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贺新年)

那名战士笑道:“就是这个道理,小郎君果然聪明,日后定要去金殿唱名做进士的。”

苏油心底暗笑,这位年纪不大都挂着馆职了,进士,那是他前年的事情。

不过也算是学到一招,苏油问道:“军爷是天雄新军的?听口音不是河北,倒像是陕西渭州啊。”

那名军士说道:“我叫吴恂,字子翼。的确是陕西渭州人士,随父母来了河北。”

苏油点头:“君父是仰慕云台二十八将寇恂为人,方为你取了这个名字啊,汝父见识非凡。”

寇恂,字子翼,是光武帝手下名将,明习经术,德行高尚,一生戎马,智勇双全,治民有方,威望素著,屈己为国,顾全大局。

守业如萧何,出兵似韩信。看吴恂二十来岁,出生的时候还是大宋重文轻武的时代,吴老爹却能有这般见识,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吴恂一般的人物,也的确见识不凡。

吴恂跟麦饼换了匹马,才不好意思地笑道:“父亲就是一介乡勇,我的名字,却是母亲取的。”

苏油大感兴趣:“二十年前的渭州人物我都识得,你父母也有可能是我的朋友也。”

“真的?”吴恂不禁好奇地看向苏油:“家父讳存之,不知先生是否识得?”

苏油惊起:“当真是故人之子!我给你母亲写过诗的!”

吴恂顿时勃然大怒,将皮带往地上一扔就要暴起,苏油的贴身保镖程岳一步踏上,手握剑柄,死死盯住身前这后生。

却见吴恂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怒气一下子消失了,脸色却变得煞白:“你是……你是……”

苏油拍着吴恂肩膀上的襄卫军衔:“果然是故人之子,你是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的?你母亲最恨战事,会放你从军?不能吧?”

吴恂长躬大礼:“吴恂拜见明公,今日得见,真是不胜之喜。”

“是我顽劣,性好军事,正好田都卫在陕西搜罗狙击人才,我就报了名,本来也没我的份的,奈何……”

“哈哈哈……”苏油捧腹大笑:“奈何天赋太好,老天爷赏饭是吧?”

“田遇给我信里提到过,说是在乡野发现了一个人才,初次试铳,三百步外能中鹄眼,却无论如何想不到是你,有前途!”

说完才反应过来:“对哟,这也是家传的本事儿,你父亲当年就是不亚王文郁的神射。对了,如今你父母在哪里?家中又添弟妹了吧?”

吴恂说道:“不远,就在肥乡新安镇,环州之战后,蒙狄太守照顾,说其弟狄咨在河北任职,便安排来了这里,正好朝廷鼓励移民,一族男丁,共赏田一千五百亩,母亲又用朝廷的赏赐购了一千五百亩地,如今一族都在那里,叫吴家庄!”

苏油点头:“肥乡在漳河边上,算是好地界,你母亲的眼界我一向是佩服的。”

吴恂说道:“可惜不在假中,不然就请明公去庄上看看。”

苏油笑道:“那是一定要去的,你父亲身体还康健?”

吴恂说道:“河北民风彪悍,父亲在这里如鱼得水,和附近几家庄子搞了个弓箭社,每日里教习子弟,玩射箭夺槊,每每被母亲责怨。”

苏油点头:“那更要去看看了,等我安顿下来,一定前去拜访。”

吴恂喜道:“我今日就给母亲写信,告诉她这大喜讯,二老在家,每每念叨明公呢。”

这时候吴恂的马掌已经打好了,吴恂付了钱,对苏油说道:“吴恂尚有公务在身,一会儿要跑一趟历亭,就不好再耽误了。”

“你去你去。”苏油乐呵呵地说道:“下个月吧,到时候你也告个假,陪我一起去看看你父母。”

吴恂对苏油敬了个军礼,这才上马去了,老铁匠过来给几匹马修蹄换掌。

手艺很利索,用的是一柄平口的铁刀,苏油欣赏着老铁匠行云流水一般的推蹄动作,一边跟他聊天:“这刀子是蹄铁打的吧?大名府的铁匠铺子,都是用的焦煤?”

