处好地方,就祖上的说法,滏阳、昭德、磁州几处,都盛产煤、铁,其中临水、涉县都有露头矿。”

“除此之外,涉县还有铜,昭德还有石灰、石膏、瓷土,磁州也有几个大瓷窑,用的是花斑石做釉料,烧出的瓷器坚固耐用,黑白分明,工匠尤其擅长做大器,说起来,蜀中的瓷器固然精美异常,但论个头,还是我们北地的第一。”

李老头说起这些来就如数家珍滔滔不绝,等到说到后来收不住,一边的陈老头吓得脸都白了,不住地拉李老头的袖子。

李老头这才反应过来,天下精瓷出眉山,使相大人的侄儿妻家就是瓷业大佬,哎哟这下下了使相的面子!

苏油不以为意:“眉山瓷器胜在精致,往一只碗里倒水,透过日光从碗外就能看见水线。不过要是酿酒造醋腌酸菜,还就得北地的家伙才行,磁州窑能造多大缸了?”

后世一直没有宋代大缸的记录和文物出土,因此如今的缸多是石缸,木海,更精贵的那就是铜缸。

所以“司马光砸缸”的这个故事,本身值得商榷,能淹没几岁小儿的缸子,那个头却也不小。

当然这个问题已经被两浙路紫砂壶名家刘师道解决了,这娃发明了注浆法做瓷胎,足以烧出后世那样的大瓷缸来。

到了苏油这里更简单,铁丝做胎筋湿沙做内胆,直接水泥浇铸,要什么缸有什么缸。

胎体做好后淘沙子,用水泥补上沙眼,贴上水泥浇铸的盘魑一类小装饰,纯水泥浆子刷一遍打磨光滑,再涂上金漆。

內宫里用不着,外殿周围摆上一圈,盛上水养上金鱼,既是装饰又是消防设施,当时可是把前来朝贺正旦的辽使吓了好大一跳。

大宋如今的炼钢高炉需要的东西还多,苏油问道:“你们的炼炉用的什么材料?”

李茹盛说道:“这个就得问陈行首了。”

陈五常说道:“使相和通判都是我大宋有名的铁冶大行家,我家中这点法子就不藏着掖着了。”

“河北铁冶炉砖要用三种土——卤土,瓷土,矾土。三种土按照比例混合,压成砖砌窑,耐得住高温,不至于垮塌。”

苏油不禁有些惊讶:“三种土邯郸都有?”

陈五常说道:“有,此外还有烧煤窑的火黏土、紫土、陶土。”

“磁州窑的瓷器都是大青土烧造,瓷土反倒用得少,烧出胎来在上白瓷土以基底涂抹,再用花斑石浆上画儿,这样省钱!”

苏油却想到了好几件事情,磁州窑釉色丰厚,要是以其手法与眉山工艺相结合,以瓷土烧为白胎,然后上厚釉,再用磁州窑的剔釉之法,制造出剔红漆器效果般的红白瓷器,作为赵煦婚礼的贺礼,那才叫一个天下独步的高大上。

还有矾土就是铝土,今年京师大学堂重大的理工成就,就是小天师在搞出电渣熔炼坩埚之后,迷上了以电炼金工艺,认为这差近上古仙法。

受电解盐溶液的启发,小天师弄了个高温电解槽,用来熔炼各种熔盐,竟然制备出两种新型轻金属。

一种是他一直就在研究的盐卤,从提纯的氯化镁中提炼出了金属镁。

还有一种是制备氢氟酸的工艺,先将萤石和硫酸按照比率混合,然后加入到内热式反应炉中,让萤石和硫酸反应生成氟化氢气体,再用水吸收得到氢氟酸,通过脱硅制成精酸。

再将氢氧化铝料浆,纯碱溶液加入反应槽中,要控制剩余酸浓度,待反应完成后,溶液流入到盘式真空过滤机进行过滤,滤饼在转筒中干燥脱水,即可得到人造粉料。

铝矾土烧炼出精粉,即氧化铝,将氧化铝粉与这种人造粉料混合熔融,加以电解,从中提炼出了金属铝。

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工,温度无需太高,七八百度即可完成。

这两种金属对目前的大宋用处其实并不算太大,因为成本实在是太高。

石富倒是搞出了精巧的煤油打火机,但是天底下没几个人用得起。

金属铝倒是轻便,石富设计了几柄全金属的刀具,用铝作为刀柄贴片,但是除了新奇也没啥值得称道的。

不过苏油知道铝热反应,在电焊枪发明出来之前,可以通过铝热反应将铁化为水,进行焊接,直到后世焊接铁轨,都还采用的这种工艺。

“使相?”李五常不知道苏油已经神游物外了,待到汇报完毕半天不见领导有评语,心里不由得又忐忑起来。

“哦。”苏油听到呼唤,这才回过神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抽时间要去两位的工坊考察一下才是。”

“不过在此之前,先得考察孙村埽,黄河,可是欺负我大宋太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