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五百章 问卷调查

苏厨 第一千五百章 问卷调查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比如邢恕,他让太皇太后尊崇德妃,目的是为了什么?是真的发自内心尊重陛下和德妃吗?”

“他游说高功绘的理由,是说可以利用此举,在陛下心中留下对高家的美好印象,等以后陛下亲政之后,才会保全高家的富贵。”

“到时候他就可以凭此功绩,得到陛下重用,保住他岌岌可危的官位。”

“是可谓用心险恶。”

“蔡确也是如此,陛下本是先帝亲子,先帝大行之际,由太皇太后做主立陛下为君,本来就是自然之理。”

“太皇太后也是这样做的。”

赵煦问道:“司徒如何得知太皇太后的本意?”

苏油说道:“因为我跟苏轶打听过陛下登极那天的情形,据说陛下的衣袍很合身。”

“当时臣心中真是大慰。这说明什么?说明太皇太后一直就在为陛下登极悄悄做准备,连即位用的小衣服都准备好了。”

“因此那些所谓的拥立之功,全都是朝臣们往自己脸上胡乱贴金,那般污烂的心理,都是为了自保和进身之用,都是为了巩固他们的权位之用。”

“他们这是在利用陛下。”

“陛下心性纯良,年纪又小,一时岂能够想到这些?要是中了他们的计谋,不就会对太皇太后产生怨怼?不就会形成朝堂的对立分化?不就会让臣子离心离德?不就让陛下成了他们的挡箭牌,被他们拖到了大多数朝臣的对立面?”

“太皇太后贬逐郉恕的原因,就在于这一点。”

“因此臣想请陛下多留一个心眼,时刻牢记两宫一体。”

“对于那些挑拨两宫关系的,以拥立之功自诩的人,无论内廷还是外朝,无论是太皇太后,皇后那边的,还是德妃,陛下这边的,都要留意小心。”

赵煦也模仿苏油郑重而鬼祟的模样点头:“我明白了。”

苏油的话他听得进去,因为要说拥立之功,最大的应该是扁罐哥。

最后震慑住宵小的,还是扁罐哥偷偷搞到的霹雳炮模型和转轮铳。

但是苏家人从来没在这上面提过一句,哪怕暗示都没有。

大宋皇室,永远兄友弟恭叔贤侄敬母慈子孝。

苏油叹了口气,跟十一岁小孩说这个,其实有些拔苗助长了,但是没办法,谁叫对面这娃是皇帝呢?

继续说道:“接下来臣可能会离京一段时间,去为陛下料理另一件大事。”

“啊?司徒要离京?”赵煦心里有些慌,小孩子甚至有些感觉遭到了背叛。

他对苏油的依赖心理很重,可以说现在整个朝中,能让他觉得亲近的,又不含什么别的目的,能让他进步成熟的臣子,好像就只有苏油一个。

太皇太后赞誉的那些老臣,不是喜欢板着脸说话,就是喜欢端着书本训人。

而太皇太后赞誉的那些人所反对的,朝中的那些所谓的奸人,也让他觉得实在是太卑劣了,经司徒一讲,他发现以自己现在的智商和能力,根本玩不过。

自己现在所能依赖信任的,只有太皇太后和苏油,但是太皇太后在他登极之后,对后宫管得越来越严,对自己的要求与约束也越来越多。

只有离开皇宫,在理工学院学习的时候,才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对了,就是快乐。

世界上关心他的人很多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哪怕是太皇太后,甚至是自己的生母,都没有关心过,才十一岁的赵煦,是不是真正的快乐。

所有人关心的,是赵煦能不能成为合格的君王,或者能够给自己带去多少利益。

是赵煦从临制,观政,到亲政期间,有多少机会可以把握,能让让自己投机到人臣极位,后世荣华。

因此赵煦在听政的时候一言不发,摆扑克脸,其实是小孩子内心中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而这种保护,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恐惧。

只有苏油,是实实在在地关心赵煦是否快乐。

也只有在苏家人面前,赵煦才会取下自己的面具,做回一个十一岁的少年。

现在唯一一个能够让自己轻松面对,谈笑自如,作为自己快乐源泉的人,说他要走了,赵煦真的有点慌。

苏油说道:“陛下,没办法,中牟那边基建已经完备,京师大学堂应该成立,臣肯定是要去把关的。”

说完开始鼓励赵煦:“陛下你其实做得很好,非常好,现在这段时间,陛下就以观政为主,不要轻易表明自己的观点。”

“记住一句话,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赵煦问道:“司徒你为何却从来不默呢?”