老铁匠手里不停,嘴上答道:“回大官人,咱们这带的铺子,都是用的邯郸煤。”

苏油心中一动,对哟,后世邯郸钢铁也算是非常有名,不过如今因为靠近河北,凋敝多年,之前没怎么开发,朝廷只在邢州设了一个铁冶务,还有邯郸南边的磁州窑也算是北方传统瓷器制造基地。

邯郸到大名不过一百五十里,还有漳河水运之利,这要是能搞出来,可比郓州还方便,要是能搞出郓州或者徐州那样的煤铁基地,连运输都可以省了!

坐不住了,起身进到铺子里边挑选了一些煤块和铁料,叫麦饼去街上买了个背篓放进去:“这个沈存中,如此大事儿敢不禀报,巴巴地从郓州运铁造吊桥!这些我都要了,老人家一会儿连换掌的钱一起算。”

却不料老头范了难:“官人跟天雄军的军爷都有交情,当不是什么歹人,不过坊正才过来交代了,说新来的王运帅有令,太原城四方辐辏鱼龙混杂,要提防辽人的奸细,事关精铁煤炭,有生人采买都要禀报。老匠人想着……这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苏油又笑了,张商英将河北搞了了个天翻地覆,破获了密谍网,朝廷申斥贬谪了一大帮子的当事官员,老王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不过没有必要因为这件小事为难这位颇有责任心的老人家,苏油说道:“也是,这些事情找行会商贾更加合适。”

老匠人顿时松了口气:“那就多谢官人体恤了。”

说完又道:“我大宋用的蹄铁都是精钢,虽然磨损了,剩下的那点也是好东西,我们北城铺子都爱收,打造成些小铁器,也是我大名府一绝呢。”

麦饼取来自家店铺上的铁器给苏油看,苏油从中取出一把细长弯曲的小折刀来,单手按着前头刀片后的拨片就能转开,刀刃细长而锋利,还有烧刃纹和嵌钢线,足见老匠人加工手艺极高。

折刀是用青冈木片作为外装,打了蜡,将细致密实的木纹显现了出来,虽然是件小东西,也可见匠人一丝不苟的用心。

“漂亮!”苏油对这种手艺和心态的匠人是有崇拜之心的,这要放到后世,那就是妥妥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啊,说道:“老人家,这鱼刀怎么卖?”

老匠人已经替苏油的马换好了马掌,正在查看马的站姿,闻言有些惊讶地看向苏油:“大官人是行家啊,这物件在河北十个有十个叫不出正名。明明是跑马帮的用的物事,偏偏叫做鱼刀。”

苏油笑道:“的确是跑马帮用的玩意儿,不过却是西南夷跑马帮的玩意儿,后来西南夷中出了囤安军,将这刀子带到了西军当中。”

“西军将士见这小东西好用,这才渐渐流行起来。”

“西南夷嗜酸菜,酸菜配鱼没有腥膻,因此他们跑马帮的时候,常买不值钱的鱼来和酸菜一同烹煮。”

“这刀最先就是剖鱼用的,因为锋利之极,修面剃须整理指甲剖竹编藤都很好用,虽然用途多样,但是夷人还是将之叫做鱼刀。”

老匠人很高兴:“原来还有这来历说头,今日官人算是解了老头的疑惑了,既然官人是行家,给八百钱你拿走。”

苏油拨弄了两下刀子:“这马齿嵌的手艺,加上这镜面的磨工,才值八百钱?”

老匠人说道:“马齿嵌就节省了六成的钢料,镜面磨工以前值钱,现在有了抛光机就不值钱了,都是麦饼弄出来的。”

苏油扫视店内,发现一张大木桌上固定着一个手摇轮子,轮子上锁着羊毛轮,外缘都是黑黑的,那是抛光膏的痕迹。

苏油也不再问,给了麦饼一张一贯的宝钞,也不要他找了,说刚刚见他看自己的饼那馋样可乐,让他给自己和翁翁买饼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