苏油笑了:“陛下这话不妥,臣如果保持沉默,固然是保身之道,但是知而不言,却是对陛下的不忠,我自己心里这关就过不去。”

说完对赵煦拱手:“不过今后要是陛下以臣胡言乱语,悖妄无行,还请如今日这般开诚布公,臣自当请退。”

赵煦说道:“太皇太后说司徒不羁进退,非名利可扰之人,是大宋最大的纯臣。”

苏油摇头:“那臣惭愧,唯有鞠躬尽瘁而已。陛下,臣离开京中,依旧不失辅议之责,密折制度是先帝所创,我们每日都可以通信的。”

“朝政如今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司马学士废免役法之心甚重,然老成之人,却有以为不妥。”

“国家的水利、国防、调输、开垦,很多大工程都要兴举,必然就会产生差役,这是无法避免的。”

“四年大丰,朝廷在水利上稍有懈怠,去岁就出现了洪水,今年就出现了旱灾。”

“所幸收储丰盛,调运及时,救灾措施得当,才没有酿成大祸,但是绝对值得警惕。”

“既然差役不可免,那役法就不可免,差役之法,本就诸多弊端,制度粗放,本身并不比免役之法优良。”

“当然免役之法也有弊端,但是既然大家都已经能够看见,列举,为何不去讨论如何一一解决其中所有的严重问题,却非要固执地各执一端呢?”

“臣倒是觉得,在做出决定之前,集思广益方才是正确途径。”

“天下事,终是天下人为之,朝中争议,也是为了天下人最终得到一个公平合理的役法。”

“那么为何不广采天下人的意见呢?”

“既然各地州县都存在差役,那么为了最大公平,不如就请天下州县各自阐述理由,调查自己治下百姓,是愿意选择免役法,还是愿意选择差役法。”

“待到所有意见汇集到一起,朝臣对于国家的局面,恐怕才会有一个真正全面的了解。”

赵煦问道:“那么地方州府,有没有可能希宰执之议,曲意奉承?”

“有。”苏油说道:“因此臣建议陛下启用密折之权,在给天下路转运使的密折里让他们统计治下各州县意见,然后让他们密折上奏,类似风闻奏事,不承担行政责任。”

“至于其所言是否属实,官员是否勤政,臣会制作一张问卷调查表交给陛下,陛下可以让他们具实填报数据,我们从数据中来分析。”

“比如一县差役有那些,需要的人工有多少,地方上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提举工役的是县中哪一部分人,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怎么花的,工钱多少等等,都得有名有姓有切实数据。”

“肯定会有大量造假,但是想要造假,却也是有成本的。我们也能过结合户部记档来查证。”

“这可以作为一项理工课外作业,交给陛下来做,由县君和苏轶陈梧帮助陛下完成,其结果只作为一项参考,交给太皇太后懿览,帮助朝臣们做决定。”

赵煦问道:“那司徒觉得,是差役好还是免役好?”

苏油笑道:“陛下,我们应该做的,是查清事实,因地制宜,制定出我大宋最合理的役法。”

“这才是终极的目的,在这个目的之前,在天下人的利益之前,我的观点,司马学士、章惇的观点,甚至陛下与太皇太后的观点,都不重要。”

“我们是要让天下百姓,不再为差役所苦。不能在争论当中,就渐渐忘了我们制定役法的本意,成了意气胜负之争。”

“陛下,这件事情,我觉得你完全可以做。”

赵煦说道:“那我需要告知太皇太后吗?”

“当然。”苏油说道:“密折由陛下与太皇太后拟下才行,统计数据粗表,需要陛下在太皇太后前登录,不过之后的数据分析,太皇太后那么操劳,肯定是不能亲力亲为的,这事情就得陛下担当起来了。”

赵煦点头:“我知道了。”

小破孩的自尊心是很强的,他知道自己是皇帝,而且也比较有责任心,苏油觉得,让赵煦通过这种方式,适当地参与到朝政决策当中,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式和心理疏导过程。

亲自出力,而不是装木偶听讨论看结果,这个参与感其实很重要。

经过苏油一番解说,赵煦的精气神又有些不一样了,从德妃被高滔滔训斥之后的蔫头吧脑,重新变得振作起来。

之后一大一小两君臣便将话题转移到了街市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